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6553 — 2003) 5.3.2 養(yǎng)殖珍珠 5.3.2.1 英文名稱 : cultured pearl 。 5.3.2.2 材料名稱:養(yǎng)殖珍珠。 5.3.2.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無機成分:文石為主,方解石、少量球文石。 有機成分。硬蛋白質 ( conchaolin )。 核心:貝殼小球或貝、蚌的外套膜。 結晶狀態(tài):無機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放射狀集合體。 有機成分:非晶態(tài)。 常見顏色:無色至淺黃色、粉紅色、淺綠色、藍色、紫色。 光 澤:珍珠光澤。 解 理:集合體無。 摩氏硬度: 2.5 ~ 4 。 密 度:海水珍珠: 2.72g/cm 3 ~ 2.78 g/cm 3 淡水珍珠:低于大多數(shù)天然淡水珍珠。 光性特征:非均質集合體。 多 色性:集合體不可測。 折 射率: 1.500 ~ 1.685 ,多為 1.53 ~ 1.56 。 雙折射率:集合體不可測。 紫外熒光:無至強,淺藍色、黃色、綠色、粉紅。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有核養(yǎng)殖珍珠具核層狀結構,珍珠質層呈薄層同心放射層結構,表面微細層紋;珠核 可呈平行層狀,珠核處反白色冷光。 特殊性質:遇酸起泡,過熱燃燒變褐色;表面摩擦有砂感。 5.3.2.4 優(yōu)化處理: 漂白:去除養(yǎng)殖珍珠層表層的雜質,以改善顏色和外觀。 增白:在漂白的基礎上,添加增白劑,以改善顏色。 染色處理:放大檢查可見色斑,表面有點狀沉淀物;用稀鹽酸或丙酮棉簽擦拭可見染料,長波紫 外光下呈惰性;銀鹽染黑者可檢測出有銀元素, X射線照相可見白色線條。 輻照處理:經輻照可成黑、綠黑、藍黑、灰色等,放大檢查,珍珠質層可見輻照暈斑,拉曼光譜 與未處理黑色養(yǎng)殖珍珠有差異。 5.3.3 珊瑚 5.3.3.1 英文名稱: coral 。 5.3.3.2 材料名稱:貴珊瑚。 5.3.3.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無機成分 : CaCO 3 。 有機成分。硬蛋白質( conchaolin )。 結晶狀態(tài):無機成分:隱晶質集合體。 有機成分:非晶質。 常見顏色:淺粉紅色至深紅色、橙色、白色、及奶油色;偶見藍色和紫色。 光 澤:蠟狀光澤,拋光面呈玻璃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3 ~ 4 。 密 度: 1.35g/cm 3 ~ 2.65 ( 0.05 ) g/cm 3 ,隨有機成分含量增加而變小。 光性特征:集合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486 ~ 1.658 。 雙折射率:不可測。 紫外熒光:長、短波:無至弱,白色。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珊瑚蟲腔體表現(xiàn)為顏色和透明度稍有不同的平行條帶,波狀構造。 特殊性質:遇鹽酸起泡。 5.3.3.4 優(yōu)化處理: 漂白:去處珊瑚表面的雜質,以改善顏色和外觀,不易檢測。 浸蠟:以改善顏色和外觀,不易檢測。 染色處理:用蘸有丙酮的棉簽可擦下染色劑,可見染料沿生長條帶分布,裂隙中可見染料集中。 充填處理:用環(huán)氧樹脂或似膠狀物質充填多孔質的珊瑚,可用熱針和密度檢查。 5.3.4 琥珀 5.3.4.1 英文名稱: amber 。 5.3.4.2 材料名稱:琥珀。 5.3.4.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 C 10 H 16 O ,可含 H 2 S 。 結晶狀態(tài):非晶質體。 常見顏色:淺黃、黃至深褐色、橙色、紅色、白色。 光 澤:樹脂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2 ~ 2.5 。 密 度: 1.08g/cm 3 ( +0.02 ,— 0.08 ) g/cm 3 。 光性特征:均質體,常見異常消光。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540 ( +0.005 ,— 0.001 )。 雙折射率:無。 紫外熒光:弱至強,黃綠色至橙黃色、白色、藍白或藍色。 吸收光譜:無。 放大檢查:氣泡,流動線,昆蟲或動、植物碎片,其他有機或無機包體。 特殊性質:熱針熔化,并有芳香味,摩擦可帶電。 5.3.4.4 優(yōu)化處理: 熱 處理:將云霧狀琥珀放入植物油中加熱后變得更為透明,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葉狀裂紋,通 常稱為“睡蓮葉”。 染色處理:為模仿暗紅色琥珀,用染料處理,也可有綠色或者其他顏色的染色處理??梢娪腥玖涎亓严斗植?。 5.3.5 煤精 5.3.5.1 英文名稱: jet 。 5.3.5.2 材料名稱:褐煤。 5.3.5.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以 C 為主,含有一些 H 、 O 。 結晶狀態(tài):非晶質體。 常見顏色:黑、褐黑。 光 澤: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2 ~ 4 。 密 度: 1.32 (± 0.02 ) g/cm 3 。 光性特征:均質體(非晶質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66 (± 0.02 )。 雙折射率:無。 紫外熒光:無。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條紋構造。 特殊性質:可燃燒,燒后又煤煙味,摩擦帶電。 5.3.5.4 優(yōu)化處理:未知 5.3.6 象牙 5.3.6.1 英文名稱: ivory 。 5.3.6.2 材料名稱:無。 5.3.6.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主要組成為磷酸鈣,膠原質和彈性蛋白。 結晶狀態(tài):非晶質。 常見顏色:白色至淡黃、淺黃。 光 澤:油脂光澤至蠟狀光澤。 解 理:斷口。 摩氏硬度: 2 ~ 3 。 密 度: 1.70g/cm 3 ~ 2.00g/cm 3 。 光性特征:集合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535 ~ 1.540 ,點測法常為 1.540 。 雙折射率:無。 紫外熒光:長、短波下呈弱至強藍白色熒光或紫藍色熒光(長波稍強些)。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波狀結構紋(引擎紋效應)。 特殊性質:硝酸、磷酸能使其變軟。 5.3.6.4 優(yōu)化處理: 漂白:使其顏色變淺或去除斑點。穩(wěn)定,不易檢測。 浸蠟:增強其光澤,以改善外觀。可見表面蠟感,不易檢測。 染色處理:以產生古象牙的外觀,不常見。放大檢查可見顏色沿結構紋集中或見色斑。 5.3.7 龜甲(玳瑁) 5.3.7.1 英文名稱: tortoise shell 。 5.3.7.2 材料名稱:無。 5.3.7.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有機質。 結晶狀態(tài):非晶質。 常見顏色:黃色和棕色斑紋,有時黑色或白色。 光 澤:暗淡,油脂光澤至蠟狀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2 ~ 3 。 密 度: 1.29g/cm 3 ( +0.06 ,— 0.03 ) g/cm 3 。 光性特征:均質體(非晶質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550 ( -0.001 )。 雙折射率:無。 紫外熒光:長、短波下無色、黃色部分呈藍白色熒光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球狀顆粒組成斑紋結構。 特殊性質:硝酸能溶,不與鹽酸反應;熱針能熔,具頭發(fā)燒焦味;沸水中變軟。 5.3.7.4 優(yōu)化處理:未知。 5.3.8 貝殼 5.3.8.1 英文名稱 : shell 。 5.3.8.2 材料名稱:無機成分主要礦物為文石、方解石。 5.3.8.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 CaCO 3 ,有機成分: C 、 H 化合物、殼角蛋白。 結晶狀態(tài):無機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呈放射狀集合體。有機成分:非晶質。 常見顏色:可呈各種顏色,一般為白、灰、棕、黃、粉等色。 光 澤:油脂光澤至珍珠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3 ~ 4 。 密 度: 2.86 ( +0.03 , -0.16 ) g/cm 3 。 光性特征:集合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率: 1.53 ~ 1.68 。 雙折射率: 0.155 ,集合體不可測。 紫外熒光:因貝殼種類而異。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層狀結構,表面疊復層結構,“火焰狀”結構等。 特殊性質:遇鹽酸起泡。 特殊光學效應:可具有暈彩效應,珍珠光澤。 5.3.8.4 優(yōu)化處理: 覆膜處理:表面覆涂珍珠精液等材料,可仿珍珠,放大檢查,可見部分薄膜脫落,表面光滑無砂 成光澤異常,內部呈層狀結構。 染色處理:可染成各種顏色,放大檢查可見粒層間或粒隙顏色集中。 5.3.9 硅化木 5.3.9.1 英文名稱: pertrified wood 。 5.3.9.2 材料名稱:主要為石英類礦物,結晶程度不同,玉髓、蛋白石等;有機質。 5.3.9.3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無機成分: SiO 2 、 SiO 2 · nH 2 O ;有機質: C 、 H 化合物。 結晶狀態(tài):隱晶質集合體至非晶質體,常呈纖維狀集合體。 常見顏色:淺黃至黃色、褐、紅、棕、黑、灰、白。 光 澤:拋光面具玻璃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7 。 密 度: 2.50g/cm 3 ~ 2.91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質集合體或均質集合體。 多 色性:無。 折 射 率: 1.544 ~ 1.553 ,一般為 1.54 或 1.53 (點測法)。 雙折射率: 0-0.009 ,集合體不可測。 紫外熒光:一般無。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木質纖維狀結構,木紋。 特殊光學效應:未知。 5.3.9.4 優(yōu)化處理:未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