作者:趙榮生
2010年7月24日,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降雨量在350毫米以上) 襲擊了欒川。災后統(tǒng)計有幾十座橋梁被沖毀。此時我正在老君山之巔, 她仍然昂首挺胸, 堅固的山體毫發(fā)無損, 儼然受到了一次重大洗禮。事后有人說君山是寶山也得益于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發(fā)道,道法自然。
老君山距洛陽130余公里。據欒川縣志載“兼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朦朧、黃山奇峰七十二, 君山奇景知多少!” 老君山又名景室山<山海經>,海拔2192米,因傳老子歸隱修煉于此而得名。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唐宋明清為道教圣地。歷代游客攀鐵索, 登石梯一路煙云洗面.” 駐足峰巔,放眼四顧,可西瞻秦闕,南望楚地,北眺龍門,東瞰少林。有一日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氣候多變,寅卯有別。
歷現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墨寶?!靶銐何逶?,奇冠三峰”便是中國現代文壇大師李準的贊譽。老君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qū),是亞熱帶向溫暖帶的過度地帶,被地理專家譽為長江黃河的經典分割線。登上巍巍伏牛山八百里主峰馬鬃嶺,玉皇頂,亮寶臺一覽無遺。最為奇特的是鑲嵌在群山之中的天然石林,巧奪天工,鬼斧神工。有兩億多年的歷史,面積約兩平方公里。區(qū)內有石峰300余座,如將軍坐鎮(zhèn),美女載舞,老子悟道,佛祖如來,三藏座禪等,被世界地質公園七大評審專家之一趙遜先生稱為迄今為止,發(fā)現的世界上最為壯觀的花崗巖峰林奇觀。
老君山的云海、日出、石林和原始森林稱為四大奇觀.森林覆蓋率97%以上。追夢谷十里長峽遮天蔽日,郁郁蔥蔥,奇山秀水,飛瀑流泉,怪石幽谷,鳥語花香。
為了再現老君山的神韻,近年來我曾利用休息時間數次前往。在嘗試了用彩色拍攝后,我決定用紅外表達君山,目的想用紅外的淡彩為君山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紅外攝影比較適合拍攝云霞、樹木、以及層巒起伏的山峰。拍攝效果有種厚重感。在拍攝技術層面,一是盡量使用三腳架,因為紅外攝影曝光時間較長,比正常曝光要差四個擋以上;二是建議使用小光圈,表現層次感;三是可以和偏振鏡配合使用。因為紅外的眩光較多,用偏振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當然有時為了追求特殊效果,適度眩光會增加魅力。四是采用手動曝光體現拍攝的意向。五是在后期處理上可以運用濾色和柔光的配合,去除一些灰度,讓紅外的穿透力質感更強。當然在飽和度和色階方面也要適度配合,以至于出來的色彩不要過。當然每個相機的波長不一,對白平衡要求不一。我基本上用手動白平衡反復調試得出自己最滿意的效果。以上只是自己的實踐,其他方面在前期上已做過介紹。
每次拍攝君山都有新的收獲。記得2009年11月初,君山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大雪。我們三人夜里三點踏著深膝的雪艱難往上登,一路上幾次翻滾,上上下下成了一個雪人。從山下到山頂約12公里,居然爬了十幾個多小時。在我們精疲力盡時,一組精瑩剔透的冰掛映入眼簾,以前在書上和電視上才能見到的東西大搖大擺的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君山之韻。像一條銀絲帶,又像游龍,用紅外相機拍出的透感又一次展現在山巒之間,頓時疲勞也無影無蹤。看慣了云海日出,我們決定登上最高處玉皇頂與玉皇大帝做個溝通,誰知到達玉皇頂后,已經分不清了,我們看到玉皇大帝也披上了盛裝(雪)。在我們?yōu)榇蟮鄢r悟道:“在天地自然面前都一樣,一切一切都在變,只有變是不變的”。此時我想起易經里常提到的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鄙咸熘粠椭切┣趭^而又肯于進取的人,不會幫助僅求天保佑而什么不做的人或者做不好的人。你不想讓天下雪,天偏要下。你想讓天下她偏不下,這是自然律。我們在君山、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無比,君山的神韻通過我們的相機也只能拍個皮毛,再廣的角也只能表現一個側面。
通過拍攝君山的實踐,又一次理解了“天人合一律?!闭鸸盆p今,沒有身不殆的途徑,天人之間,由此及彼,逐層遞進,一字一個臺階,一字一個境界。拍攝的過程是認識大自然,按照規(guī)律適應大自然的過程。也許我喜歡老君山,所以與君山有個約定。通過我的微小的鏡頭把君山介紹給喜歡生活,喜歡自然,喜歡追求的人們。
在邂逅君山中,接觸到不同方面的人。其中有致力于君山建設中的管理者,他們告訴我,君山已投資四個多億。我們看到目前登上君山比較容易,架通了世界最先進的索道,修復了直達云霄的棧道。也接觸了常年辛苦在山頂的建設者,業(yè)余時間給他們下下棋,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純真。更讓我們感動的是靠君山生計的房東,盡管生活滄桑,每次也只是收成本費和低價的加工費。遇到惡劣天氣時,房東家的狗也會為我們引路。
融入老君山,
仿佛走進夢中仙境。
穿越千年,
憧憬在通往生態(tài)和諧神奇之路上旅行。
君山是一本書,我們期待君山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