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中的預測學五運六氣學說
第一講 概述
一、黃帝內經
也許聽說過<<黃帝內經>>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也許僅僅是聽說過而已,真正談到這本書的內容,也許更多的人不是茫然無知,就是更為糟糕的一知半解(我也是).
的確,<<黃帝內經>>是一本醫(yī)書,而且不是一般的醫(yī)書,她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經典文獻,是最權威的中醫(yī)理論基礎,是中國醫(yī)學中的“圣經”。
<<黃帝內經>>不僅是中醫(yī)理論基礎,還涉及到哲學、天文、物候、歷法等諸多領域,她以哲學、天文等理論來論證中醫(yī)理論的結構,古人稱<<黃帝內經>>為“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幾乎是天地間事無所不包,她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這個部分,我們無法想象那將是一種何等荒謬的情景.
<<黃帝內經>>的指導思想是:“整體運動論”。所謂“整體”,就是完整地,全面的來觀察自然現(xiàn)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謂“運動”就是不斷運動,就是指對待一切變化都必須從運動的角度來認識.
<<內經>>認為“天地一體”“五臟一體”“天人合一,天與地對應”“成敗倚伏生乎動”把人與自然密切聯(lián)系起來,把變化和運動密切聯(lián)合起來.
<<內經>>對人體生理和病理的認識是:“臟象論”把人體生理和病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作為研究人體生理和病理活動的基礎,并以之直接指導臨床實踐.
<<內經>>對疾病本質及人體發(fā)病學的認識是“正邪論”,把疾病的發(fā)生認為是正邪兩方面的消長進退的表現(xiàn).
<<內經>>對臨床診斷治療的手段和要求是“辨證論治”,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最高明之處是對防止疾病要“不治已病治未病”,無病先防,防患于未然.
最有特色之處是系統(tǒng)的采納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作為自己的說理工具,為中醫(yī)藥學建立起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二、運氣學說
什么是運氣學說呢? 運用五運、六氣的基本原理,來解釋和預測各年,月,甚至時的情況下氣候變化規(guī)律及其對人體發(fā)病的影響。
五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行規(guī)律。
六氣是指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所對應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化。
<<黃帝內經>>中的運氣學說集中在所謂的“運氣七篇”中,即是<<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變大論>><<六元政紀大論>><<至真要大論>>七篇.七篇內容及其豐富,從篇幅字數(shù)上看約占<<內經-素問>>的三分之一,她從中醫(yī)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病因病機認識,到診斷治療原則,方劑藥物的臨床應用都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特別是以預測運氣為特點,根據(jù)每年的天干地支,預測和推算每年各時的氣候變化與物候.從而指導中醫(yī)臨床. .(待續(xù) 我打字有些慢,大家不要著急啊!)
第二講 基礎知識
干支甲子
古人用甲子紀年,并推算四時節(jié)氣,而運氣學說則是以甲子作為演繹工具,來推算運氣盛衰和測知氣候變化.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屬性:
陰陽屬性:甲、丙、戊、庚、壬屬陽; 乙、丁、己、辛、癸屬陰.
五行屬性: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五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 丁壬合化木,丙辛合化水,戊癸合化火.
口訣:
甲己合土乙庚金
丁壬合木水丙辛
戊癸合火細分明
天干五合推五運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屬性:亥子水、丑土、寅卯木、辰土、巳午火、未土、申酉金、戌土.
六氣屬性:地支除了配五行以外,更主要的還是配三陰三陽六氣,所謂三陰就是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所謂三陽就是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所謂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中由于火與暑基本屬于一類,所以一般不列暑與火,而把火分為君火和相火兩種.那么地支配三陰三陽六氣的結果就是:子午少陰君火,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
地支化六氣歌訣
子午少陰化君火,
丑未太陰濕土分,
寅申少陽化相火,
卯酉陽明化燥金,
辰戌太陽化寒水,
巳亥風木為厥陰。
為什么要以子午配少陰君火,寅申配少陽相火,卯酉配陽明燥金,辰戌配太陽寒水,巳亥配厥陰風木呢?一般有兩種解釋,其一十二地支的前六支屬陽屬剛,后六支屬屬陰屬柔,前后陰陽結合就構成了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六對,再按五行相生順序排列起來即是.其二三陰三陽六氣有正化和對化的不同.什么是正化呢?就是指產生六氣本氣的一方.什么是對化呢?就是對面受作用或相互影響的一方.午的位置在南方,是火位,所以君火生于午,也就是正化與午,午的對面受作用的一方是子,因此對化于子,所以子午均屬少陰君火.未屬長夏,屬土,所以土正化于未,對面為丑,對化于丑,所以丑未均屬太陰濕土.寅屬木生火,所以火正化于寅,對化于申,寅申均屬少陽相火.酉屬金,金正化于酉,對化于卯,卯酉均屬陽明燥金.戌屬西北方,西方屬金,北方屬水,因金生水的關系,所以戌屬于水,水正化于戌,對化于辰,戌辰均屬太陽寒水.亥屬水,由于水生木的關系,所以木正化于亥,對面為巳,對化于巳,巳亥均屬于厥陰風木.
地支還有六沖,六合,三會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只把口訣寫給大家,
六沖:
子午卯酉兩相攻
寅申巳亥四氣沖
辰戌對開分丑未
地支六沖此中逢
六合:
子丑填土寅亥木
卯戌生火辰酉金
午未太和巳申水
地支二合此中推
三會:
申子辰會在水鄉(xiāng)
亥卯未遇木相當
寅午戌合將逢火
巳酉丑見藏金匣
六十甲子:將天干與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終于癸亥,稱為六十甲子. 引證:《素問*六微旨大論》:“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這些基礎知識學命理的都很熟悉了,本來可以不講,但為了使其完整一些,所以我也簡單的介紹一下.)
第三講 五運及其推算
五運就是木運,火運,土運,金運, 水運的簡稱.在自然界中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是春去夏來,夏去秋至,秋去冬來,冬去春至循環(huán)運轉不已的,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一年氣候變化運轉也就是五行的循環(huán)運轉.因此,五運實質上是指在自然界中各個季節(jié)氣候方面正常或異常的變化.
一、大運及天干化五行
1、什么是大運? 指統(tǒng)主一年的五行之氣。又稱“歲運”(統(tǒng)主全年運候),又稱“中運”(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氣的含義)換言之也就是指各年的氣候變化以及人體與之相應而發(fā)生的臟腑功能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
五運的特點與五行的特性一致.今年是哪一個大運主事,今年的氣候變化以及人體臟腑的變化就會表現(xiàn)出與它相應的五行特征.
例如
大運是土運,這一年的氣候變化就與濕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脾胃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濕,脾,胃等在五行類屬中都屬土.
大運是金運, 這一年的氣候變化就與燥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肺,大腸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燥,肺,大腸類屬金.
大運是水, 這一年的氣候變化就與寒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腎,膀胱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寒,腎,膀胱都類屬水.
大運是木, 這一年的氣候變化就與風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膽,肝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風,膽,肝類屬木.
大運是火, 這一年的氣候變化就與熱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心,心包絡,小腸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熱,心,心包,小腸類屬火.
2、天干化五行 就是天干的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 丁壬合化木,丙辛合化水,戊癸合化火.就是說天干上逢甲己之年,大運便屬土運;逢乙庚之年,大運便屬金運..其余依此類推.
五運有太過或不及,陽天干主太過,陰天干主不及.如:己丑年就是土運不及,甲子年就是土運太過.其余依此類推.(今天先到這里)
二、主運及其推算方法
1、什么是主運?
是指每年氣候的一般常規(guī)變化.這些變化基本上年年如此,固定不變,所以叫做主運.
每年的主運也分為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種.各運的特點與五行特性一致.這一年中的某一段時間是屬于哪一個主運主事,這段時間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的變化也就表現(xiàn)出與它相關的五行特性.
例如 這段時間屬于木運主事,這段時間在氣候變化上就與風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就和肝的作用密切相關.其余各運也是可以依此類推,就不一一舉例了.
2、主運的推算方法
主運分五步,分司一年當中的五個運季. 始于木運,終于水運,年年如此,恒定不變。每運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初運木運,起于大寒節(jié)氣
二運火運,起于春分節(jié)后十三日
三運土運,起于芒種后十日
四運金運,起于處暑后七日
五運水運,起于立冬后四日
三、客運及其推算方法
1、什么是客運?
每年五個運季中的特殊變化,由于十年之內,年年不同,如客之來去,所以叫客運.
每年的客運也分為五運,各運的特點與五行的特性一致.
這個運季屬于哪一個客運主事,這段時間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的變化也就表現(xiàn)出與它相關的五行特性.
例如 這個運季的客運屬于土運時,這段時間在氣候變化上就與濕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就和脾的作用密切相關.其余各運也是可以依此類推,
2、客運的推算方法
客運的推算方法是在每年值年大運的基礎上進行的,每年值年大運就是當年客運的初運.
如 甲己之年的大運是土運,因此甲己之年客運的初運就是土運,二運就是金運,三運就是水運,四運就是木運,五運就是火運.其余各年可依此類推.
四、大運、主運、客運之間的關系
都是運用五行學說,配天干來計算和推測自然界氣候變化情況和人體臟腑變化的方法.
三者的作用是:
大運是說明全年的氣候變化及人體變化總的情況;主運是說明一年之中各個季節(jié)中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變化的一般情況;客運則是說明一年之中各個季節(jié)中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變化的特殊情況.
三者以大運為主,因為大運總管全年.其次是客運,因為根據(jù)客運可以分析每年各個季節(jié)中的特殊變化情況.主運是年年相同,是一般情況.要根據(jù)主運的一般情況來分析客運的特殊情況.
|
第四講 六氣及其推算
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的簡稱.
六氣之中暑氣和火氣基本屬于一類,所以運氣之中所說的六氣,在應用上一般不說成風、寒、暑、濕、燥、火,而是說風、寒、濕、燥、君火、相火.六氣的變化現(xiàn)象,基本上是在一年四季陰陽消長進退的變化下產生出來的,因此六氣一般又以三陰三陽為主結合十二地支來說明和推算每年氣候的一般變化及其特殊變化.
每年的六氣一般分主氣客氣兩種.主氣以述常,客氣以測變.客氣與主氣相合,稱客主加臨.客主加臨可以用來進一步的分析氣候的復雜變化.
一、主氣及其推算
1、什么是主氣
主氣,即主時之氣,主治一年四季的正常氣候變化。主氣包括風木、君火、相火、濕土、燥金、寒水六種,因其年年如此,恒居不變,靜而守位,所以又稱為地氣。
2、主氣的推算方法
主氣有六,因此主氣主時也就分為初之氣、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終之氣六步.六氣六步主時的次序是與五行相生的順序一致的.按木火土金水順次推移.
一年四季始于春,春主風,屬木,從大寒至春分,為初之氣,屬厥陰風木所主;木生火,因此從春分至小滿,為二之氣,屬少陰君火所主;從小滿至大暑,為三之氣,因君火相火同氣相隨,故屬少陽相火所主;火生土,從大暑至秋分,為四之氣,屬太陰濕土所主;土生金,從秋分至小雪,為五之氣,屬陽明燥金所主;金生水,從小雪至大寒,為六之氣,屬太陽寒水所主。
主氣的推算方法就是,將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分屬于六步之中,每步主四個節(jié)氣,計60天87刻半,始于厥陰風木,按五行相生次序,終于太陽寒水,年年不變。
二、客氣及其推算
1、什么是客氣
在天的三陰三陽之氣,因其客居不定,與主氣之固定不變有別,所以稱為“客氣”。客氣和主氣一樣,也分為風木、相火、君火、濕土、燥金、寒水六種??蜌馐暌晦D,在這十二年里是年年不同的.
2、客氣的推算方法
推算客氣首先要知道的是三陰三陽及司天在泉四間氣是什么?
a、三陰三陽
前面已經講過,三陰就是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所謂三陽就是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
客氣的推算是按三陰三陽的次序配以十二地支及六氣在配以五行來進行計算的.其相配的方法在第二講已經講過,為加深理解特說明如下,
凡逢地支子,午之年,不管它們的天干是什么,在配以三陰三陽中的少陰,六氣中的君火,五行中的火.
凡逢地支巳,亥之年,不管它們的天干是什么,在配以三陰三陽中的厥陰,六氣中的風,五行中的木.
如上依此類推相配結果便是:子午少陰君火,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
b、司天在泉四間氣
司天之氣
(1)概念
司天,即輪值主司天氣之意。司天之氣主司上半年的氣候變化,位于正南主氣的三之氣上,也稱“歲氣”。
(2)規(guī)律
司天之氣的輪值是以紀年的地支來推演的。凡子午之歲,為少陰君火司天;丑未之歲,則為太陰濕土司天;寅申之歲,為少陽相火司天;卯酉之歲,為陽明燥金司天;辰戌之歲,為太陽寒水司天;巳亥之歲,為厥陰風木司天。
在泉之氣
(1)概念
在泉之氣亦屬歲氣,主管下半年的氣候變化,在泉之氣位于正北主氣的終之氣上。
(2)規(guī)律
在泉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位置及陰陽之氣的多少均是相對應的,可以根據(jù)司天之氣來確定在泉之氣。
一陰司天,則一陽在泉;二陰司天,則二陽在泉;三陰司天,則三陽在泉。反之亦然。也就是說,子午少陰君火與卯酉陽明燥金,丑未太陰濕土與辰戌太陽寒水,寅申少陽相火與巳亥厥陰風木,均兩兩相對,互為司天在泉。
間氣
(1)概念
客氣六步,除司天、在泉外其余四步則統(tǒng)稱間氣。也就是司天之氣及在泉之氣左右的氣.
(2)規(guī)律
我們說過六氣分作六步,司天之氣占一步,司天之氣的左邊一步就是司天左間,右邊一步就是司天右間.
在泉之氣占一步,在泉之氣的左邊就是在泉左間,右邊就是在泉右間.
下面以今年舉例說明客氣的推算,今年是己丑年
按照地支配三陰三陽的結果,丑未太陰濕土.
所以今年便是太陰濕土司天,三陰司天必定三陽在泉,今年就是太陽寒水在泉.
按三陰三陽的順序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 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太陰的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司天左間就是少陽相火,右間就是少陰君火.
太陽的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在泉左間就是厥陰風木,右間就是陽明燥金.
3、客氣的異常變化
客氣勝復變化:
勝,指勝氣,偏勝之氣。復指報復之氣。客氣的勝復變化指客氣有所勝則有所復。
有一分勝氣,便有一分復氣,復氣的多少及輕重由勝氣的輕重來決定。即司天的上半年若有超常的勝氣發(fā)生,則下半年可發(fā)生相反的復氣以克制之,如上半年熱氣偏勝,下半年即有寒氣克制。有勝有復為常,有勝無復則亢而為害。
客氣的不遷正,不退位:
“不遷正”,是應值的司天之氣不及,不能按時主值;
“不退位”,則為已應值的司天之氣太過,應退去而留而不去。
如太陰濕土司天之年,濕氣太過不去,至使第二年仍出現(xiàn)濕氣太過的氣候特征,便是太陰濕土不退位。
在上述不遷正、不退位的情況下,左右間氣也當升不升,應降不降,從而會導致整個客氣規(guī)律失序,變亂叢生。
三、客主加臨
概念:
將每年輪值的客氣六步,分別加于固定不變的主氣六步之上。由于主氣只能概括一年氣候的常規(guī)變化,而氣候的具體變化則取決于客氣,因此只有將客主二氣結合起來分析,才能把握當年氣候的實際變化情況。
規(guī)律:
將司天的客氣加于主氣的三之氣上,在泉之氣加于主氣的終之氣上,其余的四氣則分別以次加臨。加臨之后,主氣六步不動,客氣六步則每年按三陰、三陽次序,依次轉移,6年一轉,運動不息。
主客加臨的意義:
一是主客之氣的得失。凡主客之氣相生或主客同氣,為相得;主客之氣相克,為相失或不相得。相得則氣候正常,不易生病;相失則氣候反常,易于生病。正如《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二是主客之氣的順逆。凡客氣勝(克)主氣,或客氣君火加臨于主氣相火,為順;凡主氣勝(克)客氣,或客氣相火加臨于主氣君火,為逆。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主勝逆,客勝從?!薄端貑枺⒅即笳摗芬嗾f:“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順則氣候平和,人體少??;逆則氣候反常,人體多病。
第五講 運氣同化
干支紀年,天干的作用用來分析各年的運,地支則是用來分析各年的氣,但運和氣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天干地支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所以運和氣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這種情況<<內經>>里叫做同化.所以我們要分析各年的全面情況,必須把運和氣結合起來分析.
一、運和氣的盛衰
運和氣的盛衰要根據(jù)運和氣的五行生克關系來測定.運生氣或運克氣都叫做運盛氣衰.
例如:
辛亥年,年干是辛,丙辛合化水,,所以辛亥年的大運是水運;地支是亥,巳亥厥陰風木,所以辛亥年的值年司天之氣是厥陰風木,水生木,運生氣,所以辛亥年是運盛氣衰.
甲辰年,甲己合化土,大運是土,辰戌太陽寒水,值年司天之氣是寒水,土克水,也是運盛氣衰.
于此相反,氣生運或者氣克運就叫做氣盛運衰.
例如:
明年是庚寅年,乙庚合化金,大運是金運,寅申少陽相火,值年司天之氣是相火,火克金,氣克運,明年就是氣盛運衰.甲子年,是氣生運,也是氣盛運衰.這里就不在一一舉例了.
為什么要分別各年的運和氣的盛衰呢?目的有二:
其一:根據(jù)運和氣的盛衰可以推算出各年變化的主次,運盛氣衰的年份,在分析當年變化的時候便以運為主,以氣為次,反之,氣盛運衰的年份便以氣為主,運為次.
其二:根據(jù)運氣的盛衰可以進一步推算各年的復雜變化.
根據(jù)生克的關系,氣生運為順化,氣克運為天刑;運生氣為小逆,運克氣為不和;
順化之年,氣候變化較為平和;小逆及不和之年變化較大;天刑之年變化特別劇烈.
二、天符歲會
由于歲運有太過不及,歲氣有司天在泉的不同,所以運氣同化還有同天化、同地化的區(qū)別,而表現(xiàn)為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和太乙天符等五種類型。
一般說來逢天符之年,同天符之年氣候變化較大.歲會之年,同歲會之年氣候變化較小.太乙天符之年氣候變化最烈.
1、天符
凡是每年的值年大運與同年的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相同,便叫天符.
以今年為例,今年是己丑年,天干己,甲己合化土,所以今年的大運是土運,年支丑,丑未太陰濕土司天,大運是土運,司天之氣也是土,所以今年便是天符之年.
六十甲子中逢天符者有十二年:
土運之歲,己丑、己未年,土濕同化;
火運之歲,戊寅、戊申、戊子、戊午年,火與暑熱同化;
金運之歲,乙卯、乙酉年,金燥同化;
木運之歲,丁巳、丁亥年,木風同化;
水運之歲,丙辰、丙戌年,水寒同化。
2、歲會
凡是每年值年大運與同年的地支五行屬性相同,便叫歲會.
以丙子年為例,天干丙,丙辛合化水,丙子年大運是水運,地支子五行屬水,所以丙子年是歲會之年.
六十甲子中逢歲會者有下列年份:
丁卯年,丁歲木運,卯位于東方屬木,故稱“木運臨卯”;
戊午年,戊為火運,午位于南方屬火,故稱“火運臨午”;
甲辰、甲戊、己丑、己未四年,甲己為土運,辰戌丑未分別位于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方屬土,故稱“土運臨四季”;
乙酉年,乙為金運,酉位于西方屬金,故稱“金運臨酉”;
丙子年,丙為水運,子位于北方屬水,故稱“水運臨子”。
其中己丑,己未,乙酉,戊午四年既屬歲會,又屬天符,因此單純是歲會的年份實際只有四年.
3、同天符
凡是年干與年支在陰陽屬性上都屬于陽,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同天符.
以庚子年為例:年干庚屬陽,地支子也屬陽,所以庚子年是陽年.年干庚,乙庚合化金,庚子年大運是金運,年支子,子午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所以庚子年的在泉之氣是陽明燥金.干支均屬陽,大運,在泉之氣均屬金,所以庚子年便是同天符之年.
六十甲子中逢同天符者有下列年份:
甲辰、甲戌,歲土太宮,太陰濕土在泉,土濕同化;
庚子、庚午,歲金太商,陽明燥金在泉,金燥同化;
壬申、壬寅,歲木太角,厥陰風木在泉,風木同化
上述六年故均為同天符。其中,甲辰、甲戌兩年既屬同天符,又為歲會。
4、同歲會
凡是年干與年支在陰陽屬性上都屬于陰,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同歲會..
以辛丑年為例:辛丑年,年干屬陰,地支也屬陰,丙辛化水,所以大運是水運,地支丑,丑未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在泉之氣屬水,所以辛丑年便是同歲會之年.
在六十年中,“同歲會”共有六年為:
癸巳、癸亥、癸卯、癸酉為陰干火運不及之年,而客氣在泉之氣分別是少陰君火和少陽相火,屬不及之火與在泉之君火、相火相合而同化.
辛丑、辛未為陰干水運不及之年,其客氣在泉之氣是太陽寒水,屬不及的水運與在泉的寒水相合而同化.
5、太乙天符
既逢天符,又為歲會之年,便是太乙天符. 六十年中,戊午、己酉、己丑、己未四年屬于太乙天符.這里就不再舉例了.
運氣同化之年,往往氣象單一,表現(xiàn)為一氣獨勝,容易給生物和人體造成較大的危害?!端貑枺⒅即笳摗贰疤旆麨閳?zhí)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執(zhí)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币话闱闆r下,歲運、司天、在泉在一年中各行其令,一旦三者相合而同化,就可產生單一劇烈的氣候變化,所謂“執(zhí)法”“行令”、“貴人”便是對其力量和作用的形容。
三、平氣及其推算
五運之氣平和,無太大的變化,既非太過,又非不及,就叫平氣.遇到這樣的年份就叫平氣之年.
平氣的推算方法,總的來說是在五行生克的基礎上進行的,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
1、根據(jù)運氣之間的關系來推算:
是否平氣之年,一般都是按照大運的太過不及與同年司天之氣及干支的五行屬性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都屬于平氣之年:
(1)運太過而被抑
運太過而被抑就是凡屬大運太過之年,如果同年的司天之氣在五行上與它是一種相克關系時,這一年的大運便可以因受司天之氣的克制而不致太過,從而構成平氣.
以戊戌年為例:戊戌年,大運為火運太過,太陽寒水司天,司天之氣水克制太過之火,便不會太過,戊戌年便是平氣之年.
六十甲子中運太過被抑而得平氣之年者有六年,分別是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申.
(2)運不及而得助
運不及而得助就是,凡屬大運不及之年,如果同年的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與之比和(相同),或與它的年支五行屬性比和(相同),這一年也是平氣之年.
例如:乙酉年是金運不及,陽明燥金司天,大運不及受司天之氣的幫助而不會不及,乙酉年便是平氣之年.又如辛亥年,大運水運不及,和地支五行屬性比和,辛亥年也是平氣之年.
六十甲子中逢運不及而得助成平氣之年的有九年,分別是,丁卯,乙酉,丁亥,己丑,癸巳,辛亥,乙卯,丁巳,己未.
2、根據(jù)每年交運時年干和日干的關系來推算
前面已經說過,交運的時間是每年年前的大寒節(jié),交運的第一天,如果年干與日干相合或年干和時干相合,也稱為平氣之年.如:如丁丑年(1997)木運不及,但交運時日(大寒日1997年1月20日)壬戌,丁、壬同運,故亦為平氣.
總的來說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平氣都是在運氣同化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也就是說只有通過運氣同化我們才能進一步全面地來分析每年的復雜變化.因此我們在運用運氣學說是必須把運和氣結合起來分析.
當然了這里只是介紹的五運六氣的推算,在實際應用上不單是這么死板的推算,要根據(jù)五行的生克制化全面的推演,我個人的感覺就是猶如斷梅花心易卦,如能全面掌握,靈活運用,自當妙不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