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耷行楷《臨興福寺半截碑》 二十頁 己卯1699 王光宇私人藏   前十九頁縱二五·三厘米,橫 八·五厘米;鈐印:遙屬   第二十頁縱二五·三厘米,橫 四·六厘米。鈐印:(屐形)八大山人   此冊張大千先生舊藏,大千先生 題簽,通體完整,書法已將進入老境,筆法渾厚,字體外形氣盛,而內含豐滿,耐人尋味。   《興幅寺半截碑》是唐朝和尚大雅集王羲之帖中之字,為一位將軍立的碑。唐朝的王羲之帖,真?zhèn)坞y辨,集字雙鉤上石,難免失真。但究竟可以追尋唐朝人認為王羲之的書體。八大山人在辛酉1681《山水軸》上有“禊堂”印,在癸酉1693《畫鳥軸》上有“晉字堂”印,他臨《臨河敘》有十數(shù)次之多(現(xiàn)存原跡有十一件),可見他對王羲之的書法,熱誠研習。此碑晚明萬歷年間在陜西發(fā)現(xiàn),八大山人得其拓本必極興奮。是當時可據(jù)以為研習王羲之書法最新材科。但書寫此冊之時,已卯1699他自己的書體已經形成,所書在字形表面上看,仍是八大山人晚年書法的面目,而晉人書法之氣貫,卻蘊藏於內,難以點畫求之。   帖後有湯云松題識,有湯氏藏印二方。張大千先生藏印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