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有為談幽默(七)幽默的常用技巧之二

 學村 2012-01-08

有為談幽默(七)幽默的常用技巧之二  


 二、邏輯圈套,荒謬玄虛
  1.機械模仿
  機械模仿法就是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變化,把運用于某一事物的東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只是機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這種方法是因呆板而產(chǎn)生的幽默。
  柏格森在他的《論笑》一書中指出,滑稽是“鑲嵌在活東西上的機械的東西”。在瞬息萬變的生話中,突然插進一個機械死板的表現(xiàn)當然好笑。在卓別林表演的喜劇中,利用人物的機械僵化表現(xiàn)出來的笑話,俯拾即是。像《摩登時代》表現(xiàn)在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流水線上,一個工人的全部動作都被扳螺絲釘?shù)膭幼魍?,以至于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紐扣也要當螺絲釘去扳一下,結(jié)果笑話百出。
  IBM制造了一臺測試智商的新機器,叫做“更更更更更更深的藍”。然后找來了一個本科生、一個碩士生和一個博士生來檢驗。本科生把頭放了進去,機器發(fā)出了一陣悅耳的音樂,說道:“恭喜你!你的智商是150!你是個天才!”  碩士生把頭伸了進去,機器平淡地說道:“你的智商是100,你是個人才?!弊詈蟛┦可杨^也伸了進去,機器嘰里咕嚕地響了一陣后說道:“不許往機器里亂丟石頭!”博士生氣憤極了,他找到管理員要求看程序的源代碼,管理員滿足了他的要求,博士生認真的檢查并修改了程序,直到他滿意為止。這一回博士生謹慎多了,他沒有直接把頭伸進去,而是先找了一塊石頭擺了進去。機器又是一陣嘰里咕嚕后說道:“啊!原來您是位博士,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有一學生,這天先生教給他三個字“你、我、他”,并讓用它們造句。先生舉例說:“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他是你的同學?!睂W生回家后高興地把這些告訴了父親,指著父親說:“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先生?!彼种噶酥杆哪赣H說:“她,她是你的同學?!备赣H聽了很氣憤:“我怎么是你的學生呢?我,我是你的父親;你,你是我的兒子;她,她是你的媽媽?!笔芰宋膶W生,來到學校,責怪先生:“先生,您教錯了,應(yīng)該是這樣的:你,你是我的兒子;我,我是你的父親;她,她是你的媽媽?!边@位學生與他的父親都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變化應(yīng)導(dǎo)致語言表達的變化,機械刻板,乖傻可笑。
  有一個小伙子不善于說話。一天,鄰居家生了個兒子,大家都去祝賀,他也去了。父親特地叮囑他,千萬不要在席間說出不吉利的話,他高興地答應(yīng)了。席間,他一言不發(fā),只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問他為何不說話,他說:“你們看見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沒說,這個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關(guān)我什么事!”小伙子雖然席上什么也沒說,可結(jié)尾處的假設(shè)還是沒有顧及到“此時不該說的話”,叫人哭笑不得。
  孩子們的思維一般是簡單的平面型,表現(xiàn)出一貫性,也常常因此而鬧出笑話來。(不深入,不橫向)
  湯姆:“我看這位新來的數(shù)學教師不怎么樣?!北葼枺骸盀槭裁矗俊睖罚骸白蛱焖麑ξ覀冋f5+1=6?!北葼枺骸板e在哪兒呀?”湯姆:“可他今天又說4+2=6?!?br>  威利的兒子到姑姑房間里去玩,回到爸爸身邊時拿著一小袋糖,說是姑姑給的。爸爸問:“你說‘謝謝’了沒有?”“啊,忘了?!眱鹤玉R上又跑到姑姑房里去道謝,回來以后對爸爸說:“其實我不用去謝姑姑?!薄盀槭裁茨??”爸爸問。“姑姑說,‘好孩子,不用謝’?!?br>  一次,音樂家魯賓斯坦在波士頓舉辦個人演奏會,演出的票在幾天前就售空了。這天演出前,一個自命不凡的貴婦人來到了后臺,二話不說,就問魯賓斯坦要票。魯賓斯坦很瞧不起這種淺薄無禮的女人,便冷冷地說:“對不起,夫人,我現(xiàn)在只有一個座位了?!薄皼]關(guān)系,一個座位也行!”貴婦人喜出望外。接著,她又頭一揚,對魯賓斯坦說:“不過,我想要的是一個前面的座位!”“錯不了,是前面的,而且絕對前面!”魯賓斯坦一邊說,一邊用手一指,“看見了嗎?就是鋼琴旁邊的那個座位!”
  2.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幽默法就是通過言行不一、言語的前后抵觸和行為的相互矛盾,有意造成反差,構(gòu)成荒謬。
  自相矛盾法是人們運用幽默的重要手法,有著鮮明、強烈的幽默效果。因為大家都知道,說話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這是邏輯思維得以成立的起碼條件。
  自相矛盾是智力上低能的表現(xiàn),然而,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往往卻可能產(chǎn)生幽默的趣味,而幽默的趣味恰恰從邏輯上不通的地方開始。這種不通的邏輯作為一種結(jié)果引起了人們的震驚,推動我們?nèi)ハ胂袼脑?,而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味的。
  在生活中,我國自古就有許多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幽默。
  有個笑話說,一個人被妻毆打,無奈鉆入床下。
  其妻喝令:“出來!”
  其夫曰:“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算話,說不出來就不出來?!?br>  這種自相矛盾的幽默,諷刺了表面上氣壯如牛,實際膽小如鼠的行為。最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堅決性做出怕老婆的勾當。
  自相矛盾幽默就其功能來分有兩類:一是諷喻他人的,一是自我暴露的。
  有個做縣官的最怕老婆,經(jīng)常被老婆痛罵,有時還被老婆打幾下。有一次,他的臉被老婆抓破了。第二天到衙門上班時,被他的頂頭上司州官看見了。州官便問道:“你的臉怎么破了?”
  縣官不敢講實話,只好對州官說:“晚上乘涼時,葡萄架倒了,砸在頭上,臉也被葡萄藤劃破了?!?br>  州官大笑:“不要瞞我,一定是給你老婆抓破的。天底下就數(shù)這種女人可惡,這回我非要治治她,快派人去把她給我抓來!”
  誰料想,這話偏讓州官的老婆在后堂聽見了,一腦怒氣地沖了出來。州官一見老婆,沒等她開口,趕緊對那縣官說:“算了,算了,這事先緩一緩,你也暫且退下,我后院的葡萄架也快倒了!”
  自我暴露往往有故作蠢言、自我調(diào)侃的特點,純屬調(diào)笑,常用于融洽人際關(guān)系,所以人們在社交場合特別喜歡加以應(yīng)用。
  一位朋友起身要回家去,而外面正下雨,他向主人說:“下雨了,請把雨衣借我用一用,好嗎?”
  主人說:“可以的,不過你要留心點,千萬別把我的雨衣弄濕了。”
  明明下雨,把雨衣借給朋友,卻又不讓打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這種幽默是戲謔性的,之所以幽默,是因為所說的所謂條件不可能辦到。
  在社交場合就有這樣一種規(guī)律,越是生疏的人,越是彬彬有禮;而越是關(guān)系親密,越是可以開一些過頭甚至荒謬的玩笑。由于是自相矛盾的、玄虛的,因而無攻擊性,反而顯得風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法,除了自我暴露一類以外,也有帶諷刺型的。其特點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張的形式突出出來,以顯示其荒謬性,以此來批評或諷刺某種對象。
  有個法官斷案的故事,說的正是一個聰明的法官以自相矛盾法查明了事實的真相。
  有一次,兩個爭訟者來見法官。一個說另一個欠他許多黃金,另一個硬不承認,堅持說:“我是第一次見他,從來沒有同他共過事?!?br>  “你要他還的黃金,當時是在什么地方借給他的?”法官問原告。
  “在離城3里遠的一棵樹下?!?br>  “你再去一趟,把那棵樹上的葉子帶兩片回來,我要把它們當見證人審問一下,樹葉會告訴我真情的?!狈ü偬岢隽诉@樣一個荒誕的建議。
  于是,原告去摘樹葉了,那個叫喊冤枉的被告留在法庭上。法官沒有和他談話,卻在審理別的案子。這位被告作為旁觀者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法官審案。正當案子審理到高潮時,法官突然回頭向他輕輕問道:
  “他現(xiàn)在走到那棵樹下沒有?”
  “依我看,沒有,還有一段路呢!”
  “好吧,既然你說沒跟他一起去過那兒,你怎么會知道還有一段路呢?”法官嚴肅起來。
  被告頓時驚惶失措,知道說漏了嘴,不得不承認詐騙罪。
  自相矛盾帶給人們的幽默效果,立足點在語言學和邏輯學的交叉點上:言談符合邏輯規(guī)律,言語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是人們能夠順利交流思想,實現(xiàn)彼此交往的起碼條件,但其中并不存在半點幽默價值。而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卻可能產(chǎn)生幽默的趣味。因為在自相矛盾的情況下,言語失衡,邏輯錯位,于是,邏輯上的相悖,言語的傾斜,帶給我們震驚,幽默趣味便在其中孕育了。
  有一個老頭今年60多歲了,退休在家閑著沒事。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想為小孫女做個小板凳??墒鞘虑榉浅2粶惽?,老頭請來的木匠,半路出家,又不肯認真學藝,活做得很糟。
  木匠在老頭家干了一整天,忙完了去主人那里討工錢。老頭說:“你做的活太慢了?!蹦窘痴f:“你沒聽說嗎?慢工出細活?!崩先苏f:“你做的活不光慢,更重要的是質(zhì)量太差,讓我白貼了三頓飯。這樣吧,就把這只板凳給你抵工錢吧?!蹦窘巢桓?,分辯道:“別把人當傻瓜。幾塊錢我不要,誰會要你這個丑凳子?縫又大,板又斜,四只腳都不一樣,能值什么?”
  如果是老師教小學生肯定會這樣提問:木匠是聰明,還是愚蠢呢?毫無疑問,偏執(zhí)一端的回答,都是不能得滿分的。應(yīng)該這樣回答,木匠是聰明的外表包著愚蠢的內(nèi)核。當然,讀者朋友看了這則幽默后,沒有誰會去探討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肯定是會在你的無意識中生出的。因為是木匠的貌似聰明實則愚蠢的辯白,使你的歡顏綻開了。
  3.延伸推理
  延伸推理就是根據(jù)別人言行舉止中的事理或一般的道理、規(guī)則,似乎合邏輯地推理出含有新義、具有幽默感的結(jié)果或命題。它就好像一棵桃樹上結(jié)出的果實,不是桃子而是梨子,這不符合大自然的規(guī)律,但對園藝家來說卻是技術(shù)高超的證明。
  有這么一組漫畫,主要人物是一個小乞丐,這個漫畫的場景大致是這樣的:一位闊太太牽著一條哈巴狗上街,見了小乞丐,想拿他開心取樂,就對小乞丐說:“只要你對我的狗喊一聲爸,我就賞你一塊大洋。”
  小乞丐敲了敲腦袋,想了想道:“喊一聲一塊,喊十聲呢?”
  “給十塊!”闊太太很大方地吼道。
  小乞丐躬下身,摸著狗,一連喊了十聲“爸”!闊太太大笑一陣,真的給了小乞丐十塊大洋。
  這時周圍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小乞丐向闊太太點了點頭,故意提高嗓音,拉長聲調(diào)喊道:“謝謝你,媽———!”
  有爸有媽才有兒子這是常理,而這里小乞丐一聲“媽”,把情節(jié)向前推理成狗和闊太太是夫妻,這就比小乞丐和狗是父子關(guān)系更荒唐,雖然小乞丐沒直接說出來,但已是一聞即知的事了。小乞丐是一報還一報,為了保護自己。只不過,闊太太呢,是功敗垂成,自食其果,而導(dǎo)演這一結(jié)局的是推理幽默術(shù)。
  人們都知道正常情況下,相同的原因會產(chǎn)生相同的結(jié)果,不同的原因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如果同樣一個人、同樣一件事,在同樣的條件下,卻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從常理上講,這不合邏輯,做這樣的推理,則是一種弱智的表現(xiàn)。然而前者對于幽默來說,情況則完全相反。在許多情況下,越是同因異果,越能構(gòu)成幽默。
  某人自稱會看相。對他的朋友說:“哎呀!我的朋友,你將來會沒什么福氣,也不會長壽?!?br>  朋友一驚,問道:“你怎么知道?”
  那人說:“你的耳朵特別小,自古以來,相書上都說耳朵大的命長、福氣好。”
  朋友笑著說:“你的意思是說,豬的福氣大、壽命長嘍!”
  這“耳朵大小”是前提,而這個前提有變幻性,不單是對人而言,因此,朋友的推理就轉(zhuǎn)移到了豬的身上,顯示出了荒唐性。
  在這位朋友的推理術(shù)中幾乎看不到攻擊性,只是以延伸推理法攻破了對方的所謂高論,是屬軟性的,是寬容大量的表現(xiàn)。當然,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攻擊性的推理幽默,若有必要保護自己的話,在人際關(guān)系中幽默的功能就是使雙方力量平衡,對方給你多少,你就給他多少,這時緊張的關(guān)系才能松弛。
  課堂上,小劉低著頭在那兒睡覺,班主任走到他的課桌旁,小劉醒來,班主任問:“小劉,你為什么閉著眼睛?”
  小劉答:“我在思考問題?!?br>  班主任又問:“你為什么老在點頭?”
  小劉答:“我認為你說得對!”
  班主任再問:“那你為什么流口水?”
  小劉答:“您課講得好,我聽得津津有味?!?br>  打瞌睡的狀態(tài)和聽講入迷的狀態(tài)被這位學生巧妙地剪輯在了一起,就像是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這也是延伸推理常用的手段。
  一位教授在上課,他告訴同學們?nèi)绾翁嵝褎e人一些尷尬事情:“比如說,如果你們看見女孩子屁股上有草屑,你們應(yīng)該委婉地說:‘姑娘,你的肩上有草屑。’女孩子往肩部看,然后向下———看見了?!边@時一個女學生舉手站了起來,說:“教授,你領(lǐng)帶的拉鏈開了!”
  女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賣,指出了教授的尷尬事,是順著教授所講的邏輯推理。
  延伸推理法在社交活動中極有實用價值,它能讓你在情況不斷變幻的條件中,總是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互相對立的理由,也都能為你所用。
  阿凡提是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一個演講俱樂部想吸收他為會員,但他也必須和其他會員一樣演講一次。剛開始大家都希望他能上臺講,于是規(guī)定他最后一個上臺,大家滿懷期待地立于臺下。
  阿凡提登上了演講臺,開口便問:“各位,你們知道我要講什么嗎?”
  大伙異口同聲地說:“不知道!”
  “怎么,你們竟不知我要講什么,如此無知,那我講了還有什么用?”說著便走下了講臺。大家一時啞口無言。
  第二天,他又登上講臺,對聽眾說:“各位,你們知道我要講什么嗎?”
  “知道!”這回大家吸取了教訓,異口同聲地答道。
  “好啦,”阿凡提說,“既然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我要講什么,那我重復(fù)一遍又有什么用呢?”說完又走下了講臺,大家再次啞然。
  他總是這樣,大家便商量了一個辦法,待他下次演講時,有一部分人說知道,而另一部分人說不知道。這樣,阿凡提就沒法下臺了。
  第三天,阿凡提又登上了演講臺,當他再次像前兩次一樣發(fā)問后,臺下便有人喊“知道”、有人喊“不知道”。
  阿凡提一笑:“那好吧!那就讓知道的人講給不知道的人聽吧!”
  說完一甩袖子走下演講臺,揚長而去。大家一時間目瞪口呆,然后又忽然“轟”地大笑起來。
  阿凡提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利用“知道”與“不知道”這兩個不具體的、虛幻的概念,因而推理出與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結(jié)果,以不變應(yīng)萬變,不管對方怎么變幻情況,理由也總會跟著變幻,而行為卻一點不變。
  在這里,阿凡提給大家講的不是長篇大論,而是風趣和幽默智慧。同時也讓人們領(lǐng)悟出演講的概念要清楚、具體,不能含糊不清。因此,人們在“上當”之余,也受益匪淺。
  由此可見,延伸推理法主要是利用對方不穩(wěn)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來推理引申的某種似是而非的結(jié)論和判斷,它不是常理邏輯上的必然結(jié)果,而是走入歧途帶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結(jié)果。
人們的言論和行為在一般情形下,不可能像科學推理那樣嚴密、周全,一般都有其變幻性和動搖性。它不屬正常的邏輯推理程式,而是一種合情而不合理的詭辯推理。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善于抓住這點推理出變化莫測的花樣,去調(diào)侃對方或調(diào)侃自己。因此,推理幽默術(shù)是很容易找到其邏輯的前提,順理成章地往下推理,得出其前提的荒謬性。
 4.將錯就錯
  用對方的錯誤前提引導(dǎo)出一個荒唐的結(jié)論。假如你遇到某人說出一個荒謬的論題,正面否定又似乎缺少反駁力,這時你不妨先假裝肯定它,然后沿著他的錯誤論調(diào)推下去,推出另一個連對方自己也不能接受的荒謬結(jié)論,那么對方那個謬論也就不攻自破了,這種方法就屬于幽默的將錯就錯法。這一法與連鎖歸謬法的區(qū)別在于其前提一定是錯的,其論證步驟一般較短。在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所引申出來的謬論要求越荒謬越好,越荒謬幽默色彩越強烈。這種方法從表面上來看是荒謬的,但實際上通過智慧的轉(zhuǎn)化,往往能夠謬中求勝。從這一點來看,它一點也不荒謬;而且處處閃耀著智慧的靈光。以謬對謬的幽默,要面對他人的言論不加反駁,而是增加了荒謬的程度,等到對方質(zhì)疑時,再運用模擬推理,否定對方。生活中,面對侃侃而談、漫無邊際的人,我們也不妨以謬對謬,肯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笑”果。
  宋朝時有一位假道學家的僧人,整天到處宣揚不可殺生論,要求人們凡事忍耐,慈悲為懷,理由是今生殺一牛或一豬,來世就會變成牛或豬。一位旁觀者對他說:“你說得真是千真萬確,的確如此,所以我們?yōu)榱俗屪约旱膩砩僮兂扇?,最好是生前殺死一個人”。
  這位假道學的僧人聽了后啞口無言,狼狽而去。上例中的那位旁觀者對僧人的錯誤結(jié)論并沒有從正面同他辯駁,而是避開鋒芒,沿著錯誤的前提推出了“為了讓自己來生再變成人,最好是生前殺死一個人”的荒謬推論,從而迫使對方逃之夭夭。
三國時,劉備入主蜀地,為整頓社會治安,嚴肅法紀,下令禁止私自釀酒、喝酒,并且規(guī)定凡有釀酒者皆殺。百姓對前者尚能接受,但對后者頗有微詞。一日,大臣簡雍陪伴先主登樓巡視時,見一少年與婦人同行,便對劉備說:“那兩人想要行奸事,何不將他們抓起來呢?”劉備一時不解,問:“你憑啥知道?”簡雍回答說:“彼有淫具,何故不知?”劉備這才明白他真實意圖,乃大笑。不久之后,禁酒的法令有了明顯的減緩。
故事中的簡雍可謂聰明至極,面對劉備過于嚴苛的禁酒令,他沒有從正面去爭論是非,而是有意避其鋒芒,通過將錯就錯,以謬導(dǎo)謬的幽默方法令劉備明白自己禁酒過于苛刻的錯誤做法,這便是簡雍的聰明之處。
  一場可怕的暴風雨過去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發(fā)戶對阿里斯庇普說:“剛才我一點也沒害怕,而你卻嚇得臉色蒼白。你還是個哲學家呢,真不可思議?!卑⒗锼贡悠栈卮鹫f:“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為想到希臘即將失去一位像我這樣的哲學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擔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臘最多也不過是損失了一個白癡!”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沒有否認自己的害怕,他的聰明之處是在暴發(fā)戶結(jié)論的基礎(chǔ)上另辟路徑,為暴發(fā)戶的結(jié)論做出了一個更加幽默的解釋,從而將暴發(fā)戶的結(jié)論推上不打自敗的境地。
  有一個人特愛吹牛,一天他說道:“我見過一面大鼓,正月初一敲一槌,能一直響到八月十五,你們猜猜看,這鼓有多大?”一個叫胡亂侃的人說:“不大,不大,我見過一大木盆,黃河水流到里面,流了九九八十一天,只流了半盆。據(jù)說曹操的80萬大軍在里面洗澡,誰也沒碰到誰。”一白胡子老漢說:“這不算大,我有一頭牛,牛嘴在長江渴水,尾巴在內(nèi)蒙古乘涼,一口啃了300畝莊稼。一農(nóng)民拿了根竹子來趕牛,不小心把天戳了個大窟窿。玉皇大帝很不高興,派天兵天將來捉他呢……”吹牛大王和胡亂侃不相信,白胡子老頭說:“你們不相信?那么,哪有這么大的牛來做你的大鼓,這么長的竹子破成長長的篾子做成大箍,箍那么大的盆呢?”  
  5.連鎖歸謬
  利用連鎖反應(yīng)“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點,推出荒唐的結(jié)論。我們通常用“連鎖反應(yīng)”一詞來表示一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的嚴格因果聯(lián)系,其實在幽默的具體應(yīng)用中往往也有相同的情況。然而簡單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見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為了將幽默的主題不斷推向高潮,強化幽默的效果,還必須將連鎖推理與歸謬法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歸謬是就推理的結(jié)果而言的。在具體推理過程中用連鎖法,在最后結(jié)論上用歸謬法,這就是這里所說的連鎖歸謬法的基本程序。從理論上來看,連鎖歸謬術(shù)似乎神乎其神,叫人難以把握,但在方法的具體運用中,相信即使原先對此聞所未聞的讀者也會對該技巧心領(lǐng)神會。連鎖歸謬法與詭辯中的循環(huán)論證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論據(jù)的真實性不能依賴論題來證明,否則就要犯“循環(huán)論證”的邏輯錯誤。但是詭辯者在為其謬論辯解時,常常有意識地制造循環(huán)論證。
  魯迅的《論辯的魂靈》是專門揭露詭辯方式的,論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賣國賊是說誑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這段話中,“你是賣國賊”是論題,“我是愛國者”是論據(jù),而“我是愛國者”的真實性又是依靠“你是賣國賊”來證明。魯迅所揭露的這種詭辯方式,正是“循環(huán)論證”。
  有一天,有個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興的時候,酒壺里沒有酒了,他連忙喊來長工去給他打酒。長工接過酒壺問:“酒錢呢?”地主很不高興地瞟了長工一眼說:“有錢能打酒算什么本事?”長工沒有再說什么,拿著酒壺就走了。過了一會兒,長工端著酒壺回來了,地主暗自高興,接過來就往酒杯里斟酒,可倒了半天也沒倒出半滴酒,原來酒壺還是空的。地主沖著長工喊叫:“怎么沒有酒?”這時長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壺里有酒能倒出酒來算什么本事?”長工為了反駁地主“有錢能買酒來不算本事”的觀點,先假設(shè)地主的觀點是正確的,然后由此推出一個新的“有酒能倒出酒來不算本事”的觀點,給了地主的觀點以沉重的一擊。像這樣先假設(shè)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再由此推出荒謬的結(jié)論來反擊對方的方法就是連鎖歸謬法。
  根據(jù)由論敵的觀點推出新的論點時所采用的不同推論形式,連鎖歸謬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
  (1)條件歸謬式
  條件歸謬式是在由論敵的觀點推出新觀點的過程中使用條件推演方法。
  東漢哲學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發(fā)生過一場論辯。有人說:“人死了,人的靈魂就變成了鬼,鬼的樣子和穿戴跟人活著的時候一模一樣。”王充反駁道:“你們說一個人死了他的靈魂能變成鬼,難道他穿的衣服也有靈魂,也變成了鬼嗎?照你們的說法,衣服是沒有精神的,不會變成鬼,如果真的看見了鬼,那它該是赤身裸體,一絲不掛才對,怎么還穿著衣服呢?并且,從古到今,不知幾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現(xiàn)在活著的人不知多多少。如果人死了就變成鬼,就應(yīng)該看到幾百萬、幾千萬的鬼,滿屋子、滿院子都是,連大街小巷都擠滿了鬼??墒牵袔讉€人見過鬼呢?那些見過的,也說只見過一兩個,他們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有人辯解說:“哪有死了都變成鬼的?只有死的時候心里有怨氣、精神沒散掉的,才能變成鬼,古書上不是記載過,春秋時候,吳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鍋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氣,變成了鬼,所以年年秋天掀起潮水,發(fā)泄他的憤怒,可厲害吶,怎么能說沒有鬼呢?”
  王充說:“伍子胥的仇人是吳王夫差。吳國早就滅亡了,吳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還跟誰作冤家,生誰的氣呢?伍子胥如果真的變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鍋里的時候,為什么不把掀起大潮的勁兒使出來,把那一鍋滾水潑在吳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這里反駁論敵時就是使用了條件歸謬式。他先假設(shè)論敵的觀點是正確的,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的荒謬結(jié)論,這就給了論敵當頭一棒,使他們張口結(jié)舌,啞口無言。
  使用條件歸謬式時必須注意,在由被反駁的論點推出新的論點的過程中,必須遵守條件分離術(shù)或條件拒取術(shù)中的有關(guān)規(guī)則。如果違犯了有關(guān)規(guī)則,這種條件歸謬式就是錯誤的。
  有一人家家里有人去世,居喪期間,偶然吃了一餐紅米飯,有人對此發(fā)表議論:“家里死了人是不能吃紅米飯的,因為紅色是喜色?!?br>  這家主人反駁道:“難道吃白米飯的就是家里死了人嗎?”這家主人反駁對方使用的條件歸謬術(shù)的形式是錯誤的,因為他由對方的觀點推出新的觀點時使用的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錯誤形式。一些詭辯者往往喜歡用這種錯誤的條件歸謬式來刁難對方,我們可以通過指出詭辯者的這種錯誤來進行反擊。
 ?。?)類比歸謬式
  類比歸謬式,是指在由被反駁的論點推出新的論點時使用類比推演方法。某城汽車站候車室內(nèi),有一個男青年把痰吐在潔白的墻壁上,車站管理員對他說:“小伙子,不準隨地吐痰的標語你看到了嗎?”“看到了,我是吐在墻上,不是吐在地上?!薄叭绻滥氵@種說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因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蹦星嗄陠】跓o言了。
  這位車站管理員反駁男青年的謬論時用的是類比歸謬式,先假設(shè)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并以此為前提運用類比推論方法推出“有痰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的結(jié)論,而這種結(jié)論顯然是荒謬的,這就有力地駁倒了對方。我們應(yīng)該特別注意的是詭辯者常常利用類比歸謬式來為其錯誤辯護。他們的錯誤主要在于由被反駁的論點推出新的論點的過程中犯有機械類比的錯誤。我們要揭穿這種詭辯,就必須將其機械類比的錯誤揭示出來。
  一個人看中了廣告中心的那種新穎美觀的自行車,他專程找到做廣告的這家商店,但挑選時發(fā)現(xiàn)實際出售的自行車上沒有車燈,而廣告可是有的。顧客指責店主騙人。店主平靜地解釋說:“噢,先生這燈是額外的東西,沒有計入車子的售價。廣告里還有一位騎在車上的女郎呢,難道我們也要隨車提供一位嗎?”
  雖然這位店主使用的類比歸謬式犯有機械類比的錯誤,因為車燈可以成為車子的組成部分,而女郎卻不可能。店主的說法雖邏輯上有誤,但這樣說也同樣具有幽默的效果?!?br>  6.借力打力
所謂借力打力法,就是在應(yīng)對時,引用對方言論,以其人之語還治其人之身,在詼諧機智中致對方于尷尬之地。這種方法多用于攻擊性應(yīng)對中。當對方從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對你進行嘲諷、侮辱時,你可以抓住其話語中的某個破綻,按照對方的邏輯推下去,從而得出一個令對方無地自容的自然結(jié)論。既使自己脫離了困境,又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敖枇κ沽Α钡囊E,就在于把對方丟過來的球,借其本來的力量彈回去,就像柔道一樣巧妙利用對方攻擊的力量,再借其本身力量予以還擊。這就叫以其矛攻其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借力打力法,并不同于延伸推理法。延伸推理法只是順對方的話推理,而借力打力法,是借對方的破綻攻擊對方。
  我們經(jīng)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不管自己有理無理,都要“爭贏”,結(jié)果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對,也許你說得沒錯,但有些人實在很過分,非得好好教訓不可。但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把自己搞得怒氣沖天,把雙方都搞得水火不容,最后你真的“贏”了嗎?那該怎么辦,難道要“逆來順受”?許多讀者可能會想:“又來了,又要叫我們?nèi)虤馔搪?,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正好相反,當然不會讓自己的讀者“任人宰割”,而且還會教大家如何罵人罵得很有氣質(zhì),修理人修理得很有格調(diào);如何“借力使力”,用簡單的一句話,就把整個情勢逆轉(zhuǎn)過來的。
  在2000年前,希臘的大哲學家就曾“借力使力”,輕松幽默地打敗惡人。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一名禿頭男子擋著戴奧真尼斯并說道:“你這老家伙,成天言不及義地空談些理論有什么屁用。”“我是還很羨慕你的頭發(fā)呢?”“怎么說呢?”禿子大惑不解?!岸嗝礄C靈聰明的頭發(fā)啊!竟然知道早點告別你的腦袋?!?br>安徒生一天跟往常一樣戴著一頂破舊的帽子在街上散步,一位戴著新帽子的富豪嘲笑他說:“你腦袋上面的那個玩意,算是帽子嗎?”安徒生馬上回答道:“先生,你的帽子下邊的那個東西,也算是腦袋嗎?”
  吳太太產(chǎn)后日漸發(fā)福,先生見了就當面取笑:“太太!你真是越來越‘突出’了?!碧犃隧槃莼卮鸬溃骸斑@么突出的女人,也只有像你這樣‘中厚’的男人才配得上啊!”
  另有一個長得非常瘦的男子,在街上碰到了胖子朋友。胖子說:“看到你,就知道世界正在鬧饑荒?!笔葑诱f:“看到你,就知道世界為什么會鬧饑荒?!?br>  一對情侶在一起聊天。男的對女的說:“我覺得你各方面都很棒耶!”女的嘆口氣道:“要是我也能對你有相同的評語就好了?!蹦械恼f:“這很簡單,只要你和我一樣精于說謊就可以啦!”
  有一次,馬克?吐溫和一個經(jīng)常批評他文章的批評家相遇。馬克?吐溫很有禮貌地向他點頭問候:“很高興看到你?!迸u家仰著頭神氣地答道:“很遺憾,我一點都不覺得高興?!薄澳悄憧梢詫W學我呀!”馬克?吐溫笑了笑說:“說謊嘛!”這樣既諷刺了對方的無禮,又表明了自己剛才的話其實是個“謊言”,在談笑中回敬了對方。
  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在演講時,有個人竟跑到講臺上指責他“狂妄”,這個人挑釁地說:“我跟你說,馬雅可夫斯基你可不要太得意,拿破侖有句名言:‘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顯然這個人引用了拿破侖的名言來挖苦馬雅可夫斯基,是希望羞辱他,把他貶低。然而,馬雅可夫斯基只是“借力使力”地說了一句話,整個情勢馬上逆轉(zhuǎn)。他目測了一下自己與那個人的距離,突然用手指指向自己和對方,說道:“不錯,偉大到可笑,的確只有一步之差?!鳖D時,全場聽眾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那個人則瞠目結(jié)舌、狼狽不堪?!  ?br>  7.機變仿答
  機變仿答式幽默術(shù)就是根據(jù)對方問題的方式、方法或語言形式,隨機應(yīng)變來構(gòu)思自己的回答。一般說來,這種方法多適用于一些特殊的場合。在這些場合中,或者出現(xiàn)了不便于直接回答的問題,或者出現(xiàn)了別有用心的議論,或者出現(xiàn)了暗含侮辱的詰難……倘若應(yīng)對不當,常常會使自己陷于難堪的境地。于是,“敏捷含蓄,機變仿答”式幽默術(shù)便成了這時候必不可少的武器,它在回避、辨辱、規(guī)勸、解窘等方面,能發(fā)揮出一些特殊的作用?!懊艚莺睿瑱C變仿答”式幽默術(shù)的關(guān)鍵點在于“仿”字。掌握這種方法,必須首先掌握如何“仿”。在“仿”的方法上,一般有兩種有效可行的方法。一種是在思考方法上的仿。當對方用一種方法分析某事物或提出問題時,不妨模仿其方法分析別的事物或回答問題。形成仿答的另一種方法是在語言形式上進行模仿,即根據(jù)對方的語言表達方式構(gòu)思回答。首先是在語氣上保持一致,其次是在語句結(jié)構(gòu)上完全一致。這種方法也不同于機械模仿法,機械模仿法只是呆板地幽默。
  一個人的庭院中長有一棵千年古樹,每逢炎夏來臨,它都會用它滿頭的綠葉罩起一把宜人的綠傘,給人以美妙絕倫的涼爽之感,但樹的主人堅持要把此樹砍掉。一天,他對妻子說:“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木,恰是‘困’字,不吉利吧?”他的妻子堅決反對,接口反問道:“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人,恰是‘囚’字,是不是吉利呢?”主人無言以對。妻子的回答完全模仿對方提問的方式,純樸自然,簡明有力?! ?br>  一次,蘇東坡問王安石,“波”字應(yīng)當如何解釋?王安石回答說:“波者,‘水’之‘皮’也?!碧K東坡馬上反問道:“如此說來,‘滑’者即‘水’之‘骨’了?”王安石無言以對。這里,蘇東坡即是模仿了王安石錯誤地解釋“波”字的方法,來解釋“滑”字。一旦連對方都認為結(jié)論荒唐可笑,那么他自己的前提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位牧師向一位美國黑人領(lǐng)袖提出詰難:“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這位機敏的黑人領(lǐng)袖馬上反駁道:“閣下既有志于靈魂解放,地獄靈魂多,何不下地獄呢?”此例中,黑人領(lǐng)袖根據(jù)牧師的思維方法“非洲黑人多,應(yīng)去非洲”的詰難進行仿答,“地獄靈魂多,何不去地獄”將對方逼入話題的死角。
 古時候,有姓王的和姓范的兩位大臣,因排名次而互不服氣。姓王的被排在后面,于是他譏諷姓范的說:“簸之揚之,糠秕在前。”姓范的立刻回答道:“淘之汰之,沙礫在后?!边@里,姓范的在回答時,既在形式上模仿了對方的語句結(jié)構(gòu),又有效地抓住了對方的缺陷。
  8.語言圈套
  語言圈套就是一種刻意設(shè)計的幽默的語言詭計,適合在關(guān)系特別好的朋友間進行玩笑取樂。語言圈套是事先通過你完全可以相信的話題為你設(shè)置一個陷阱,讓你在毫不設(shè)防時掉進去。
講述者:“什么東西最喜歡問為什么?”(神秘的模樣)
回答者:“不知道。”(很好奇的樣子)
  講述者:“豬!”(肯定且果斷)
  回答者:“為什么?”(天真加可愛)
  講述者:“相當明顯,當然是豬才最喜歡問為什么啦?!?故弄玄虛的模樣)
  回答者:“為什么?”(還是不明白)
  小基德有兩門功課考了不及格,他回到家對爸爸說:“爸爸,當別人心里難受的時候,是不是不應(yīng)該再給他的肉體或精神上的刺激?!卑职只卮鹫f:“那當然?!毙』埋R上說:“我這次考試,有兩門功課沒及格,我現(xiàn)在很難受?!卑职謫】跓o言。
  小基德真是狡猾,為避免父親對自己的責罵,他巧言設(shè)計了一個圈套,待父親鉆進套中后,方才言歸正傳。父親如責怪小基德,那么無疑將要推翻自己的論斷,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威信。父親當然不會這么做,這就是小基德的用意,真是既可愛又可笑。
  一位牧師在講壇上說教,馬克?吐溫對此十分討厭,便想與其開一個玩笑。他對牧師說:“牧師先生,你說得妙極了,不過,你所說的這些好像在哪本書上看到過,你說的每個字都在上面。”牧師聽后一臉的不高興?!拔医^對不是抄襲的?!彼麪庌q說。 “但是那本書上確實和你講得一字不差?!瘪R克?吐溫說。 “那你把書拿給我看一看?!蹦翈熞哺械劫M解。沒過幾天,牧師收到了馬克?吐溫郵寄給他的書,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字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