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題所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亂臣賊子因為尚有知恥之心,害怕孔子春秋筆法記上自己的惡行而遺臭萬年。這句話是孟子為闡述《春秋》源流時說的。其實,孔子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禮崩樂壞。在孔子看來,許多人已經(jīng)不法周公,而是為所欲為,孔子心憂忡忡。他所作《春秋》,原意是想效仿周天子時期的史官赴各地記錄諸侯王的作為,為天下留下筆墨,了解興亡更替的規(guī)律或者道理。在他看來,有太多不合禮法的事情,值得記下告戒后人,因此,許多做了不肖事的亂臣賊子都“幸運”地被也孔老夫子秉筆寫下,而成為天下讀書人不齒的“可憐蟲”。 2500多年前在孔子看來已經(jīng)禮崩樂壞的時代,那些亂臣賊子因知恥而懼春秋。想想我們現(xiàn)在一些混帳,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無恥到何等地步?但他們懼怕過什么?沒有羞恥,從無敬畏!為什么?因為孔子離我們太遠了,而這個時代可以出人民幣,沒有必要出圣賢人。歷史一再寫明,沒有羞恥,從無敬畏的下場一定是很可悲的,為什么沒有人注意和重視?經(jīng)常唱著要仰望星空的人,必須身體力行,做出榜樣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