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下”與“不在乎”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和尚經(jīng)常教育小和尚要遠離女色。有一天,師徒二人下山化緣,路遇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要過河,老和尚二話沒說就把姑娘背過了河。過了河繼續(xù)上路。走出十多里路后,小和尚再也憋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傅你天天教育我要遠離女色,怎么你見到姑娘還把她背過河呢?”老和尚說:“哎,過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走出這么遠了還放不下呢!” 因為“放不下”,內(nèi)心才有那么多的糾結(jié)與纏擾;因為“放不下”,欲念才趁機成為導(dǎo)致人們煩惱與痛苦的魔鬼。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樣,陷入了無邊的煩惱與痛苦中,這些煩惱與痛苦正是源于對權(quán)力、地位、聲望等的“放不下”。如果我們能能夠把官、名、利看得淡一些,遠一些,也就是能夠在適當?shù)臅r候“放得下”,也許心境會開朗很多,輕松很多。 最近讀周國平的文章,深為其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所折服,他的這種與世俗保持距離的超脫,就是“不在乎”,這種“不在乎”,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放得下”。 周國平說:“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損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chǎn)等等,只要不是影響基本的生存,實質(zhì)上都不應(yīng)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傷不了?!?/FONT> 仔細品味這段話,就會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膹匚颉?/FONT> 什么郁悶啊,什么煩惱啊,什么痛苦啊,原來都是因為放不下,太在乎! 明白了這個道理,頓覺渾身輕松許多,心情豁然開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