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青銅器?,F(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藏的西漢銅印主要有山陽尉丞印、武陵尉印、常樂蒼龍曲侯印、長水校尉丞印、修合縣宰印、文德左千人印等,是漢代各級官吏使用的銅印,均為青銅鑄造而成。
山陽尉丞印是漢武帝時期,山陽郡都尉的佐官使用的印章。銅印通高2.0厘米,背面有筒瓦形狀的印紐,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長2.3厘米,寬2.2厘米。印文為漢篆,白文,為“山陽尉丞”四字。
山陽郡的治所在今山東省巨野縣附近,管理山東省南部地區(qū)。都尉是管理地方軍事事務(wù)的官員,都尉丞也就是都尉的佐官。
武陵尉印是西漢景帝年間武陵郡都尉所使用的印章,銅印通高2.1厘米,背部有筒瓦形狀的印紐。印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3厘米。印文為漢篆,白文,為“武陵尉印”四字。
西漢武陵郡管理今湖南南部常德地區(qū)附近,都尉主管地方軍事。
常樂蒼龍曲侯印是西漢王莽執(zhí)政時期守衛(wèi)宮廷的太衛(wèi)屬官的印章,銅印通高2.2厘米,背部是龜紐。印面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2厘米。印文為漢篆,有六字,為“常樂蒼龍曲侯”。
常樂也就是漢代長安城內(nèi)的長樂宮,為王莽所改。
長水校尉丞印是西漢時期長水校尉的佐官的印章,銅印通高1.8厘米,背部有龜紐。印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3厘米。印文為漢篆,五字為“長水校尉丞”。
長水校尉是漢武帝設(shè)置的八校尉之一,主管駐扎在長水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軍隊。
修合縣宰印是西漢王莽執(zhí)政時期修合縣的縣宰使用的官印,銅印通高2.1厘米,背部有龜紐。印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3厘米。印文為漢篆,白文,為“修合縣宰印”五字。
修合縣史籍無記載,可能是王莽時期所改的地名。
文德左千人印也是西漢王莽執(zhí)政時期軍事長官千人的官印,銅印通高2.2厘米,背部有龜紐。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長2.3厘米,寬2.2厘米。印文為漢篆,白文,為“文德左千人”五字。
千人在漢代是車騎將軍的屬官。
(武陵尉印印文)
這些漢代銅印與秦代銅印大小相似,長、寬、高都在兩厘米左右。與秦印不同的是漢代印文無界格和邊欄等。另外,印章級別的高低一般以印紐為準(zhǔn),故宮藏的這幾枚印章中,龜紐的級別要高于筒瓦形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