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方觀點: 是英雄,亂世之奇才。
反方觀點: 是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篡奪劉家天下。所以一提到曹操人們總會想到奸臣,但歷史是客觀的稍微了解三國史的人都知道曹對當時中國的貢獻不小,成為奸雄實為誤導。
看過易中天的評說,我覺得曹操是個可愛的英雄。他并不是卑鄙的小人,而是大勇的智慧
《三國演義》的宗旨為尊劉貶曹.因而在此書內(nèi),大力貶低曹操,說其為一大大的奸雄.這是建立在所謂的正史的基礎上的,因為在當時,統(tǒng)制者必須有必要的血統(tǒng),而曹操想取代漢室王朝,另立新政,必將受到攻擊,而其又有統(tǒng)制才能,因而說其為”奸雄”.
而如今,很多書籍都為其平反,說其是英雄,是因其有卓越的統(tǒng)制才能,任人尚賢.
因而,我認為,不能概而論之其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因為不同答案的產(chǎn)生,都是由個人的觀點而異的,就像不能問一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一樣.不否合歷史原則。 對曹操,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崇拜。如果說到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英雄,我想曹操肯定是可以名列前茅的。數(shù)千年以來,崇拜曹操的人不計其數(shù),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魯迅那句話,“他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據(jù)《三國志》記載,曹操小時侯“性聰敏,多機變”,曹操起家是靠舉孝廉,后來就鎮(zhèn)壓黃巾起義,逐步靠近了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核心。曹操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來了自己的勢力。曹操在混亂中發(fā)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漸漸剪除了這些勢力,他最可稱道的一個戰(zhàn)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之一——官渡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奠定了曹操在北曹操并未統(tǒng)一中國而結束戰(zhàn)亂的局面,可是他對統(tǒng)一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相反,諸葛亮在此就有點阻礙歷史發(fā)展的嫌疑了,盡管諸葛半人半仙的智慧令很多人欣羨不已。總之,曹操是一個英雄,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英雄。曹操與他的兩個兒子曹植曹丕在歷史上并稱“三曹”,在三曹當中,曹操無疑是最有地位的,他的兩個兒子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與其父的雄才大略相距甚遠。曹操的詩歌主要吸收了古代樂府詩的精華,而他另外創(chuàng)造了一種大氣磅礴的文風。他的詩歌流傳的并不多,可是影響很大。“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反映了他的豪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反映了他的志向,“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則反映了他對民眾的同情。就是在清代,一些文人還每每還一邊朗誦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邊敲打桌子淚流滿面,可見他對人們心靈的震撼程度。評價曹操,除了政治軍事才能,還不能忽視他的文學造詣。 拋開所謂的皇室正統(tǒng)的觀點(其實,能者的天下,真的一貫正統(tǒng)的話,就沒有那么的歷朝歷代了),無論是在文的方面還是武的方面,他的造詣功績都是很高的,他還有相當?shù)念I導才能,總的來說是一個出色的英雄,是一個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