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無情不足以為友,無癖不足以成事”兩句話??慈耸且婚T學(xué)問啊。
人無情,冷酷傷人寒到底??v使年輕時欣賞冷酷的男人,但一朝相守,從未感受任何溫情的機會,也會磨滅所有的似水柔情。無情的人可從他和周圍的關(guān)系中看到蛛絲馬跡:對父母,對孩子,對動物,對朋友從不談起,也不看望,更不投入,只活在自我的欲求中,自私也就大抵如此了。若果不自私不動情有大愛也是這樣滴,大愛和冷漠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要求和抱怨了。
有人生來就失去了表達溫情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能從成長中學(xué)到任何溝通的方式,這種無情的表現(xiàn)也就可以令周圍的世界結(jié)冰了。
向來能夠容忍無情的人一定是最怕情感表達的脆弱者。
所以,他們的選擇就是離感情越遠越安全。
多情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程度,說明我們還有細膩的感受能力。但是,最深的感受是不能夠被表達的,即使表達了,也不容易被接受。那種柔情的無求的愛簡直驚心動魄。有幾個人能承受呢?愛的能量會因為容器的局限和脆弱而不能顯現(xiàn);我們活在天使之間時,也會因為自己的粗重失去飛翔的機會。
因為輿論的浮躁和思想的自作主張使這種天真而易感的多情特質(zhì)被瘋狂的欲望追逐淹沒了。及于滅頂。
至于被媒體賣弄的男女感情占有的技巧大部分成為獵人和獵物之間的游戲。太技巧則失去了情感天真的美。太算計則表現(xiàn)出物欲的赤裸,蒼白中,人變得格外病態(tài)。什么時候,遇到什么樣的機緣,有情能夠表達得天然,人之間的關(guān)系能夠渾然天成呢?無情不足以為友,不僅說對象,關(guān)鍵是看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那里?
在對象也和你在同一頻率時,奇跡可以發(fā)生。否則,終是各自活在自我里,緣來緣去卻成空。
無癖的人缺乏專注和投入的內(nèi)心力量,總是隨波逐流,因為任何事業(yè)都需要的毅力在于不畏人言的堅持,太失去自我的圓融之人也不太容易使生命的能量聚焦。成事終是不易。有癖的人則易受攻擊,怎么就與旁人不一樣呢?在尋找一致的過程中,很可能失去了最有特色的部分人格。
我總是在成功的人身上,看到堅持的力量,就是聆聽內(nèi)在心靈的召喚并隨時給與響應(yīng)。外在的人、輿論的鼓噪都是莫明其妙的幻影,即使你知道發(fā)自何處何人,他依然離你甚遠,你離真相甚遠。
所以,還是離自己近一些好。因為至少你和當(dāng)下的真相沒有距離。
“不懼人言”是特色。“人言可畏”殺死了無數(shù)人,可見,做個保持“癖”而不同的人是很難的啊。因其難,才顯出有癖之人的價值。網(wǎng)絡(luò)上成名的gaga 鳳姐、芙蓉姐姐都具備這個特點,古往今來成道的人都有這個特點,任何組織里都有這樣的人,被非議是好事,能承受非議活出自在才是不凡之人。
只是,當(dāng)人沒有自我的靈性認知時,就無所謂真相了。就只有欲望和欲望之間的斗爭。欲望的幻影構(gòu)成了海市蜃樓一般的世界。
癖之不平凡和不同流合污,可以幫助人達到自我覺察,一旦你看到了身心合一的面貌,你就會得到度過虛幻之海的船。
不要責(zé)備那些執(zhí)著成癖的人,他比很多群眾有更多的福氣。只要能保持與眾不同,那“癖”就是活出自己的能量信號,也是證明自己的標(biāo)志。
要尊重愛戴那些與眾不同的有“癖”之人,至少在他們身上顯示了人的多樣性,使社會充滿樂趣,且為很多無聊的人提供了有聊的可能。
有情也有癖到了極處才是好,人終可得道。“情深”到底是空,“癖極”到底得脫??占仁巧?,色即是空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