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是以先王之書《周頌》之道之曰:‘載來見彼王,聿求厥章?!瘎t此語古者國君諸侯之以春秋來朝聘天子之廷,受天子之嚴(yán)教,退而治國,政之所加,莫敢不賓。當(dāng)此之時,本無有敢紛天子之教者?!对姟吩唬骸荫R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qū),周爰咨度?!衷唬骸荫R維騏,六轡若絲,載馳載驅(qū),周爰咨謀?!创苏Z也。古者國君諸侯之聞見善與不善也,皆馳驅(qū)以告天子,是以賞當(dāng)賢,罰當(dāng)暴,不殺不辜,不失有罪,則此尚同之功也?!?span lang="EN-US"> 【譯文】“所以古代圣人之所以使眾多事情成功,名垂后世,沒有其它原因和別的事情,回答是唯有能崇尚和同為政而已。因此先王的書《周頌》的道路上說:‘充滿希望見君王,說是來求法典章?!敲催@是說古代國君諸侯每年春秋來朝拜天子的朝廷,接受天子的嚴(yán)教,退下后回國治國,在政務(wù)上增加天子的嚴(yán)教,沒有誰敢不歸服。在這個時候,根本沒有敢于紛擾天子教令的人?!对娊?jīng)》上說:‘我馬體白帶黑鬣,六條韁繩粗又滑。驅(qū)車馳馬奔于道,周密改易詢推測?!终f:‘我馬淺黑有白毛,六條韁繩牽均勻。驅(qū)車馳馬奔于道,周密改易詢請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古代國君諸侯無論聽到見到好與不好的事情,都要驅(qū)車馳馬去告訴天子,因此賞的是賢能,罰的是殘暴,不殺害無辜,也不放過有罪,那么這就是崇尚和同的功效?!?span lang="EN-US"> 【說明】要說崇尚和同,墨子在本節(jié)所說的勉強可以稱得上正確,周王朝推翻殷商王朝后,推行的當(dāng)然是周王朝的律令及社會行為規(guī)范。但這與墨子所強調(diào)的天下人民都要效法天子卻也是不同的,人民不應(yīng)該是效法天子,而應(yīng)該是服從天子所頒布的律令。也就是說,和同只是律令上的和同,而不是言行上的和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