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近期最牽動人心的數字莫過于加油站計價牌上不斷刷新的汽油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今年以來美國汽油價格已飆升近16%。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的一周,全美汽油均價已達每加侖3.79美元(約合每升1美元),比今年年初上漲約50美分,比去年同期上漲近30美分。 汽車是美國人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每加一次油,加油站的計價器都提醒著他們油價的變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目前美國人對油價的關注度超過其他任何新聞。毫不夸張地說,高油價已成為大選年除失業(yè)、稅收、醫(yī)改之外的又一緊貼民生的話題。 油價波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人的生活?根據美國著名民調機構蓋洛普的統(tǒng)計,超過半數的美國人表示,因為油價上漲,他們不得不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其中,32%的人選擇少開車或是多呆在家,16%的人選擇減少旅游或度假,15%的人考慮買節(jié)能汽車。對未來油價的走勢,43%的人認為高油價將是暫時的,54%的人認為高油價將成為常態(tài)。 油價漲跌對美國人來說原本算不上新鮮事,每年夏天隨著旅游出行旺季的到來,汽油價格經常會有不同程度上漲,但像今年這樣春意還蘊含在花苞中,汽油價格就一路上揚的情況并不多見。 油價上行除了讓美國人“傷不起”以外,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油價上升將削弱美國民眾的購買力,美國人可能因此捂緊錢袋子,謹慎對待消費,而個人消費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有經濟學家統(tǒng)計,自二戰(zhàn)以來,美國的經濟衰退大多與油價高企相伴而生。 對總統(tǒng)奧巴馬來說,高油價當然也不是好消息。好不容易盼來了經濟好轉,就業(yè)市場改善,卻不料撞上高油價這個連任路上的“攔路虎”。油價上漲可能抵消前陣子薪資稅延期政策給美國工薪階層帶來的實惠,削弱奧巴馬就業(yè)法案的重要成果。更重要的是,油價上漲牽絆了奧巴馬人氣回升的勢頭,多家民調顯示,奧巴馬目前的支持率比上月有所下降。 而隨著油價議題升溫,共和黨人開始轉守為攻,幾位總統(tǒng)參選人接連向奧巴馬政府的能源政策發(fā)難。前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里奇曾公開指責奧巴馬能源政策不力,宣揚自己的能源計劃能使油價降至每加侖2.5美元。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米特·羅姆尼稱奧巴馬能源政策顧問為“高油價三劍客”。鑒于美國西海岸地區(qū)汽油均價已率先突破每加侖4美元,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里克·桑托勒姆大肆宣揚,“油價離每加侖5美元已經不遠了”。 眼看形勢不妙,奧巴馬近來四處奔走,為自己的能源政策辯護。從內華達到新墨西哥,再到奧克拉荷馬,演講主題除了能源,還是能源。由于國際油價受市場供求等多重因素影響,短期走勢難以發(fā)生根本性逆轉,奧巴馬在講話中更多著眼于未來美國的能源安全,強調自己的能源規(guī)劃是加強美國本土原油產量,從根本上減少對外依賴,重視清潔能源的開發(fā),鼓勵節(jié)能汽車生產。 2008年夏天,美國汽油價格曾一度達到每加侖4.1美元的高位。當時,正為競選而戰(zhàn)的奧巴馬曾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加油站前,控訴高油價給民眾帶來的危害,并且表示將在能源政策方面展開一場“革新”。如今三年過去了,雖然美國在加強能源安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汽油價格自奧巴馬上任以來已上漲近一倍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些美國人表示,他們不會把油價上漲完全歸咎于總統(tǒng),也不會僅因為油價攀升就改變自己的投票傾向。但也有美國人認為,醫(yī)改、稅收等議題太過復雜,而油價則相對直觀。油價上漲將多大程度上對奧巴馬的總統(tǒng)寶座構成威脅,目前尚難判斷。這或許取決于未來一段時間油價的走勢。(樊宇) |
|
|
來自: 昵稱4735378 > 《2012經濟問題預測和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