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就是找到最好的自己(2012-02-15 14:41)
在時下各種新課改,新思潮層出不群,各種方法也是輪流登場,讓廣大一線教師感覺到無所適從。我們的教師也是盲目跟風。流行什么就跟什么,提倡什么教育就搞什么教育。大家說新課改,于是乎就一起搞起新課改,大家說合作探究性學習,于是大家一起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說生本教育,大家就一起生本教育。這種盲目的跟風,使得許多教師常常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實,無論什么樣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作為教學來說,教無定法這是一條普遍的規(guī)則。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自然,教法也就不同。即或是同一種方法,不同的老師,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起來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所謂的個性教育,首先就是要教師有個性,也就是個性教育的前提是教師的個性的充分發(fā)揮與得到尊重。可以說,沒有教師的個性,也就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個性教育。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掌控著教育的主動權。即或是彰顯學生個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中也是如此。遺憾的是當今我們的教育雖然大力提倡個性教育,但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評價卻并不考慮這些,簡單化的,數(shù)字化的評價充斥我們的教育部門,泯滅著教師個性,扼殺著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許多教師面對高考指揮棒,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學生身上,都花在提高學生成績身上,卻很少有教師去反思自我,反思我們的教育。他們在尋找的不是提高素質的教育方法,而是提高成績的捷徑。甚么方法最省力,他們就用什么方法。他們懶得去思考,懶得去讀書。他們只在提高成績上下工夫,教育部門的評價需要什么,他們就交什么樣的答卷。許多老師教了多年的書,其教學水平還停留在原來的高度,這不能不是我們教育的悲哀。我想,無論什么樣的教育,最主要的還是教師,還是我們教師的素質,沒有教師的素質,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我們看看新課改就知道了,應該說,新課改的精神不可謂不好,新課改的理念不可謂不新,廣大教師參與課改的熱情也不可謂不高,但是真正取得實效的課改卻并不多,原因在哪兒,就在我們的教師。或者他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而上面又在大力提倡,他們只能被課改了。因此,對這部分教師來說,課改只是停留在公開課上或者停留在口頭上?;蛘呤菕煸谒麄兛陬^的一句時髦詞匯而已。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課改的愿望很強烈,也有推新課改的積極性,但是由于他們能力有限,因此,他們實施的課改和真正意義上的課改還有很大的差距?;蛘呤呛悓W步,學到最后連自己的也忘了,不知道究竟怎么教學才好。比如,合作學習,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將合作學習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學生匆忙分組,匆忙合作學習,草草結束。再比如生本教育,許多教師不能從容應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僅僅以課前設置的作業(yè)為準,不敢越雷池一步,許多教師不能有效開拓課堂教學空間,不能通過自己的作用的發(fā)揮,提升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認識的深化和升華,導致的是學生所的非常有限。一般這部分教師大多埋怨課改太理想,不切實際。其實不是課改理想,而是我們的教師太不理想。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要能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來為學生服務。要上出自己的個性,是每堂課都有聲有色,就如一盤大餐,團愛學生面前,和學生一起慢慢品嘗。這樣,才能真正讓教師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改變,課改的魅力也在我們教師個性的充分發(fā)揚中得到彰顯。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教育境界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現(xiàn),個性化教育還需要在閱讀中培養(yǎng)。作為教師,他的教學有沒有個性,不僅僅決定于他的秉性氣質,還決定于他的內在的修養(yǎng),也就是說他的知識含量。我們看看那些教育大家,他們的成就主要來自于他們的淵博的知識,高深的學問。教育的自由不是說教師想怎么教學就怎么教學,而是教師不依賴于外在的束縛,而根據(jù)內在的對所受知識的體驗、感悟和認識進行的施教。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沒有認識也就沒有自由。所以,要想在教學中找到自己,首先就必須不斷的堅持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是自己經(jīng)常有源頭活水流出,這樣才能真正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從容自如。就語文教學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那些語文專業(yè)知識。比如,教語文的沒有文字學知識,教起字詞來必然事干巴巴的,提不起學生的興趣,訓練不出學生的思維,同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也不牢固。我們常常抱怨學生錯別字太多,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給學生從文字的結構上,從古人創(chuàng)造字詞時的思路上來學習。學生學習文字只是在記憶一些干巴巴文字符號,而不是生動的鮮活的具有一定知識含量的文字學知識。因為學生沒有從根本上來識字,必然也就不能很好的去運用字詞。我們常常說學生的負擔很重,這些負擔是從哪兒來的,我認為就是我們教師教學不到位所導致的。我們說語文教學要回到語文教學的路上,這語文教學的路不僅僅是在閱讀教學中,同時也體現(xiàn)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在每個漢字中品出味道來,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味。 其次,個性化的教學還來自于教師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把握程度上。我們的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專家,即或不是專家,我們對本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也要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一個沒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教師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我們要善于用自己的教育理論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教學實踐。時下,我們的許多教師很是輕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認為這些東西距離實際太遠,不靠譜,他們還沒有認識到教育理論的重要性。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一定能理解它,理解了的東西我們卻能更深刻的感覺它。把握規(guī)律僅靠感覺是不行的,還要靠理論知識來升華它。我們要在一個大的理論背景上來審視我們的新課改,比如現(xiàn)代主義理論,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我們還要有一定的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哲學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刻的理解新課改,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于在新課改中迷失自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