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與文采――讀《三國》管見之四
著書立說,吟作詩文,對于英雄來說可能相距甚遠,“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也許是英雄的通病。事實上,三國英雄留給后世的不僅僅是金戈鐵馬神勇爭戰(zhàn)的傳奇故事,還有點綴歷史長河的文學辭章。漢家天下衰落,朝綱動亂,英雄們攻城略地,割據(jù)一方,都想建功揚名,可百姓流離,餓殍遍野,哀鴻陣陣,壯士捐尸,英雄并非草木,有感而發(fā),以抒胸懷?!安苁细缸印迸c“建安七子”,無不文筆沉郁,呼聲凄惻。 當官渡之戰(zhàn)即將打響時,陳琳的一篇檄文可將曹操罵個痛快。字字似箭,直入曹操心窩。雖然戰(zhàn)爭的結局是袁紹敗績,陳琳被俘。按理說,陳琳之命可以休止。但曹操不是別人,憐才惜才,釋放了陳琳并予以官位。一篇檄文竟似靈藥,還醫(yī)治了曹操的頭痛。 曹操生在了亂世,拼卻數(shù)十年,不見一統(tǒng)江山。征戰(zhàn)無數(shù),睡不安席,盡管如此,也沒有阻止曹操的風雅。北征烏桓勝利歸來,東臨滄海詩興大發(fā),朗朗吟道:“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薄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毙乃坪3保瑹o法平靜。歲月蹉跎,而不能功就,悲悵至極,然并未掉卻雄心,“歌以詠志”。作為詩人,也算一位英雄詩人。悲天憫人,一曲《短歌行》,情感充沛,道盡英雄心胸?!皩飘敻瑁松鷰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吾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薄吧讲粎捀?,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睔q月磨礪著英雄,耀彩的章句化作心靈表白,傾訴而出。 《前后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代表作。盡管偏安一隅,仍不忘光復傾頹的漢室,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善謀絕計,自然文采不乏,感動阿斗倒是小事,文中流露出了英雄的末路之感,盡忠盡力,也算對得起有知遇之恩的劉備了?!墩]子書》短短不足百字,卻是諸葛亮一生風雨洗禮,辛勤為政的一種悟徹?!胺蚓又?,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欲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世俗功名利祿,無處不在,談“靜”何易?安分知命,能成幾何?英雄的言語是至理的,若真實踐起來,只有克己修行,不枉嘆歲月飛度,求得一份心安,以慰平生之志。 曹丕的《典論》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心得,雖位處至尊,舞文弄墨,并沒有被視為小菜一碟,給自己留點思考空間,記錄所見所聞,足跡就不會湮沒,不至于后人看到的真是“一抔之土?!辈鸥甙硕返牟苤玻唤楣痈鐐?,為政平平,難免禍起蕭墻,整日郁悶無樂,偶爾浮想翩翩,成就了名篇《洛神賦》,極富文采,但僅是一個泡影而已。 讀英雄的詩文,真若忘記功名利祿,也算一種閑爽靜逸的享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