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百零二篇?譯菜名(2012-03-15 12:04:05)
中國菜名是門藝術(shù),首先要說明中國菜的技藝,其次要讓菜名優(yōu)美,言簡意賅。中國烹飪技法太多,說起來甭說外國人,連自己人聽著都特抽象,不是廚師都搞不清楚。比如,醬與紅燒,熗與爆炒,燴與熬或與亂燉,等等??傊氡媲宄袊胝{(diào)功夫就是中國功夫。
中國菜名有文化。紅燒獅子頭,我小時候的最愛,吃多少個都會意猶未盡;麻婆豆腐,一盤菜可以下三碗米飯;還有大菜佛跳墻,沒吃過的時候凈聽故事了,讓人口涎四溢。
但中國菜翻譯是個大麻煩。直譯吧,沒有了萬種風情,還有那古怪的技巧,說不清道不明;譯意吧,許多菜名讓外國人如墜五里霧中,中國人即便能看懂的常會啼笑皆非。比如麻婆豆腐,就是一臉麻子(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太沒有美感了;四喜丸子,四個高興的肉團;辣炒童子雞,辣椒炒沒有性生活的雞……
中國話多豐富啊,童子雞,按正宗的廚師要求,童子雞是小公雞,小母雞都不成。什么叫沒有性生活的雞,就算直譯也得叫性未成熟的小公雞,沒有與未成熟之間差距大了。
北京市外辦與市民講外語辦公室將中國八大菜系2158道飯菜的英譯名出版了標準書,以供各餐廳無償使用,這是好事,省得外國人吃中國菜還得學習中國菜的文化,四個高興的肉團改為肉湯中燉的豬肉丸子雖明白無誤了,但文化的內(nèi)容也就丟失了。我想能否一名雙譯,音譯加意譯,讓外國人高興地吃中國丸子時,再補上文化這一課,豈不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