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體格鍛煉可以促進軀體健康,而重視情緒鍛煉,則可以促使精神健康?,F代人要想健康長壽,情緒鍛煉比體格鍛煉更為重要。 近年來,國外醫(yī)學家十分重視情緒與疾病關系的研究。美國曾有一批醫(yī)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在他們所診斷、治療的病人中,患胃疼、惡心的病人中有88%的人是由于不良情 緒所引起。他們認為,情緒不良會增加胃中鹽酸的流量,容易導致潰瘍病?,F代心理醫(yī)學 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中樞神經系統(tǒng)處于最佳狀態(tài),那么,這個人的 內臟及內分泌活動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使整個機體協(xié)調,充滿活力,身 體自然也健康。 在這里我們介紹一套《情緒鍛煉操》,每天操練一把,絕對有助于身心健康。 第一節(jié) 在生活變化面前,應經常保持開朗明快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緒,遇事冷靜地作出分析和判斷。 第二節(jié) 要多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如書法、繪畫、集郵、養(yǎng)花、下棋、聽音樂、 跳舞、打太極拳等,擇其所好,從事這些活動,可以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第三節(jié) 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盡力而為,適可而止,不要好勝逞能去做力不從心的事。 第四節(jié) 不要過于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要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動輒發(fā)火,忿懣要克制,怨恨要消除。 第五節(jié) 經常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既能鍛煉筋骨,增強體質,又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第六節(jié) 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際關系、鄰里關系,這樣可使人心理上得到滿足,感到家庭和社會的溫暖。 第七節(jié) 總之,憤怒時要制怒,寬容;過喜時要收斂,抑制;悲傷時要轉移;憂愁時要釋放,自解;焦慮時要分散、消遣;驚慌時要鎮(zhèn)靜,沉著。 |
|
|
來自: 平和居士 > 《修身養(yǎng)性的快樂和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