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梅花鹿” 我們疑為:“鹿”是取其與“祿”諧音的象征寓意,所以“鹿:包容了“祿”的含義。祿者,俸給,俸祿,高官厚祿也?!?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85, 153); text-decoration: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style: dotted; border-bottom-color: rgb(0, 85, 153);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薄?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85, 153); text-decoration: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style: dotted; border-bottom-color: rgb(0, 85, 153); ">論語·學(xué)而》:“學(xué)也,祿在其中?!倍暗摗钡谋玖x是“?!?,如古樂府《孔雀東南飛》:“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彼?,“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 “梅花鹿”與“梅花榜”有一定聯(lián)系:清代時(shí),在魯迅故鄉(xiāng)紹興一帶,科舉考試之取錄名單發(fā)榜時(shí)是寫成“梅花榜”的——每一榜50名,第1名提高大寫,第2名排在右下方,余者如是依次按順時(shí)針方向?qū)懭?,則至第50名時(shí)剛好排在第1名的左下方,便構(gòu)成一幅由人名編織的圓形梅花圖案——即被稱之為“梅花榜”或“梅花圖”。之所以要構(gòu)成這種圖案也寓有象征意義,同“松鹿圖”中的“梅花鹿”相仿佛。 據(jù)記載,戊戌年(1898年),即魯迅“走異路,逃異地”到南京求學(xué)的這一年舊歷10月,他返回紹興省親時(shí),于11月6日曾被其族叔拉去參加縣考,同月29日發(fā)榜,共11圖,魯迅被取列為第3圖第34名。周建人證實(shí)說:“他曾參加過一次縣考,一次就考中,名次還較高。但是,魯迅拒絕參加第二次考試?!保ā痘貞涺斞钙瑪唷斞冈谀暇┥蠈W(xué)》)又:魯迅在他的文藝作品中也有鮮明反映的痕跡,他于1922年6月寫作的吶喊小說《白光》,就依其叔祖周子京為模特兒,塑造了陳士成這個(gè)典型人物,描繪了他看縣考的“梅花榜”場面,那是“十二張榜的圓圖”。 考試發(fā)榜是“梅花榜”,“松鹿圖”中的“鹿”是“梅花鹿”——可見,“梅花”也是那時(shí)紹興讀書人美好的象征。 二、關(guān)于“古樹” 我們疑為:“樹”也是取其同“書”的諧音的象征意義,即“古樹”包容“古書”的寓意。 這類“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圖畫,其中的“古樹”也往往是“古柏樹”,因?yàn)樗?、柏有共通的特性。書,?dāng)然指經(jīng)、史、子之類。 因此,“松鹿圖”是“雙關(guān)”圖,頗具象征意義。其象征寓意大略是:倘真誠地拜伏古樹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獲取高官厚祿了。所以,“松鹿圖”既是美好的圖畫,但它也是一種無字的勸勉,其“味”在畫面之外。在中國封建社會(huì)里,把“鹿”和“松”、“柏”畫在一起的圖畫,較為流行,特別在清代的儒者書生之家常常把它懸掛壁上,是他們給自己含蓄祝福的意思,比貼上有字的對(duì)聯(lián)之類要顯得雅致?!?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85, 153); text-decoration: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style: dotted; border-bottom-color: rgb(0, 85, 153); ">三味書屋”鄭重懸掛此畫,正是書屋主人思想體系的標(biāo)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