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目前,技術先進的
手自一體式變速器越來越多的裝備到國產車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標致307的Tiptronic、
奧迪的Multitronic、福特蒙迪歐的Durashift5等。
顧名思義,“手自一體”就是將汽車的手動換擋和自動換擋結合在一起的變速方式。手動擋因為自己可以自由調節(jié)擋位及轉速,駕駛起來有種暢快的感覺,運動感十足,富有駕駛樂趣。
發(fā)展
如今,隨著技術日趨成熟和成本降低等因素,這種以前堪稱奢侈的裝備離我們普通消費者越來越近。這種手動/自動變速系統(tǒng)首先由
德國專業(yè)高性能跑車生產廠家保時捷在其911車型上推出,稱之為Tiptronic。作為保時捷的扛鼎之作,自問世7年以來,以其高穩(wěn)定性及領先的科技,在世界范圍內廣受各方贊譽。它的出現使得高性能跑車不必受限于傳統(tǒng)的自動擋的束縛。讓駕駛者也能享受手動換擋的樂趣。
東風307采用這套系統(tǒng)后,完全繼承了原系統(tǒng)反應敏捷、換擋柔順的特點。城市道路行駛狀態(tài)下,把擋位放入D擋,使其處于自動擋的模式下。有效減少駕駛疲勞。而在郊區(qū)路段就可以使用手動模式,換擋桿推向“+”符號時完成加擋操作,推向“-”符號時則完成減擋操作。
東風標致307將手動擋的駕駛樂趣和自動擋的方便舒適完美融和在一起。讓消費者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苦惱得到真正的解決。
手自一體變速器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方便和樂趣,但有一點不得不提。先進技術的應用往往意味著較高的維護成本及苛刻的使用要求。所以消費者在選購一款帶有手自一體變速器的車型時,技術是否先進、系統(tǒng)是否穩(wěn)定成熟顯得格外重要。否則,消費者不僅不能享受到手自一體給你帶來獨特的享受,還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三種手自一體變速器
三種手自一體自動變速器各自的特點: 第一種是在自動變速器的基礎上面加裝了電子和液壓控制裝置,即便在手動模式時自動
變速系統(tǒng)仍然隨時處于控制狀態(tài),如果你忘了加檔它會幫你做,如果你在車速很快時掛入低檔它會不執(zhí)行;起步時它會自動地將檔位掛入1或2檔;當車輛打滑它會自動轉到“惡劣性天氣模式”防止車輪打滑。譬如保時捷、奧迪所選裝的Tiptronic系統(tǒng)、寶馬Steptronic系統(tǒng)及
阿爾法羅米歐選用的Q系統(tǒng)都屬于這一類,他們之間不同的只是操作方式。如保時捷、奧迪可以利用方向盤上的按鍵加減檔,也可用檔桿手動加減檔;寶馬Steptronic和阿爾法羅米歐的Q系統(tǒng)則只能用換檔桿加減檔。這類變速器造價很高,但手動模式的換檔響應不算快。
第二種式由普通“H”型換檔方式的手動變速器和自動離合器相結合的變速系統(tǒng)。它的目的只是使離合器自動化,而不改動普通手動變速器傳統(tǒng)的換檔機構。譬如雷諾的Easy System、薩博的Sensonic、菲亞特的Seicento城市自動系統(tǒng)以及奔馳A級車都采用了這種技術。這種變速系統(tǒng)結構簡單,就是離合器踏板被一個電動機所取代,它會根據微處理器的命令來將液壓系統(tǒng)加壓,使離合器分離和接合。傳感器會感應當時的檔位、車輛的速度、油門位置以及駕駛人是否要換檔等等。啟動的時候駕駛人只需要掛上檔等油門就行了,其換檔按普通的做法進行,在換檔時抬起油門,系統(tǒng)會自動地將離合器分離開。系統(tǒng)一直監(jiān)按期著車輛的速度及發(fā)動機的轉速,計算機可以阻止不合時宜的加檔或減檔,有些時候,如果有需要,還會提醒駕駛人選擇較低的檔位。在國產車型之中,奧拓的“自動離合器”也采用了這種技術,對于不喜歡踩離合的朋友而言是個福音。
第三種則是以手動變速箱為基礎,把自動離合器和電子—液壓順序換檔結合到一起,寶馬的SMG及雷諾的BVR都屬于此類,法拉利的F355 F1、阿爾法羅米歐的156“雙火花”也有此系統(tǒng),它們的原理和賽車上所用的一樣。所不同的是變速器和離合器總成在設計上不是順序的,它們是傳統(tǒng)的手動變速器與電子選檔機構的結合。
手自一體變速器使用方法
教你手自一體各檔位使用方法
P:駐車檔。請注意,駐車,不是“停車”。長時間車輛停放時使用,并請配合手剎使用。
R:倒車檔,往后開的。
N:空檔。請勿用N檔滑行,短距離拖車可以用N檔,較長時間紅燈(兩三分鐘以上的),可以N檔等待。當然,也可以P檔等待。
D:前進檔,隨便開開的。
S:運動檔。升檔時機延后,一般至少2500以上換檔,(我的是在3500左右才升檔),并且不再使用第6檔,也就是說S檔只有5檔。
D(+、-):手動檔。可手動切換檔位,上推一下升一擋,下拉一下降一擋???檔實現起步。高檔時松油門不踩剎車不會降擋,給了油,如果速度太低,則自動降到合適檔位。行駛中不會主動升檔,可踩至紅線轉速。
各檔之間切換:
P到R、R到P都要按排擋鎖,要剎車。
R到N不用按排擋鎖,不用剎車。
N到R要按排擋鎖,要剎車。
N到D不用按排擋鎖,要剎車。
D到S要按排擋鎖,不用松油不用剎車。
S到D直接推就行,不用松油不用剎車。
D到D(+、-)不用松油不用剎車,好像要按排擋鎖。推過去之后直接就是D檔對應的檔位。
D(+、-)到D不用松油不用剎車,直接撥。撥回來之后會按照轉速、扭矩等,變成D檔合適的檔位。也就是說,D(+、-)的3檔5000轉,可能切到D就是5檔2000轉了。
D(+、-)加減檔不用按排擋鎖,不用松油不用剎車。但我沒踩到過紅線,不知會不會自動斷油。
只有P和N可以打火,但任何檔位都可以熄火。強調:非P檔,鑰匙拔不下來。
“手自一體”的運用
資料一
手自一體的D檔位,中規(guī)中矩的,換檔順暢,無話可說。
s檔使用:
起步時用s檔不合適!對速度提升是適得其反,原因在于6檔前進的車,12檔齒在12檔停留時間過長速度是上不去的,而在車身沒有大負重的情況下,反而浪費了速度提升。但是一旦到了3檔以后,s檔的威力就瞬間體現出來了,因為轉速上升飛快,帶來的首先就是速度飛快提升,而且轉速達到高扭矩區(qū)間后,后勁綿長,駕駛樂趣凸顯!
要提醒一點,高速不要用s檔,因為永遠到不了6檔,一旦s檔過了90公里了,發(fā)動機由于轉速太高,聲音不怎么動聽,同時也廢油。
夏天開空調行駛,請你用s檔。高轉速產生的高動力,是能更好的提供空調運行的,而且也讓愛車動力損失減少的最小,而且省油(保守點說,總之是不增加油耗,普通D檔開空調后提速不快,加深油門反而更加耗油?。?
“手”檔使用:
1、手動檔在進入地下車庫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就用1檔牽引速度,根本不需剎車。
2、在你有需要開快車的時候,請你一定要用手動檔。為什么?不是為了讓大家在正常前進時更快提速,而是在你需要緊急剎車的時候,同時使用減檔(發(fā)動機牽制力介入工作,同時還能增加控制力?。芤宰羁斓淖屲嚶聛?,而后也能最快的讓車繼續(xù)提速繼續(xù)飛奔。
3、過彎道的時候,只要學會了用手動檔,剎車基本可以不用了,過彎道前減檔讓發(fā)動機牽引力拉住車速,過中就只要加點油門(不是剎車是油門,切記切記,油門就是牽引力就是控制力,道理同abs一樣)出彎道后,由于轉速維持著,可以迅速拉高速度。如果用s檔或者D檔去過彎道,除非剎車否則無法減速。高速行駛過彎道,無論入彎前還是彎道中,使用剎車永遠是很危險的,即便是帶esp的車?。ê芏嗪密嚦鍪拢际窃诟咚購澋烙昧藙x車后失控側滑出去的),所以這樣的操控行為是有必要學習的。
4、需要瞬間迸發(fā)高扭矩,爆發(fā)性的超車。雖然s檔很牛,轉速提升已經很快了,雖然無論在D檔還是s檔都有油門到底的kickdown控制開關,但是你的腳的緊張壓力有多大?你的身體隨著一腳到底后緊張程度就提升了!不是嗎?最重要的是kickdown的時間是多久?如果你運氣不好,間隔2秒是正常的!那就用手動檔的控制,很簡單,從D檔向右推出,飛快的連續(xù)3次向下減檔(一般2下夠了,第三下是減不下去的。整個過程絕對用不到你0.5秒時間),油門也不用往深了踩,輕松加愉快就超越了!很省油,腦子還夠用,身體不緊張!
5、滑行。很多情況下,路況不錯,前方400米遇到紅燈了,如果你用s檔松開油門,對不起你滑不到那么遠,需要老老實實的開到100米左右踩剎車把;而用D檔的話,也要開到大約距離150D米左右踩剎車。這是為什么?因為松開油門后,自動降擋很積極,發(fā)動機牽引力出來了(牽引系統(tǒng)在這里的作用是令人討厭的),車在低速時就沒力氣向前滑行了,這時候如果切換到手動檔,你就可以別去管他了,或者干脆向前推(+)一檔,而使用手動檔降擋是最慢的,可以這樣說,不到車速差不多消失了,不會切到1檔的,況且就是原地停著的時候,手動檔也能直接使用2檔起步。
所以遇到需要滑行的時候,用s檔最傻,D檔還尚可,用“手”最能體現我們的優(yōu)勢!
(那個誰,說用N檔不行嗎,能滑好遠好遠。。。。。這堅決不行,首先是沒動力不安全了,然后就是變速箱n檔不在循環(huán)潤滑油了,會把變速箱弄的縮短壽命的)
6、可以2檔起步(同普通自動檔的2),陷入泥地時候用。這個不說了,99%的人都知道,也都會去用。順便說下,在雪地冰面等行駛,一定要用手動檔,而且不要超過4檔,這個道理和普通自動檔車是一樣的(普通自動檔有123,其中3就是不超過3檔的雪地模式)。
1)限速,有些路段限速50、60,這時如果用“D”檔的話很容易在4檔和5檔之間來回變檔。這時應該使用手動模式,鎖定4檔或者5檔,發(fā)動機的轉速在1500~1700轉之間,動力正合適,而且不容易超速,因為如果提速了發(fā)動機的聲音能聽出來。
2)堵車狀態(tài)下跟車,如果用2檔嫌低有點跟不上,上了3檔跟的又太快需要不時的輕踩剎車,剎車時檔位又回到了2檔。這時候可以用s檔模式,s檔可以延緩換檔時機,不必擔心車會在2、3檔之間來回晃蕩。
3)下比較陡的坡,不少人用“D”檔從坡頂跑到坡底,途中車越溜越快,需要不停踩剎車減緩車速,而且這樣很容易發(fā)生追尾事故。這時需要使用手動模式,從“D”檔切換到手動模式時,檔位保持不變,根據坡度情況,檔位輕往后推降檔,利用發(fā)動機的牽制力保證車速正常,既不用踩剎車,也不至于車速過快。
4)爬比較陡的坡,如果用“D”檔爬坡,轉速已經很高了,檔位還在2、3檔,明顯感覺動力不足,同時會聽到發(fā)動機的咆哮聲。這時應該用手動模式,利用2檔或3檔爬坡。
2、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1)舒適,沒有來回變檔的頓挫感。(2)保護變速箱,頻繁來回換檔不僅加快變速箱的磨損而且容易產生積碳。3)燃油更經濟性??傊?,從D檔切換S檔時車速不能很高,而從S檔換到D檔則是隨時都能切換的。
換檔行駛過程中,D檔到手排可以隨時切換D檔到S檔需要按住換檔扭才能換S檔到D檔直接推上去就行,不用按換檔扭再來駕駛S檔1、2檔加速不是很明顯,所以還是用D檔起步比較好如果需要加速快,建議D檔3檔后切換S檔繼續(xù)個人感覺在時速不超過70的情況下,3檔后切換S檔行駛,變速箱切換的頻率較低,這樣對變速箱好,也不會因為速度低,檔高產生輕微的撮車感90以上在加速的時候,油門踩深點,會自動降為5檔,建議上了高速6檔后直接推手排憑經驗,如果需要加速快,直接用手動1,2,3檔,在撥回D或S檔,我現在起步90%都是用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