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年,清光緒皇帝大婚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贈上自鳴鐘一具,上面刻有一副對聯(lián):“日月同明,報十二時吉祥如意;天地合德,慶億萬年富貴壽康?!睂φ坦ふ?,又合彼此身份,既有指天生地造之類的吉語,又有“日”、“天”喻帝,“月”、“地”喻后,實屬不可多得的佳聯(lián)。 魯迅先生逝世后,收到許多挽聯(lián),其中有一副日本友人左藤村夫撰寫的:“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jié),是我良師。”如敘如訴,款款言情,親切感人。斯諾先生也與人合寫挽聯(lián)懸于魯迅追悼會上:“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將魯迅的書名《吶喊》、《彷徨》嵌入上下聯(lián),天衣無縫,令人稱絕! 我國著名電影藝術家趙丹同志病逝后,越南共產(chǎn)黨領導人黃文歡送挽聯(lián)云:“風流文采永存銀幕上,音容笑貌常在人心中?!蔽淖趾喢?,樸素可親,對偶精巧工整,語無泛設,足見其漢學功力非淺。 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我戰(zhàn)士在越南境內(nèi)一老鄉(xiāng)家里發(fā)現(xiàn)的壁上書:“客至豈空談,四壁圖書聊當酒;春來無別事,一簾花雨欲催詩?!甭?lián)中透出一種恬淡的田園詩翁的樂趣,表明了越南人民愛好和平,希望建設美好家園的強烈愿望??胺Q妙聯(lián)佳作。 一些外國惡人也想用對聯(lián)來耍淫威,這無疑是班門弄斧,自討沒趣。19世紀末,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急忙求和。一次“議和”會上,敵方代表中有人傲慢地說:“聽說你們中國有一種叫對聯(lián)的東西,極不易為。我出一上聯(lián)‘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誰能對出下聯(lián)?”敵方代表中一陣狂歡亂叫。清政府一位秘書雙目怒睜,氣宇軒昂地反擊道:“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針鋒相對,嚴密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