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世間萬物都是有情感的,你去用心感受,一定會聽見它們輕聲細語、甚至屬于私密的傾訴。自然之山水、花草也不例外,在無聲的世界里,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的輪回,都無不流露內(nèi)心的歡喜悲傷。 人們經(jīng)常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萬物的愛,抑或用唱的,抑或用畫的,抑或用文字描繪的,若真正能夠讀懂身邊的事物,唯有一顆善感、真誠的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自接觸攝影以來,認識了眾多愛好攝影的朋友,有拍風(fēng)光,有喜人文,對事物理解各不相同,拍攝也自然各有千秋。一眼望去,不少拍風(fēng)光的片子,多是大同小異,同一個地方,你方按罷我登場,可想而知,拍出來的片子都像是復(fù)制品。 其實同樣的拍攝地,只要你有與眾不同的眼光,加上鏡頭背后腦袋,即使再普通的風(fēng)景,也能夠呈現(xiàn)出屬于你自己的不一樣的思想,而這樣有內(nèi)容的影像,才能夠經(jīng)得起人們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味。 品,這個字寫起來簡單,而真正經(jīng)得起品味的作品確實很少,品的過程就是思想的過程,讓人靜下心來觀看,品味、思索,必須用獨特的攝影語言來充分表達好作品蘊含的思想性。那些簡單的、唯美的,或者是清新的風(fēng)光小品,看起來是那樣的鮮亮可人,可是這些鮮亮可人的色彩,僅僅值得看一遍,再看上N遍,它也還是鮮亮可人,沒有更多的東西給你,留下的是審美疲勞。 所謂攝影,攝,很重要,如何去攝,去表現(xiàn)取景框里的東西,把那些有用的,值得框取的影像裝進自己的鏡頭。在你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你僅僅是在復(fù)制還是在記錄?平淡無味的復(fù)制給你的只是乏味的作品。影,就是記錄,經(jīng)過選擇的記錄,選擇自主思維的意境進行編輯,其實就是你內(nèi)心個性化的語言,通過影像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思想緯度。 隨著季節(jié),天氣的變化,山水所流露出的感情是那么豐富多彩,它們總是表現(xiàn)著自己的喜怒哀樂,雨的靈動、陰的低迷、晴的燦爛,這個世界任何時候都是美麗的,只是美的形式不同而已。很多時候,它們用自己獨有的語言和神情無聲無息地傾訴,而你只需要走近它們,細心地聆聽它們的呢喃,凝視它們的表情,問問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用最能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記錄這一切。 事物和人一樣,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那種在自然里舒展的身姿,那些迎著風(fēng)搖曳的枝丫,都有一種對于生命的張揚和內(nèi)在的言語,假如留心去聽、去和它們交談,你將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世界。 用心去和山水對話,攝影師思安的片子就給我這樣的感覺,無論是風(fēng)光也好,小品也罷,這些影像似乎總在告訴我們一些什么,一次次地看,每次的感受也不一樣。有時候這些影像很沉著,像獨自一個人的吟唱;有時候卻很迷茫、甚至有些很深沉,讓人無法窺探;有些影像卻像詩一樣,需要你去費心地理解,詮釋;這種帶著自我傾訴的影像很耐品,仿佛像一本書,看了后能夠引起我們的一些思索和共鳴,甚至是猜測。大自然這種隱藏的表情和內(nèi)在的東西很神奇,也十分的詭異和豐富,但是卻需要一顆能夠去用心讀取的心,才會挖掘和認知到它們的訴求。 攝影人對于山水的理解不同,拍攝出來的事物也是不一樣的,很多人是用手中的相機在尋找山水的美,而有些人卻是用影像去表現(xiàn)美的山水,而思安的影像應(yīng)該是在平常的山水里表現(xiàn)那種獨特的美,那種風(fēng)光、小景,看起來是稀松平常的,可是卻因為他用心的讀取,呈現(xiàn)著異于尋常的美和讓人不知不覺淪陷的特質(zhì)。 我想攝影師在拍攝這些風(fēng)光、小品的同時也應(yīng)該是在用自己的一顆心在讀這些普通的事物,山水也罷,小小的植物也好,總能夠在鏡頭下凸顯一份很私密的語境,這些語言是隱含于萬物內(nèi)在的,隱約之間才能夠感知到屬于生命的律動和萌芽,那種無聲勝有聲的觸覺很敏銳,也特立獨行。 優(yōu)秀的影像需要彰顯個人的情懷和主張,把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通過光影折射出來,而觀者只需要靜心去讀就可以了。思安雖然拍的作品多是風(fēng)光小品,但是卻能夠拍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視點,以小見大,從細微處著手,透過鏡頭來展示素潔的芬芳,這是難能可貴的。在這些影像里,我們能夠感受到攝影師真誠、內(nèi)斂的情感追求,很樸素,卻也充滿了思維的張力,讓人甚為歡喜。 讀到這些作品,我想很多攝影人應(yīng)該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攝影究竟應(yīng)該怎么拍,是過馬觀花地按下快門呢,還是思考之后再用影像去表達,我想或許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只要用心去讀,山水和萬物都會告訴你它們在說什么,在表達什么,而你的影像將會流露出和別人完全不同的語言,這個時候你所框取的,所呈現(xiàn)的才是真正屬于你獨有的,不矯揉造作的,坦率的思想和情感。
|
|
|
來自: 一縷霞光xiang... > 《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