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中的帝皇名,應該既是指一個部落,又可代表一個具體的人。這個號可以代代相傳,而又特指某一位特別突出或發(fā)生重大事件的那個。 距今三萬年前,燧人氏首領與弇茲氏首領結合,建立互為婚姻的血緣聯(lián)盟,始稱燧人弇茲合雄氏。 燧人氏:當為獸類圖騰。 弇茲氏:蛇和鳥圖騰,山。以鳥為主,代表金烏,實際是太陽崇拜。 《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FONT> 燧人弇茲氏自立姓氏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風姓、婼姓。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氏、婼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 分支圖騰如下: (1)弇茲氏:鳥、蛇。 (2)婼氏:羊或其他牧族圖騰。 婼地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今作“若羌”?!扒肌鄙厦媸且粋€“羊”,下面是一個側面“人”,是顯著的“人飾羊首”的圖騰標識。以畜牧為主,也有些地方有了農(nóng)業(yè)。他們部族繁多,或以動物圖騰為名,如:白馬羌、牦牛羌?!扒肌迸c姜姓音同,在起源上可能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3)允姓:犬。 允姓為陰戎之祖。春秋時期戎人相當活躍,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為著名。學者認為允姓之戎即西周的學者多認為姜氏之戎,即殷周漢晉之羌;犬戎即殷周之畎夷,《山海經(jīng)》又名犬封國。羌與戎原是兩個部族,西周春秋之際,它們確已漸漸混合為一,不加區(qū)別了。 (4)華氏:山。 ![]() 以上為“華”的古體。按:華氏圖騰由風與博山天齊扶木組成,是燧人弇茲氏大山歷的圖騰銘識?!皫住睘椤帮L”的初文,象義天穹,是太陽東升西落的運行軌道,上面的齒狀符號“山節(jié)”,表示太陽升降的高度;同樣的符號見于中央的天齊峰上,天齊峰兩側是博山;天齊峰頂上是扶木(東夷名扶桑,中州名建木,崆峒名窮桑,西戎羌名若木)。觀天象制歷者觀看日月星辰在扶木東西兩側的升降高度,并刻下符號“”,成為紀時紀節(jié)氣的準則,演為“卦”象。 這應該算一種比較原始的自然崇拜,和日神崇拜也關系密切?!渡胶=?jīng)》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比A山之首為錢來山,太華山應為華山山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山海經(jīng)》中的山神多半沒有具體的形象,可能就源于此。 今日華山南峰上還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又名白帝祠,供奉的是華山神少昊。這一支和帝俊家族有密切的關系。少昊族源于帝俊,又曾經(jīng)為顓頊之母,則華氏族人可能起著溝通兩族的橋梁作用。 (5)胥氏:應為獸類圖騰。在華氏與胥氏結合的過程中,華胥氏少典族圖騰為熊,這應該來源于祖先。 (6)華胥氏:山、熊、虎、豹等猛獸,牛、龍。伏羲與女媧族有淵源,但該族應不以蛇為圖騰。否則就會歸于母族,或與母族其沖突。 (7)赫胥氏:應為燧人氏崇拜火神的一支與胥氏祖先的合族?!昂铡笔腔鸸忾W耀之意。 當今赫哲人的傳統(tǒng)信仰是薩滿教,他們認為萬物有靈,相信有天神、山神、水神、火神、虎神、鹿神、熊神、狼神、閃電神、樹神等等,不勝枚舉。 (8)仇夷氏:鳥。仇夷或作“九夷”。 “夷”,有持弓箭的意思,弓箭一般用于射鳥。 《后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 赤夷、玄夷、風夷、陽夷?!?/SPAN> 原始人捕鳥為食,以鳥羽為衣,依賴鳥類作為主要生活來源,慢慢地從長弓射鳥的夷人,發(fā)展到以鳥為圖騰的崇拜,并以鳥作為民族、部落的標志名稱,再發(fā)展到為姓氏。其中有九支氏族最為強盛,歷史上叫做九夷。 九尾狐是東方九夷族的婚姻神(同時也是圖騰神),其“九尾”乃是王者的標志和子孫繁盛的象征,或許還代表東夷部落聯(lián)盟由九個部落組成。 《海外南經(jīng)》曰:“臷國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彼^“操弓射蛇”,可能一邊是“夷”字,一邊為蛇形。這個圖形可能是鳥和蛇圖騰的合體。 (9)雷澤氏:夔、龍、牛。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SPAN>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從中可以看出,夔是一種具有龍形特征的牛。 母系部落華胥與雷澤氏聯(lián)姻后,夔也成為了華胥族圖騰,其后夔的形象變?yōu)檠椎圩宓呐D騰和黃帝族的龍圖騰。雷澤氏有巨人血統(tǒng),其后的主要部落,應被華胥族吞并。 蚩尤善戰(zhàn)英勇,被視為“戰(zhàn)神”,因為“鴟梟”(貓頭鷹)被湯人視為“斗鳥”,因而其部以鴟梟為圖騰。蚩尤可能是華胥族與夷族聯(lián)姻后產(chǎn)生的新部落,領導苗族,先和華胥族聯(lián)盟,后決裂。 (10)盤瓠氏:龍犬。 盤瓠氏以“葫蘆”為主要糧食,并最早發(fā)現(xiàn)培育葫蘆的族人,就被眾人尊稱為瓠民。專門培育葫蘆的氏族又被稱為瓠氏。盤瓠氏可能是雷澤氏巨人族與允姓犬族聯(lián)姻后產(chǎn)生的。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還記載著一個“博父國”,經(jīng)前人考證,“夸父”即“博父”,其國中的人都是巨人?!坝腥绥韮牲S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涓覆涣苛Γ啡站??!笨涓缚赡苁蔷奕俗迮c蛇族聯(lián)姻產(chǎn)生的新部落。 總的來說,以圖騰而論,華夏族聯(lián)盟的圖騰包括了獸類、龍、牛等。而夷族聯(lián)盟包括延續(xù)母系氏族精神的蛇和鳥、游牧族動物等。華夏族與夷族既然出于同源,處在不斷沖突融合的過程中。其余各族或有融合交叉,但地位不強。 四海是我國古時所指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內(nèi)之地,也泛指全國各地?!稜栄拧め尩亍?/SPAN>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海內(nèi)即中國,四海之外更有四荒,四極。 九夷圖騰主要為鳥。九夷中的畎夷,為崇拜盤瓠龍犬圖騰的湘西苗族的一支。 狄字或作“翟”。翟指長尾山雉,這是鳥族圖騰,但對于草原部落不是適用。狄人部落眾多,春秋時以赤狄﹑白狄﹑長狄最著?!俺嗟冶救N。從犬亦省聲”。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系。犬戎中也有白犬和白狄。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之鬼方。鬼方部落可能好帶猙獰的面具。 中國傳說中“三苗”是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梁啟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 蛇和鳥都是苗蠻集團的主體—三苗集團的圖騰?!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曰:“有人曰苗民(郭璞注曰:三苗民也),有神焉,人首蛇身”這也說明巴人巴蛇部是苗蠻集團的成員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