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粥店煮粥秘笈+煮粥竅門大全
喝粥養(yǎng)生好處多,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早在明朝大醫(y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醫(y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fā)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yǎng)人。粥熬好后,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yī)里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
一位作家對喝粥的描述:__我驚奇地注意到碗里的粥,米粒爛開了,成為絮狀,粥與水幾乎不分。我先嘗了一口,奇異更甚。淡淡的清甜,初始感覺不到粥粒的存在,未等下咽,粥突然自己滑了進去,然后就一下子沒了。于是連吃幾口,果然不一般。當我喝下去的時候,便覺得直透七竅,再細嚼幾口,滿嘴暗香縈繞…… 身體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在我們忙碌之余,不妨給自己的身體加加油,只要你愿意拿出一點點時間就能煮出香香的粥,既養(yǎng)了身體,又體味了生活中的樂趣。
下面是百年老店煮粥心得,偷師學學吧! 1、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a、熬起粥來節(jié)省時間;b、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開水下鍋: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么?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xiàn)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xiàn)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么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xù)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5、點油: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fā)現(xiàn)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
煮粥竅門大全
煮粥雖然簡單,但仍有竅門可循。關鍵在于原料的準備和熬制的火候。
1、 關于原料:
可選擇范圍極大,此季節(jié)新鮮的小米、棒渣剛上市,栗子、白薯、紅棗、菱角、山藥、藕也正是時,還可加入的有:各種米類、紅豆、云豆、銀耳、生花生、瓜子、蜜棗、葡萄干、蓮子、百合、杏仁、桂元肉、核桃仁、松仁······
要注意下鍋的先后順序,
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含淀粉類原料;蓮子要先去掉苦的芯子;生的杏仁、核桃仁最好先水泡剝皮去苦味后再下鍋;
生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最后放入,以保持鮮脆的感覺;
薏米仁(又稱西米)下鍋之前要先泡至發(fā)亮,因為好熟,所以不需太大火候,起鍋前幾分鐘放入即可。
2、 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瀉和稀,在粘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3、 煮豆粥時,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否則就不可能煮爛;放米之前待豆子開鍋兌入幾次涼水,豆子"激"幾次容易開花。之后再放米進入。
4、 煮菜粥時,應該在米粥徹底熟后,放鹽、味精、雞精等調味品,最后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這樣青菜的顏色不會有變化,營養(yǎng)也不會流失。
十條粥療諺語--《飲食科學》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蓮。 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 心虛氣不足,粥內加桂圓。 清退高熱癥,煮粥加蘆根。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防生腳氣病,米糠煮粥飲。 頭暈多汗癥,要飲薏仁粥。 夏令防中暑,常喝荷葉粥。 皮膚若要好,粥里加紅棗。 調理血小板,花生仁熬粥。
煮粥小竅門:要下油的!
煮粥的米最好用馬壩油粘(一種油粘米)或東北大米(就是圓圓的珍珠米),淘好后加一點點水,然后加2大湯匙油,2-4茶匙鹽,拌均勻,油和鹽會把米腌入味而且腌軟腌爛。煮粥的水燒沸后才下腌好的米(至少腌半小時),先是大火煮開,煮沸20-30分鐘然后再轉小火慢慢熬,煮的過程中,油揮發(fā)了所有粥并不油膩,米也容易綿軟濃香,由于米事先腌過,粥不要下鹽,已經夠味了
這個粥是廣東最受歡迎的老火粥之一,和皮蛋瘦肉粥、白果(就是銀杏肉仁)腐竹粥、菜干豬骨粥等并稱廣東早晚茶時老火粥四大天王!
米(最好用東北珍珠米)半碗(是小碗不是大碗),豬骨1LB,花生米(要有紅色花生衣的那種)0.5LB,柴魚干3-4條、姜(去皮,拍扁)一大塊
1,米淘凈,然后用2湯匙油、2-3茶匙鹽、少許水腌泡半小時以上;
2,豬骨洗凈,放沸水中著去雜質,沖去血沫;
3,柴魚干剪成拇指大小的塊,花生米洗一洗;
4,燒沸一大煲水,把米(連腌米的油鹽)、豬骨、花生、柴魚干、姜全部放下沸水中,煮沸,大火煮20-30分鐘,然后轉小火熬1-2小時,大功告成!
材料在超市普遍有售,柴魚干在煮粥煮湯什麼的還是可以出味道。這個粥去火,容易消化,老少皆宜哪
皮蛋瘦肉粥(加料)
皮蛋瘦肉粥里加入干蝦仁味道特別好!
備料:白粥,肉碎,切碎的干蝦仁,皮蛋一個,姜末、蔥花適量
調味:鹽,麻油,味精 肉碎、干蝦仁、姜末一起和好。
待白粥煮開后,慢慢加入內。再放入適量的鹽。慢火煮至粥開始變糊狀。加入切碎的皮蛋。然后再煮大約3-5分鐘的樣子。把蔥花,麻油和味精加入就可以食用了。簡單而美味!
1.新鮮魚切片,去骨,用少許麻油,胡椒粉和鹽腌起.
2.米洗干凈,浸泡一個小時后用中火煮滾后下魚片,加鹽調味,吃的時候加點蔥花,和姜絲就可以了. 可加點冬菜
煮皮蛋瘦肉粥的美味要訣!
煮粥用料:瘦肉1塊(豬腱肉最好),皮蛋2個(無鉛皮蛋,一則健康些,二則石灰味沒那么大),姜1塊,水足量,油鹽適量 要煮出一鍋綿香好味的皮蛋咸瘦肉粥,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東北大米,就是圓圓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別綿軟;
2,煮粥的米要預先腌:約半碗米淘洗干凈后,要用2湯匙的油、1個半茶匙的鹽和少許水(2茶匙)拌勻,腌至少半小時,放心,雖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會在煮粥的過程中揮發(fā),令米綿爛,所以并不油膩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咸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不必太考究是豬的哪一塊肉,總之要保持一整塊肉塊不要切開(我一般用大約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塊豬肉,如果條件許可,用豬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么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略煮煮,然后洗凈;如果喜歡用腌的咸豬肉煮粥,那么要提前一天腌咸豬肉,方法如下:豬肉一塊,沖洗干凈,抹干,撒2-3茶匙鹽,均勻涂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會凍成冰的保鮮格)腌12小時或更長時間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騰才下材料:大湯鍋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塊、姜片,火不要關小,肉塊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熱而熟硬,封住了里面的肉汁,這樣肉煮了粥后也不難吃,然后待水再次沸騰時下腌好的米和一個切碎的皮蛋,而這第一個皮蛋切碎下粥與米同煮,皮蛋會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后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后,先大火煮20分鐘,然后再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火候足,粥就綿軟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質感處理:在轉小火煮了1個半小時后,把第二個皮蛋也切碎,同時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撈出來,用筷子扒拉,撕成絲絲狀,跟第二個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后半小時,然后關火。第二個皮蛋在關火前半小時加入粥中,半小時可將第二個皮蛋煮得既沒有石灰味,同時又變軟滑,吃粥時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為是水沸時下的,還保持了一定鮮味,撕成絲后放回粥中,特別好吃。 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必下鹽,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
如果粥有點粘底,請千萬不要用勺子扒拉鍋底的粘皮,要不粥會有糊味,我們通常會放一個輕的小調羹在鍋底與粥同煮,水沸騰過程中,小調羹也被帶動,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首先要煮一鍋好的濃香白粥,然后把生肉類材料下粥煮沸煮至僅僅熟,然后下熟材料,煮好撒蔥花、胡椒粉,滴麻油少許,上碗后在臨食用前撒下炸花生米、油條(或薄脆)
名貴版的艇仔粥下了各種海鮮:鮮墨魚、鮮蝦仁、瑤柱、生魚片
平民版的艇仔粥下的材料:燒鴨塊或叉燒絲、魚片、蝦米、下價的水發(fā)干魷魚(下價=便宜,一般干魷魚都切成細細的絲)
任何版本的艇仔粥都下的材料為:水發(fā)豬皮、雞蛋絲、炸花生米、油條(切小塊)或薄脆、蔥花、胡椒粉、麻油
其中花生米和油條(或薄脆)是最后粥做好上碗了才撒下的
這是一道很大路的廣東粥,很稀的粥煮上一大鍋。將少許豬肝和瘦肉切的薄薄的,加少少姜末,鹽味精,淀粉腌一會兒。 煮好的粥微微有些滾的時候將豬肝瘦肉和切成小塊的皮蛋加下去,用筷子稍微攪兩下即關火,利用粥的熱量將材料燜熟,這樣的肉才嫩粥才鮮。然后在碗內加一勺打撒的雞蛋糊,再將滾湯的粥盛在碗里,撒上胡椒香菜末。吃的時候勺子一攪,鮮美的粥里還會飄上絲絲蛋花,真教人懷念。
相似的做法,把材料換成魚片,豬血。。。重點是粥要稀,放進粥里的材料事先調味腌漬,粥不要放調料(如口味重,可加少少鹽,小妖喜歡清淡)。
材料:大龍蝦一只(我不會宰,買的時候叫賣魚師傅幫忙宰好,加冰塊凍著拿回家)、姜1大片切絲、蔥花2湯匙、東北珍珠米1碗、油、鹽適量、雞蛋清1個、胡椒粉少許
1,龍蝦取出,用小刀把肉剔出,切塊,加雞蛋清1個、鹽1茶匙、胡椒粉及生粉少許腌入味;龍蝦腳砍塊,龍蝦頭用微波爐高熱煮3分鐘,然后把里面金黃的蝦膏用小茶匙舀出來搗幾下;蝦頭蝦身的殼留著備用;
2,東北珍珠米洗凈,加油1湯匙、鹽1茶匙攪拌均勻入味;
3,湯鍋中下油1湯匙,加姜絲略爆,然后把蝦頭蝦身的殼投入爆炒(注意,火不要太大,中火略略偏大就可以了)片刻,趁熱加入大量水,煮沸,然后加入腌好的米,開蓋保持大火把粥煮20-30分鐘,然后轉小火煮1.5小時,這時粥已經綿軟而且入味,色白如奶水
4,轉大火煮沸,下龍蝦肉塊、龍蝦腳、蝦膏,一見沸騰立刻將粥鍋端離火位,撒下蔥花,粥的余熱自會令材料全熟
5,品嘗粥味,如果嫌淡可以再加鹽少許
這樣煮出來的龍蝦粥,蝦肉鮮嫩、蝦膏濃香,而且粥水綿軟之余充滿龍蝦味道,濃稠適度。顏色更是紅白黃綠,引人食欲!
煮的時候不要先把肉切成絲,要一整塊扔進去煮,等粥八成好了再把整塊的肉取出來用手撕成絲放回去。這樣可以保證肉所有的鮮味都不散失。之后放切碎的皮蛋,蔥花,鹽和別的你喜歡的各種調料。我是只放這些了。再煮個10分鐘左右就好了,香得很呢!!
先說切肉。選上好精肉,不得帶肥帶筋,切成細絲,加姜絲、少許鹽、淀粉略拌,備用; 再說煮粥。用不太粘的米煮成粥,不要太稠(俺就用高壓鍋偷懶了)。打開鍋蓋用筷子不停攪拌至米全碎,加入切碎的皮蛋(也可以早些放皮蛋),再攪片刻,加鹽、雞精,攪勻,倒入肉絲,劃散,撒蔥花,關火起鍋。 吃粥,小心燙嘴。
信息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