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子夜星·詩詞格律〔十六〕

 hszlw 2012-01-30

一萼紅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
    △  · ·  ·   △ 
·    · ·  · ·  △  ··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 ·  ···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 · ·   · ·  ·  △ ·    · ·  ···  △ ·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特別提示:
  上闋第二句首字領格。第四、第五句為兩個四言對仗句。第七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八句為“上三下五”句式。第九、第十句又為兩個四言對仗句。
  下闋第二句首字領格。第四、第五句為兩個四言對仗句。第七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八句為“上三下五”句式。
  歷代《一萼紅》詞作幾乎均沿用此格上述要點仿填。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一萼紅〔宋〕姜 夔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示宜簪。 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云意還又沈沈。 翠藤
共、閑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臺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朱戶粘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記
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柳、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一萼紅〔明〕沈 謙

春情

  漫窺簾,愛桃花萬樹,新雨拆紅緘。 近水無言,隨風有恨,欹斜直恁嬌憨。 棲不
穩(wěn)、畫梁雙燕,為營巢、終日語呢喃。似喜仍憂,乍暄還冷,情緒懨懨。

  盡道西郊堪賞,便倡條冶葉,誰再沾黏。淚豈因花,病非中酒,羞稱宋玉江淹。生
受盡、孤眠況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蠶。忽見隔墻山影,想殺眉尖。
 


一萼紅〔宋〕李彭老

寄弁陽翁

  過薔薇,正風暄云淡,春去未多時。 古岸停橈,單衣試酒,滿眼芳草斜暉。 故人
老、經(jīng)年賦別,燈暈里、相對夜何其。泛剡清愁,買花芳事,一卷新詩。

  流水孤帆漸遠,想家山猿鶴,喜見重歸。北阜尋幽,青津問釣,多情楊柳依依。最
難忘、吟邊舊雨,數(shù)菖蒲、花老是來期。幾夕相思夢蝶,飛繞蘋溪。
 


一萼紅〔宋〕周 密

登蓬萊閣有感

  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鑒曲寒沙,茂林煙草,俯仰千古悠悠。 歲華
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松斜,厓陰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
憐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為喚狂吟老監(jiān),共賦銷憂。

  原詞注:閣在紹興,西浦、東州皆其地。
 


一萼紅〔宋〕張 炎

束季博園池,在平江文廟前

  艤孤篷,正叢篁護碧,流水曲池通。 傴僂穿巖,紆盤尋徑,忽見倒影凌空。 擁一
片、花陰無地,細看來、猶帶古春風。勝事園林,舊家陶謝,詩酒相逢。

  眼底煙霞無數(shù),料神仙即我,何處崆峒。清氣分來,生香不斷,洞戶自有云封。認
奇字、摩挲峭石,聚萬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虛闌喚鶴,月白千峰。
 


一萼紅〔宋〕張 炎

  倚闌干,問綠華何事,偷餌九還丹。 浣錦溪邊,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
樹、晴光泛曉,護么鳳、無處認冰顏。露洗春腴,風搖醉魄,聽笛江南。

  樹掛珊瑚冷月,嘆玉奴妝褪,仙掾詩慳。謾覓花云,不同梨夢,推篷恍記孤山。步
夜雪、前村問酒,幾消凝、把做杏花看。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間。

 
 
 


·




·
 

  詞牌《一萼紅》雙調(diào),一百零八字。上闋十一句五平韻,下闋十句四平韻。
  相關資料:此調(diào)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見姜夔詞,仄韻者見《樂府雅詞》。因詞有“未教一萼,紅開鮮蕊”句,取以為名。

 

 
 
 
 

 


楊柳枝〔折楊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

  特別提示:
  本格雙調(diào)四十字,除下闋首句外,上下闋其余格式同。
  本調(diào)另一格式,其實為一首仄起七言絕句,如溫庭筠例詞。另有四十四字格,略。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楊柳枝 〔唐〕顧 夐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鴛幃羅幌麝煙銷,燭光搖。

正憶玉郎游蕩去,無尋處。更聞簾外雨瀟瀟,滴芭蕉。

 
楊柳枝 〔宋〕晁補之

素色清薰出俗華。臘前花。軒前愛日掃云遮。幾枝斜。

月淡紗窗香暗透,白于紗。幽人獨酌對芳葩。興無涯。


楊柳枝 〔宋〕王 質(zhì)

慣得嬌云趕不開,去還來。淡光無可照樓臺,且停杯。

薄雨疏疏時幾點,灑浮埃。賣花未上擔兒抬,聽他催。



楊柳枝 〔宋〕溫庭筠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闌干半入樓。

 
 
 


·




·
 

  本詞牌《楊柳枝》雙調(diào)四十字,除下闋首句不用韻外,上下闋其余格式同。上闋四句四仄韻,下闋四句三仄韻。
  相關資料:唐教坊曲名。按白居易詩注:“楊柳枝,洛下新聲?!逼湓娫啤奥犎⌒路瓧盍Α笔且?。薛能詩序:“令部妓作楊柳枝健舞,復度新聲?!逼湓娫啤霸囂4德曌鞒暋笔且病Iw樂府橫吹曲有《折楊柳》名,此則借舊曲名,另創(chuàng)新聲,后遂入教坊耳。溫庭筠例詞格式本唐人七言絕句,與顧敻詞四十字體、朱敦儒詞四十四字體添聲者不同。

 

 
 
 
 

 


昭君怨〔宴西園〕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   △

  特別提示:
  填《昭君怨》調(diào)者,多選用本格。
  本調(diào)上下闋格式同。前二句,用兩仄韻;后二句,另換別韻,用兩平韻。上下闋不同韻。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昭君怨〔宋〕萬俟詠


重 九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欄干。

莫把欄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昭君怨〔清〕黃仲則

門外月明如晝,窗內(nèi)一燈如豆。何物影空梁,水云光。

忽聽遠鐘微度,又被曉風約住。此際惱閑情,是浮名。

 
 
 


·




·
 

  本詞牌《昭君怨》雙調(diào),四十字。上下闋各四句,各兩仄韻、兩平韻。每闋前后兩組句不同韻,上下闋不同韻。
  相關資料:朱敦儒詠洛妃,名《洛妃怨》。侯寊詞名《宴西園》。

 

 
 
 
 

 


醉花蔭〔醉花陰〕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特別提示:
  此為《醉花蔭》詞牌基準格式。宋人或另有句式及平仄小異,乃古人為詞常偶作隨機應事,故今人不必逐一奉為金科玉律。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醉花陰〔宋〕李清照

重 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宋〕毛 滂

檀板一聲鶯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陰中,欲覓殘春,春在屏風曲。

勸君對客杯須覆,燈照瀛州綠。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獨引金蓮燭。

 
 
 


·




·
 

  本詞牌《醉花蔭》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闋各五句三仄韻?!蹲砘ㄊa》又寫作《醉花陰》。
  相關資料:《中原音韻》?!包S鐘宮”,《太平樂府》注“中呂宮”。

 

 
 
 
 

 


鷓鴣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特別提示:
  這詞很象兩首七絕,前闋完全是七絕形式。下闋第一句格式是由第二句拆分而來,即去掉第二句首字,將余下的六字拆分成兩個三字句。本調(diào)格式比較穩(wěn)定,且被常用。
  上闋后二句、下闋首二句,常用對仗,不可不知。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鷓鴣天 〔宋〕朱敦儒

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鷓鴣天 〔宋〕蘇 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現(xiàn),照水紅蕖細細香。

鄰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鷓鴣天 〔宋〕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拌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 〔宋〕趙 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末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開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




·
 


  本詞牌《鷓鴣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此調(diào)很象兩首七絕相并而成,唯后闋換頭處稍變。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常用對仗。
  相關資料: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diào)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jié)尾處。
  詞牌《鷓鴣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按鷓鴣為樂謂名,許渾《聽歌鷓鴣》詩:“南國多倩多艷詞,鷓鴣清怨繞梁飛?!编嵐取哆w客》詩:“舞夜聞橫笛,可堪吹鷓鴣?”又《宋史·樂志》引姜夔言:“今大樂外,有曰“夏笛鷓鴣”,沈滯郁抑,失之太濁。”故鷓鴣似為一種笙笛類之樂調(diào),詞名或與《瑞鷓鴣》同取義于此。至元馬臻詩:“春回苜蓿地,笛怨鷓鴣天”,則似已指詞調(diào)矣。
 

 

 
 
 
 

 


醉春風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 · ·     △ △ △ ·
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 · ·     △ △ △ ·
仄平平仄。
   △

  特別提示:
  本調(diào)上下闋平仄格式同。
  每闋第四句為三字疊韻。上下闋第五、第六句,后人仿填時均用對仗,可遵循。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醉春風 〔宋〕趙德仁

  陌上清明近,行人難借問。風流何處不來歸,悶、悶、悶?;匮惴迩?,戲魚波上,
試尋芳信。

  夜久蘭膏燼,春睡何曾穩(wěn)。枕邊珠淚幾時干,恨、恨、恨。惟有窗前,過來明月,
照人方寸。
 


怨春風〔宋〕趙 鼎

閨怨

  寶鑒菱花瑩,孤鸞慵照影。魚書蝶夢兩浮沈,恨、恨、恨。結(jié)盡丁香,瘦如楊柳,
雨疏云冷。

  宿醉厭厭病,羅巾空淚粉。欲將遠意托湘弦,悶、悶、悶。香絮悠悠,畫簾悄悄,
日長春困。
 


醉春風 〔宋〕朱敦儒

  夜飲西真洞,群仙驚戲弄。素娥傳酒袖凌風,送、送、送。吸盡金波,醉朝天闕,
斗班星拱。

  碧簡承新寵,紫微恩露重。忽然推枕草堂空,夢、夢、夢。帳冷衾寒,月斜燈暗,
畫樓鐘動。
 


醉春風 〔宋〕賀 鑄

  樓外屏山秀,憑闌新夢后。歸云何許誤心期,候、候、候。到隴梅花,渡江桃葉,
斷魂招手。

  楚制汗衫舊,啼妝曾枕袖。東陽詠罷不勝情,瘦、瘦、瘦。隋岸傷離,渭城懷遠,
一枝煙柳。
 


醉春風 〔明〕顧 潛

  紫燕歸來兩,云蹤無處訪。桃花開后海棠開,想、想、想。落日城邊,斷霞樓角,
綠波蘭槳。

  錦瑟縈塵網(wǎng),香篆消羅幌。更闌酒醒夢難成,響、響、響。芳樹敲風,空階滴雨,
倍添愁悵。

 
 
 


·




·
 


  詞牌《醉春風》又名《怨東風》,雙調(diào)六十四字。上下闋平仄格式同,各七句,各三仄韻夾三字疊韻。
  相關資料:趙鼎詞名《怨東風》?!短綐犯贰ⅰ吨性繇崱肪闳胫袇晤??!短驼糇V》注“中呂宮”,亦入正宮,又入雙調(diào)。蔣氏《十三調(diào)》注“中呂調(diào)”。
 

 

 
 
 
 

 


祝英臺近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   △  · ·    · ·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特別提示:
  上闋第二句,可用韻亦可不用。
  上闋首二句對仗,上、下闋后一句為“上三下四”結(jié)構。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祝英臺近 〔南宋〕程 垓

  墜紅輕,濃綠潤,深院又春晚。 睡起懨懨,無語小妝懶。 可堪三月風光,五更魂
夢,又都被、杜鵑催趲。

  怎消遣,人道愁與春歸,春歸愁未斷。閑倚銀屏,羞怕淚痕滿。斷腸沈水重熏,瑤
琴閑理,奈依舊、夜寒人遠。
 


祝英臺近 〔南宋〕 辛棄疾

晚 春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
管,倩誰勸、流鶯聲???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shù)。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
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祝英臺近 [南宋] 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
曉,笑聲轉(zhuǎn)、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蓱z千點吳霜,寒
消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祝英臺近 〔南宋〕史達祖

  柳枝愁,桃葉恨,前事怕重記。 紅藥開時,新夢又溱洧。 此情老去須休,春風多
事。便老去、越難回避。

  阻幽會,應念偷翦酴醿,柔條暗縈系。節(jié)物移人,春草更憔悴??煽爸裨侯}詩,蘚
階聽雨,寸心外、安愁無地。
 


祝英臺近 〔南宋〕韓 淲

  館娃宮,采香徑,范蠡五湖側(cè)。 子夜吳歌,聲緩不須拍。 崇桃積李花間,芳洲綠
遍,更冉冉、柳絲無力。

  試思憶,老去一片身心,辜負好克色。古往今來,時序惱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
何知得。卻又在、他鄉(xiāng)寒食。

 
 
 


·




·
 


  本詞牌《祝英臺近》,也可不帶近字,又名《月底修簫譜》。雙調(diào)七十七字,上闋八句三仄韻,下闋八句四仄韻。首二句為三字對偶。
  相關資料:元高拭詞注“越調(diào)”。辛棄疾詞有“寶釵分,桃葉渡”句,故又得名《寶釵分》。張輯詞有“趁月底重修簫譜”句,故又得名《月底修簫譜》。韓淲詞有“燕鶯語,溪岸點點飛綿”句,又得名《燕鶯語》,又有“卻又在他鄉(xiāng)寒食”句,于得名《寒食詞》。
 

 

 
 
 
 

 


晝夜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   ·△ ·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   ·△ ·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

  特別提示:
  本調(diào)創(chuàng)自柳永,當以柳永例詞為基準格式。上下闋平仄格式同。
  上下闋第三、四句對仗。上闋第二句第六句、下闋第二句第六句均為“上三下四”豆分句。上下闋尾句首字領格或“上一下四”句式。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晝夜樂 〔宋〕柳 永

憶 別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別離情緒。況值闌珊春色
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拼,悔不當初留住。其奈風流端正
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 〔宋〕柳 永

  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并。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愛把歌喉當筵
逞,遏天邊,亂云愁凝。言語似嬌熒,一聲聲堪聽。

  客房飲散簾帷靜,擁香衾、歡心稱。金爐麝裊青煙,鳳帳燭搖紅影。無限狂心乘酒
興,這歡娛、漸入嘉景。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
 


晝夜樂 〔宋〕黃庭堅

  夜深記得臨歧語,說花時、歸來去。教人每日思量,到處與誰分付。其奈冤家無定
據(jù),約云朝、又還雨暮。將淚入鴛衾,總不成行步。

  元來也解知思慮,一封書、深相許。情知玉帳堪歡,為向金門進取。直待腰金拖紫
后,有夫人、縣君相與。爭奈會分疏,沒嫌伊門路。


 


·




·
 

  本詞牌《晝夜樂》雙調(diào)九十八字,上下闋相同。前段八句六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此調(diào)創(chuàng)自柳永,有前段第五句俱押韻者,有前段第五句押韻、后段第五句不押韻者,此詞后段第五句不押韻,黃庭堅詞,正與此同。此詞前后段兩結(jié)句,俱上一下四句法,與第七句只作五言者不同。

 

 
 
 
 

 


燭影搖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      ·   △ · ·     ·   △ ·    △ ·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  △ · ·  ·    · ·△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      ·   △ · ·     ·   △ ·    △ ·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 · ·  ·    ·  △

  特別提示:
  本調(diào)九十六字,上下闋平仄格式同,以周邦彥例詞為定格,源自毛滂四十八字格及王詵五十字格。
  下附四十八字格及五十字格,供熱衷于格律考究者參考。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燭影搖紅 〔宋〕周邦彥

惜 春

  香臉輕勻,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轉(zhuǎn)。早是縈心可慣,更那
堪、頻頻顧盼。幾回得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解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無奈云收雨散,憑欄
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燭影搖紅 〔宋〕吳文英

  飛盡西園,晚秋卻勝春天氣。霜花開盡錦屏空,紅葉新裝綴。時放清杯泛水,暗凄
涼、東風舊事。夜吟不絕,松影闌干,月籠寒翠。

  莫唱陽關,但憑彩袖歌千歲。秋星入夢隔明朝,十載吳宮會。一棹回潮度葦,正西
窗、燈花報喜。柳蠻櫻素,試酒爭憐,不教不醉。
 


燭影搖紅 〔宋〕吳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淺。障泥南陌潤輕酥,燈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漸暖,彩旗
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襪塵生,行裙紅濺。

  銀燭籠紗,翠屏不照殘梅怨。洗妝清靨濕春風,宜帶啼痕看。楚夢留情未散,素娥
愁、天深信遠。曉窗移枕,酒困香殘,春陰簾卷。
 


燭影搖紅 〔宋〕劉克莊

  拙者平生,不曾乞得天孫巧。那回忝扈屬車來,豈是齊卿小。此膝不曾屈了,更休
文、腰難運掉。前賢樣子,表圣宜休,申公告老。

  涼簟安眠,絕勝儤直鈴聲攪。集中大半是詩詞,幸沒潮州表。月夕花朝詠嘯,嘆人
間、愁多樂少。蓬萊有路,辦個船兒,逆風也到。
 


燭影搖紅 〔宋〕劉辰翁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銀幡舞。東風點點亂茶煙,留到明朝否。掩袖凝寒不語,漫粘
酥、枝枝縷縷。斷腸何似,飛絮多時,落梅深處。

  仙掌擎來,翠眉斂半看成露。驚沙馬上面簾輕,誰貴氈廬主。多少高陽伴侶,到如
今、沉冥幾許。乘槎相問,萬里銀河,欲歸無路。

 
 
 


·




·
 


  本詞牌《燭影搖紅》雙調(diào)九十六字,上下闋同,各九句五仄韻。
  相關資料:周邦彥例詞上闋即毛詞體,下闋即用王詞,但第二、三句,王詞九字,此則刪去二詞,作七字句,仍是王詞體也。此詞平仄,查宋詞悉與小令同,惟前下闋第八句,或作仄仄平平,或作平仄平平,則與小令異。此詞另有四十八字格、五十字格,見如下。
  此調(diào)本名“憶故人”。《能改齋漫錄》:都尉《憶故人詞》云:“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無奈云沈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被兆谙财湓~,猶以不豐容宛轉(zhuǎn)為憾,遂今大晟府別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本曲腔調(diào),始創(chuàng)于徽宗時,牌名則改自邦彥?!堵洝匪?,即今詞后闋,而“燭影搖紅”以下,辭多改易。蓋當時之“憶故人”調(diào),只四十八字,即此詞半闋,分作前后闋。南宋以后,易名“燭影搖紅”始加雙疊,成九十六字耳。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豐容宛轉(zhuǎn)為恨,乃令大晟樂府別撰腔,周邦彥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按王詵詞本小令,原名《憶故人》。或名《歸去曲》,以毛滂詞有“送君歸去添凄斷”句也。若周邦彥詞則合毛、王二體為一闋。元趙雍詞更名《玉珥墜金環(huán)》,元好問詞更名《秋色橫空》。
 

 
 
 
 

 


附:《燭影搖紅》四十八字格、五十字格

燭影搖紅
 

 

四十八字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
 

○ 例詞參考 ○

燭影搖紅 〔宋〕毛 滂

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凄斷,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門掩綠苔應遍,為黃花、頻開醉眼。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注】此一《燭影搖紅》格式,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后段五句三仄韻。周詞前段,即此詞體也,故可平可仄,即可參之,余校毛詞別首及賀鑄詞。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豐容宛轉(zhuǎn)為恨,乃令大晟樂府別撰腔,周邦彥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卑赐踉栐~本小令,原名《憶故人》?;蛎稓w去曲》,以毛滂詞有“送君歸去添凄斷”句也。若周邦彥詞則合毛、王二體為一闋。元趙雍詞更名《玉珥墜金環(huán)》,元好問詞更名《秋色橫空》。
 

五十字格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        △               △
 

○ 例詞參考 ○

燭影搖紅 〔宋〕王 詵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云沈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注】此一《燭影搖紅》格式,雙調(diào),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后段五句三仄韻。周詞后段即此詞也。但此詞前段第二、三句,共九字,疑向字、乍字,或歌者所添襯字耳。

 

 
 
 
 

 


醉蓬萊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 ·  ·  △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特別提示:
  上闋第一句首字領格,引領后面三個四言句。第五句首字領格。第六、第七句對仗,第八句首字領格。第九、第十句多用對仗。
  下闋第二句可以用韻,亦可不用。第六句首字領格。第七句、第八句常用對仗。

  格式變化提示:
  蘇軾例詞下闋在第一、第二、第三句隨機變化,重組成“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兩句,其余均同。通觀蘇軾詞,多有類似句型變化。
  韓淲例詞下闋第七、第八、第九句做了隨機發(fā)揮,此三句被重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兩句。其余均同。
  熊以寧例詞下闋首句格式變化成“平平仄仄”。其余均同。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醉蓬萊〔宋〕柳 永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 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 嫩菊黃深,拒霜紅
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
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醉蓬萊〔宋〕陳 瓘


  問東州何處,境勝人幽,兩俱難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轟空,彩云翻
袖,樂奏壺天長日。笑我飄然,蓬窗竹戶,只延山色。

  擬棹觥舡,徑?jīng)_花浪,直造琱筵,共醺仙液。仍乞蟠桃,向廬山親植。未舉江帆,
早逢淮雁,問故人蹤跡。遠老池邊,陶翁琴里,此情何極。

 


醉蓬萊〔宋〕吳文英

  望碧天書斷,寶枕香留,淚痕盈袖。 誰識秋娘,比行云纖瘦。 象尺熏爐,翠針金
縷,記倚床同繡。月亸瓊梳,冰銷粉汗,南花熏透。

  盡是當時,少年清夢;臂約痕深,帕綃紅皺。憑鵲傳音,恨語多輕漏。潤玉留情,
沈郎無奈,向柳陰期候。數(shù)曲催闌,雙鋪深掩,風環(huán)鳴獸。
 


醉蓬萊〔宋〕黃庭堅

  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 畫戟移春,靚妝迎
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里煙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
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醉蓬萊〔宋〕韓 淲

  問西湖好處,樓上薰風,有誰稱壽。 十里荷香,對槐陰清晝。 細浪揉藍,遠山凝
黛,更管弦初奏。醉舞嗟嗟,歡聲沸沸,生申時候。

  膝下婆娑,老萊兒戲;帝所輝光,使衣呈繡。眷倚方隆,賜金章華綬。自此飛騰,
鳳閣鸞臺,好滿斟醇酎。道骨仙風,朱顏青鬢,年年依舊。
 



醉蓬萊〔宋〕韓 淲

  慶文章太守,燕寢凝香,誕彌佳節(jié)。 庾嶺歸來,又經(jīng)年梅發(fā)。 棋酒心情,笙歌滋
味,便合朝天闕。玉作山前,冰為水際,幾多風月。

  綠鬢朱顏,浩然相對;自是中原,舊家人物。鵷鷺班回,尚記陪清切。好把胸蟠萬
卷,談笑了、濟時勛業(yè)。錦幄初溫,寶杯深勸,舞回香雪。

  
注:韓淲例詞下闋第七、第八、第九句做了隨機發(fā)揮,此三句被重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兩句。
 



醉蓬萊〔宋〕蘇 軾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 華發(fā)蕭蕭,對荒園搔首。 賴有多情,好飲無
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為
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注:蘇軾例詞下闋在第一、第二、第三句隨機變化,重組成“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兩句。通觀蘇軾詞,多有類似句型變化。

 



醉蓬萊〔宋〕熊以寧

壽察判

  某伏以清商肇序,階蓂方五莢之飛;元精生賢,寶歷應千齡之運。于赫自天之佑,
丕昭維岳之祥。弧矢垂門,冠裳爭耀。既托帡幪之芘,敢忘頌詠之私。敬制拙詞,仰祝
臺算。以醉蓬萊寄調(diào),繕寫拜呈,伏惟臺慈,特賜采覽。

  漸荷收綠蓋,桂葉金英,嫩涼天氣。
香案仙官,向人間游戲。 道貌孤高,靈扃恬
淡,有壽星標致。夢得文章,水心談論,家聲相繼。

  芙蓉上幕,龍藩勝地;剡薦交飛,宸衷簡記。行趣朝班,便鸞坡螭陛。贊畫堂中,
垂弧節(jié)屆,且舉觴一醉。試問莊椿,春秋多少,八千馀歲。

  
注:熊以寧例詞下闋首句格式變化成“平平仄仄”。

 
 
 


·




·
 


  詞牌《醉蓬萊》又名《冰玉風月》,雙調(diào)九十七字,上闋十一句四仄韻,下闋十二句四仄韻。
  相關資料:《樂章集》注“林鐘商”。趙磻老詞有“璧月流光,雪消寒峭”句,名《雪月交光》。韓淲詞有“玉作山前,冰為水際,幾多風月”句,名《冰玉風月》。
 

 

 
 
 
 

 


子夜歌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 ·      △        ·    △

  特別提示:
  本調(diào)格式與《菩薩蠻》詞牌別名《子夜歌》不同。平仄格式以宋代彭元遜為定格。
  上闋首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三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三句與第四句或重組作“○○○○○、○○○○,○○○○”句式。第五、第六句為兩個四言對句。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
  下闋首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三、第四句為兩個四言對句。第六句首字領格。第八、第九句,后人多用對句。第十一句為“上三下四”句式,“上三”首字領格。


  【注】“·”表示在兼顧音律和諧前提下可平可仄。

 


○ 例詞參考 ○

 



子夜歌〔宋〕彭元遜

和尚友

視春衫、篋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恨桃李、如風過盡,夢里故人如霧。臨穎美人,秦
川公子,晚共何人語。對人家、花柳池臺,回首故園咫尺,未成歸去。

昨宵聽、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處。漂泊情多,哀遲感易,無限堪憐許。似尊前眼底,
紅顏消幾寒暑。年少風流,未諳春事,追與東風賦。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聽雨。
 


子夜歌〔明〕馮鼎位

上西樓、曲屏暮靄,記得燭花紅處。自心字香消、彩云飛散,萍蹤難聚。春水畫橋,煙
溪芳草,夜夜相思路。悵重來、情事依然,惟有半簾淡月,照人離緒。

酒闌后、無聊短夢,尚逐紫簫聲去。楊柳梢頭,寒梅影里,曾看弓彎舞。想章臺信杳,
凄涼京兆眉嫵。啼帊遺紅,唾裙留碧、憔悴鶯花主。倩誰傳桃葉桃根,斷腸新句。
 


子夜歌 〔清〕葉衍蘭

逆歡塵、錦屏絳蠟,花月艷情如許。有多少、琴心箏怨、付與紅牙金縷。徑窄埋鴛,樓
空鎖燕,驀換凄涼處。剩長廊、鸚鵡迎人,似說華幍影事,夢尋無據(jù)。

雕闌畔、逡巡繞遍,冷落一山秋雨。禿柳當門,橫藤礙路,莫系游驄住。悵樊川薄倖,
天涯空嘆羈旅。翠袖籠箋,青衫涴淚,漫憶銷魂句。只十年幽恨難忘,酒邊凄語。

 
 
 


·




·
 


  詞牌《子夜歌》與《菩薩蠻》別名不同。雙調(diào)一百一十七字,上闋十句,四仄韻;后段十二句,五仄韻。
  相關資料:調(diào)見鳳林書院《元詞》。與《菩薩蠻》令詞別名《子夜歌》者不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