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給兒子的十條忠告】一、堅毅頑強;二、自強不息;三、克勤克儉;四、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五、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六、有膽識也要有謀略;七、賺錢靠機遇,成功靠信譽;八、懂得用人是成功的前提;九、時刻考慮合作伙伴的利益;十、用心思考未來。 柯云路教育學專著 《天才少年的十二把金鑰匙》 精華選載(10) 第十章:華人首富是怎樣“煉”成的? 【李嘉誠論成功】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所謂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聰明,也不需要你出賣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著渡過難關。 (一)承受挫折的能力 中學生成功的第十法則是四個字,叫堅毅頑強。 我們前面講過,中學生成功法則的前五個法則最重要,是基礎,它們是積極法則、興趣法則、自信法則、專心法則和微笑法則。 當我們貫徹這五個基本法則時,可能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比較順利,一種是比較困難。在順利的時候,堅持這五個基本法則是比較容易的。在困難的時候,遇到挫折,遇到打擊,遇到失敗,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障礙,遇到客觀出現(xiàn)的新難題的時候,能不能繼續(xù)保持積極性、興趣、自信、專心和微笑樂觀,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所謂堅強的毅力,是指一個人對困難及挫折的承受能力,或者說是對困難與挫折的消化能力,也可以說是從各種各樣的失敗感、挫折感中站起來的能力。 天下的學習、工作無非是兩大類情況:一為成功,二為挫折;一為順利,二為困難。成功和順利的時候比較簡單。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如何辦?必須看到,成功和順利常常只是事情的一半,挫折和困難則是事情的另一半。 當我們對挫折與困難的這一半不能夠正確對待時,同學們要注意,我們不僅失去的是一半,而且有可能失去的是全部。因為如果你在挫折的時候倒下了,就再也不可能有成功。你在困難的時候倒下了,就再也不可能有順利。 我們的有些同學曾經(jīng)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成功,如果你覺得現(xiàn)在不像過去那樣成功了,只不過是因為有了挫折。這個挫折可能是外界的一個困難,也可能是人際關系上的失敗,也可能是情緒上、感情上的某種波動,也可能是家庭中的一點刺激,也可能是與老師、與同學關系的一點自己并不希望發(fā)生的變化。這些都可能造成挫折感。然而,無論是什么樣的挫折,有一點應該清楚,當我們講毅力時,就是講的如何承受挫折,如何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環(huán)境,重新站起來。 (二)基本素質的骨骼 毅力就是在挫折和困難中的承受能力。 那么,這種承受力的重要性是什么呢?我們講過積極法則,興趣法則,自信法則,專心法則,微笑法則,這些基本法則、基本素質最終都可能面臨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只有經(jīng)受困難的考驗,這五個基本素質才能成為持久的心理素質。遇到挫折垮下來,這五種基本素質也就蕩然無存。所以,毅力是積極性的保障,是興趣的保障,是自信心的保障,是我們專心學習的保障,是我們維持微笑樂觀狀態(tài)的保障。 一個人沒有堅強的毅力,沒有承受挫折、困難和打擊的力量,上述五種基本心理素質都可能名存實亡。說得更徹底一點,真正的積極、真正的興趣、真正的自信、真正的專心、真正的樂觀本身就應該包含毅力在其中。 如果一個人說我很積極,但是一遇挫折就消極、沮喪,甚至從此不再積極。那么,這種積極性和沒有是一樣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學習的興趣,但是不能遇到困難和挫折,否則興趣就沒有了,甚至從此就消沉了。這個興趣也和不存在是一樣的。一個人說,我在順利的時候才自信,可是在挫折、困難的時候我就自卑,沒有自信,甚至從此再也沒有自信,這個自信又存在在哪里?如果有人說我有專心的能力,但是必須學習順利,環(huán)境順利,如果學習和環(huán)境不順利,我就無法專心。那么,這種專心也就變?yōu)榱恪?/FONT>如果有人說我很樂觀,順利時樂觀,不順利時就不樂觀,如果遇到大的挫折,我甚至可能一蹶不振。你們想一想,這種樂觀又在哪里? 所以,我們說毅力和承受能力是人的五種基本素質的骨骼,是人的心理素質的鋼筋,它非常重要。 中國有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叫《三國演義》,里面寫了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他在華容道落荒而逃時,面臨全軍覆沒的慘敗有過三次仰天大笑。就是這個曹操最終統(tǒng)一了三國,取得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大勝利。華容道的故事將曹操的樂觀、豁達和在失敗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 總結三國的歷史,勝利者是曹操,而不是其他人。曹操的勝利除了與他本人足智多謀,與當時所處的整個社會背景,與他所代表的諸種社會力量等相關之外,還在于曹操確實有一種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曹操是屢受挫折,才取得最終的勝利。 更早一點的歷史,同學們知道的,有項羽和劉邦之爭。劉邦曾經(jīng)大小幾十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自己多次受傷,但最終戰(zhàn)勝了項羽,統(tǒng)一天下,建立了漢王朝。總結劉邦成功的原因,當然有主觀和客觀等很多方面。就主觀而言,很多人講劉邦足智多謀,善于用人,我認為,其中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劉邦真正體現(xiàn)了一個大政治家百折不撓的堅毅品格。縱觀劉、項之爭,劉邦不僅多次失敗,而且常常敗得很慘,但是他從來沒有因為這些挫折而喪失積極的目標,喪失爭取成功的興趣,喪失爭取成功的自信,渙散自己的注意力,丟掉了樂觀,所以最終還是他獲得成功。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如果僅從人物的氣質方面考察劉邦,他并不讓人感覺是一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或者說形象軒昂、各方面極為出眾的人,然而,他最突出的性格形象之一,就是堅毅頑強、百折不撓。他屢經(jīng)失敗后取得了勝利,這一點在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史上也是十分突出的。 至于講到科學,講到文學,講到方方面面的學問家和事業(yè)家,同學們都有很多聽聞。許多成功者的故事都表明,有毅力才會成功。只有承受住各種挫折,才能夠成為一個令自己滿意、也令他人欣賞的強者。 當命運把成功的桂冠帶在某個人頭上時,在此之前一定會用各種困難和挫折來考驗他。所謂艱難玉成就是此意。所謂逆境造成強者就是此意。正是挫折的鍛煉,造成了成功的光輝。正是在挫折的鍛煉中,成功者才會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 所以,如果我們現(xiàn)在遇了到一點挫折,同學們要這樣想,這是生活又給了我鍛煉的好機會。如果你戰(zhàn)勝了一個挫折,你應該這樣想,我向真正的強者又挺進了一步。 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而取得成功的人,根本不存在。 從某種意義上講,非常的成功建立在非常的戰(zhàn)勝挫折的努力之中。 如果哪個同學遇到更多的挫折,你要這樣認為,這是命運給你提供了成為成功者的鍛煉機會。這個機會千萬不可錯過。 (三)培養(yǎng)毅力唯此八個方法 那么,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毅力,培養(yǎng)自己在挫折、困難面前的承受能力呢? 方法之一:接受良性暗示 第一個方法,接受良性的暗示,給予自己以良性的暗示。 不斷地勉勵自己有堅強的品質,勉勵自己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而且,要把它具體化。將自我勉勵的格言壓在寫字臺的玻璃板下,也可以貼在床頭。 同學們還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天才人物和成功者來影響自己,暗示自己,想象自己和他們一樣堅強。 你如果熱愛科學,就在科學家中找一位乃至幾位你最尊敬的科學家,用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強品格和形象來同化自己。如果你熱愛社會活動,你就要找一到幾位你所尊敬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以他們的堅強毅力和形象來同化自己。 要不斷地暗示自己,我會和他一樣,我要和他一樣。甚至用他的表情來面對生活,用他的眼光來觀察生活,學著用他的語言來描述生活,用他的行為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方法之二:拒絕不良暗示 培養(yǎng)堅強毅力的第二個方法,就是拒絕他人的不良暗示,也不給自己不良暗示。 如果你過去曾經(jīng)軟弱過,你的家長、你的同學或你的老師說你沒有毅力,你就要認識到,這些評價本身也在對你進行不良暗示。你要告訴他們,我從此拒絕這個評價,我希望你們用新的眼光看待我。 你不要在心中有一個潛在的聲音,說我這個人就是軟弱,我就是承受不了挫折,遇到情緒上、感情上、環(huán)境上、學習上的各種困難時,我往往悲觀,往往消極。這些不良暗示,這種潛在的自我評價,消極的自我評價,從此以后都要拒絕。從今天開始拒絕。對于自己心中潛存的每一個這樣的邏輯和聲音,予以排斥,予以否定,予以拋棄。 同學們只要稍微審視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潛在的聲音,或積極,或消極。積極的要把它保留下來,并且將它發(fā)揚光大。消極的要將它徹底清除。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兩個自我,一個積極的自我,一個消極的自我;一個堅強的自我,一個軟弱的自我;一個良性的聲音,一個不良的聲音。我們要接受前者,拒絕后者。 方法之三:集中力量與壓力對抗 第三個方法,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要集中自己積極的力量、興趣的力量、自信的力量、專心集中注意力的力量、樂觀的力量來和它對抗。 你遇到了挫折,就要想到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積極目標,想到自己心中存在的那個自信心、那個興趣,想到你平常有的集中注意力的那個能力,想到你的微笑和樂觀,并且此時就漾出一個微笑,將這些力量集結在一起,對抗挫折給你的壓力。 對人生中的每一個挫折、每一個壓力都實行這種全力以赴的對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調動全力,才可能戰(zhàn)勝比較大的壓力,調動不好就可能導致人生的失敗。 所以,調動自己的力量來對抗挫折和困難的壓力,本身也是一個戰(zhàn)爭,一個力量對比,在這種對抗中,提高和強化自己的毅力和承受力。 方法之四:咬緊牙關 第四個方法,在困難與挫折面前,有的時候沒有更多的方法,只有四個字:咬緊牙關。 天下很多人生的故事都證明了這一點。承受力絕對不是有很多很多花樣,有很多看來很巧妙的方法,像吹氣泡一樣就能解決問題的。 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他發(fā)現(xiàn),常常別人并不能安慰自己,因為困難、挫折和壓力的折磨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咬緊牙關默默地去承受。 在這種時候,同學們要想起“咬緊牙關”這四個字,頂過去,承受過去,最終也就在挫折中站立起來,轉敗為勝。 方法之五:反復承受 第五個方法,在人生中,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有時需要我們一次甚至多次地咬緊牙關,也就是說,承受力、毅力要在反復的承受中才能夠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 沒有這樣一個方法,說我學會了,但一次都不練,馬上就有了堅強的毅力和巨大的承受力,是不可能的。需要反復經(jīng)驗,反復承受。 凡是在這方面毅力突出的,承受力超常的,都是在反復經(jīng)歷中得到的。所以,這種能力在某種意義上要通過吃苦才能獲得。 就好像一個運動員在體力上的承受力,必須通過吃苦的鍛煉才能夠得到。我們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也必須通過吃苦的鍛煉才能得到。 在這方面,要有聰明,但不要僥幸。必須經(jīng)過一個反復鍛煉的過程。 方法之六:睡一覺 第六個方法,有的時候在壓力面前我們咬緊牙關頂住了,而且一直處在和壓力的對抗之中,你可能很焦灼,很苦惱,甚至有一種不堪承受的、臨近崩潰的狀態(tài),不要緊,給你三個字:睡一覺。 就這樣簡單。有的時候你已經(jīng)把該承受的都承受了,但還是很難受。這時候,睡一覺,心態(tài)放松一點,或者干點別的,有可能使情緒得到轉化。 和睡一覺相類比的,還可以出去走一走,玩一玩,跑一跑。特別是進行一種比較劇烈的體育活動,都有可能轉移、消化和緩解你心理上承受的壓力。 方法之七:依靠朋友 第七個方法:依靠朋友。 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如果你身邊有朋友,要依靠朋友。用傾訴的方法,用獲得理解和開導的方法,使自己心頭承受的壓力得到某種釋放和緩解。 方法之八:忍辱負重 第八個方法:忍辱負重。 化沮喪為興奮,化痛苦為力量,化消極為積極,做最具有積極意義的心理上的轉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