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世綸老師驗案3--鼻淵、咳嗽、遺精案
李某男26歲 2006年11日13日來診:鼻塞、涕黃,咳吐黃痰,咽痛1周,納差,大便干,2——3日一行,胸脅苦滿,眠差早醒?;楹笠荒陙碓缧梗恢苓z精二次。 舌薄黃,脈細(xì)弦 既往有青霉素過敏史 辨證論治 鼻塞、流涕為太陽病; 涕黃,咳吐黃痰,咽痛,大便干為陽明?。?br>納差,胸脅苦滿,眠差早醒為少陽病。 雖有早泄、遺精等內(nèi)在虛損癥,但內(nèi)外合病,里不急則先解表再治里,此為定法。 予麻杏石甘湯合小柴胡湯加味。 麻黃10g、杏仁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柴胡12g、黃芩10g、清半夏15g、大棗4枚生姜12g、桔梗10g、黨參10g、白術(shù)15g、茯苓12g、七劑 問:仲景書中似乎未見有麻黃劑、柴胡劑合用之例? 答:對。但仲景書是為百病立法,示人以規(guī)矩而非巨細(xì)無遺,只要你掌握其精神,有是癥則用是藥,靈活辨證用藥則可用于百病。 問:此處用白術(shù)、茯苓何意? 答:此案中一診雖陽癥突出,但有內(nèi)在虛損,所以便干考慮為里津不足。白術(shù)茯苓以生津利飲則津回而大便通,《金匱要略》之白術(shù)附子湯是個例子。 2006年11日20日二診 咽痛已,胸脅苦滿減,仍早醒,鼻塞涕黃,大便二日一行, 苔白,脈弦細(xì) 仍有鼻塞、涕黃加強(qiáng)清熱排膿之藥 上方加桂枝10g、生苡仁18g、敗醬草18g、七劑 問:用生苡仁、敗醬草排膿是否從薏苡附子敗醬湯出? 答:對,是出于薏苡附子敗醬湯,原方為陽明太陰合病之方,此處去附子而為陽明方。仲景方雖只二百多方,但神而明之,可化生無窮。 2006年12日12日三診 鼻塞、涕黃,咳吐黃痰,咽痛,胸脅苦滿已緩解,大便干2日一行,眠差,唇舌糜爛疼痛,一周遺精二次。 苔白根膩,脈弦細(xì) 大便干2日一行,眠差,唇舌糜爛疼痛為實(shí)熱; 遺精為虛寒; 證屬寒熱錯雜之厥陰病,甘草瀉心湯加味。 炙甘草12g、黃芩10g、黃連6g、清半夏15g、黨參10g、干姜6g、大棗4枚白術(shù)15g、生龍牡各15g、白薇12g、遠(yuǎn)志10g、石菖蒲10g、棗仁15g、七劑 問:失精家仲景有明示:用桂枝加龍牡湯,何以用甘草瀉心湯加味亦有此捷效? 答:失精家用桂枝加龍牡湯是為正治,臨床也確實(shí)本方多用。但不能死執(zhí)一方,因為臨床變數(shù)很多,如果辨為厥陰病,而用桂枝加龍牡湯,則為誤治。現(xiàn)在很多人名為辨證,其實(shí)是依據(jù)西醫(yī)病名而開藥,如此,則離中醫(yī)辨證施治精神遠(yuǎn)矣。 2006年12月19日四診 唇舌糜爛疼痛已,一周來未遺精,大便一日一行。因仍有眠差、右少腹不適,續(xù)繼調(diào)理。 2個月后遇之,訴后來未再遺精。 按:此案治療順序遵循先表后里,符合仲景大法。麻黃劑、柴胡劑合用對此例效果顯著,說明用經(jīng)方要理解仲景原意方能靈活加減變化,而不可死于句下。薏苡附子敗醬湯原為陽明太陰合病之方,此處去附子而為陽明方,亦可看出馮老運(yùn)用經(jīng)方之靈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