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見過專門為青少年免費開放的家庭圖書館嗎?這家“勁流圖書館”一開就是25年,館主年近九旬,拿出一輩子積蓄藏書萬余冊,不僅免費給孩子們閱讀,還義務(wù)傳道解惑,招收弟子數(shù)以千計,他甚至早早立下遺囑捐房產(chǎn)等建圖書館……(長沙晚報2月12日報道) 25年來,他那套70平方米的住宅長年不上鎖,只要你愛書,不管是農(nóng)民工還是小朋友,都可以走進來。劉老的故事感動了社會,他也因此被評為“長沙市十佳五老”,“長沙市文明市民標兵”,“全國教育系統(tǒng)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讀了這些,你能不感動嗎?一輩子的積蓄,全部用之于文化教育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真實表現(xiàn),這是大公無私的共產(chǎn)主義情操,這是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 劉老的心想的是辦一個舒適的圖書館,方便大家。早在2005年,他就召集4個兒女開家庭會,鄭重提出死后火化,不準鋪張浪費,所有房產(chǎn)書籍字畫捐出,建一個圖書館的想法。兒女們理解老人的意愿,欣然表示贊同。會后,劉老對街坊鄰里公布了遺囑,并將遺囑寫進自己的書《生命的痕跡》第三卷上。 劉老是一個月薪近5000元的退休的處級干部,他的心目中只有造福他人的念頭,自己卻是勤儉節(jié)約,過著普通的生活。他的家里沒有大彩電,沒有舒適的沙發(fā),70平方米的舊房子只有大大小小13個書柜。記者采訪時發(fā)現(xiàn),頭戴一頂破舊的老式狗皮帽,皺皺巴巴的棉外套里面,還是那件中山裝。 劉老不僅自辦圖書館,還利用當過大學語文老師的經(jīng)歷,無償辦文化培訓班,傳授楹聯(lián)、詩詞等傳統(tǒng)文化。另外,他還堅持扶貧助學,6年來,共有24名貧困學生在劉老幫助下,順利完成學業(yè)。 劉正德老人人老心紅,老當益壯,退休不退教,退休不退志,真正做到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他25年來的堅持,是用圖書在影響人,教育人,塑造人,是用先進的文化在培育祖國的下一代,是用言傳身教建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劉正德老人25年自辦圖書館育人是名符其實的“正德”! 湖南省邵東縣兩市鎮(zhèn)三小羅立志 郵政編碼:422800 |
|
|
來自: 普化散人 > 《社會道德 天下雜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