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
| 作者:寶安區(qū)教科培中心 劉秋云 轉(zhuǎn)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377 更新時間:2010-9-13 文章錄入:bagx_manager | |
|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 "Search for it, keeping the Way, attain it, keeping with destiny. In this searching, there is no increase upon attainment. This is the searching through which you get rid of things." 【原文】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SPAN lang=EN-US> 【譯文】 孟子說:“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求索有益于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于天命,這種求索無益于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SPAN> 【讀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識的積累,思想的修養(yǎng),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話,是精神的自我完善。身外之物則是金錢富貴,名譽地位。前者全在于自我,只要堅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焙笳邉t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并不是你一廂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所以,“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碑?dāng)然,不強求并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順其自然。就像孔子對待金錢富貴的態(tài)度:“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保ā墩撜Z·述而》)如果求不到,那還是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