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綜合實力評價結果。 城市綜合實力比較得分是根據(jù)各城市在某一領域?qū)嶋H水平值與全部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的差異程度,乘以一定權重匯總而來。它反映了城市綜合實力相對強弱程度。0分為平均水平。正分值表示高于平均水平的程度,負分值表示小于平均值的程度。分值越大,表明實力越強。為了保證城市之間的可比性,這次評價不包括四個直轄市。拉薩市由于上報的數(shù)據(jù)缺少太多,本次評價也沒有被包括。因此,201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綜合實力評價結果如下: 第一類:包括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31個城市。 綜合實力得分(見附表1)最高的是深圳市。按排序高低,前20名城市依次為:深圳市、廣州市、大連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長沙市、寧波市、青島市、沈陽市、西安市、濟南市、福州市、鄭州市、長春市、廈門市、哈爾濱市和昆明市。 第二類:包括不含省會城市的地級城市,共有251個城市。 綜合實力得分(見附表2)最高的是蘇州市。按排序高低,前50名城市依次為:分別是蘇州市、東莞市、佛山市、鄂爾多斯市、無錫市、克拉瑪依市、珠海市、威海市、中山市、包頭市、大慶市、常州市、煙臺市、蕪湖市、株洲市、盤錦市、九江市、唐山市、馬鞍山市、滄州市、紹興市、泉州市、秦皇島市、鞍山市、晉城市、南通市、東營市、鎮(zhèn)江市、岳陽市、揚州市、淄博市、營口市、錦州市、湘潭市、嘉興市、廊坊市、梅州市、邯鄲市、保定市、惠州市、鐵嶺市、吉林市、嘉峪關市、新鄉(xiāng)市、濱州市、泰州市、桂林市、臨沂市、齊齊哈爾市、遼陽市等。
按區(qū)域分布來看,排名靠前城市分布。地域分布特征明顯。按照區(qū)域分類,東部地區(qū)城市進入70強城市的總量和比例都居全國領先地位(見表3)。東部84個城市有38個進入70強城市,進入比例為45.2%;中部地區(qū)城市在70強城市中占據(jù)了11位,進入比例為13.6%,進入比例最小;西部地區(qū)有8個城市進入70強之列,數(shù)量最小,進入比例為10.5%,進入比例最小;東北地區(qū)城市在70強城市中占據(jù)了13位,進入比例為38.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