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鐸書法美學概要
紅荊藤 摘編
《行草五言詩》
| 
王鐸《五律夜渡作行書詩軸》 1642年作 縱244cm 橫48cm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長路多辛楚 依稀聞扣舷 方知飛野鷺 不辨入潭煙 碩頟人無已 梅梅月可憐 應輸牧豕子 何意感玄天 夜渡作
山公老詞丈正 壬午秋 王鐸 
王鐸 草書臨帖扇面 金箋 南京博物院藏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王鐸是中國美學的殿軍。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王鐸是有理論的,這就是一卷《文丹》。海內孤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善本室所藏順治十年刊本?!稊M山園選集》,共有八十二卷,第八十二卷,即《文丹》,共有一百六十余條,這是王鐸美學的核心。之后,劉君正成編輯《中國書法全集、王鐸卷》(榮寶齋版一九九三年)時,又廣搜博采,收集到王鐸書論四十五條,其中包括《草書頌》這樣重要的文章。王鐸美學,至此大備。
王鐸說:“風行水上為文”,不善解之迂儒,只以水平箭言之,誤卻多少奇才,不敢放手:不知風行水上,不是平平說也。風水相遭,小則漣漪,大則澎湃。風之所行,崩浪拍天,驚濤摧岫,黿鼉蛟龍,駭跳怒激,皆風之為也,皆風水之為也。——宋儒之不善解書,類如此。(《文丹》)
王鐸說:《史記》敢于胡亂:《前漢書》如彼洗練,如彼精神,一毫不敢胡亂。(《文丹》)
草書,不僅“擴于鸞折,睽以蛇(蟲也)瞿,”而且“獅吼猊怒,頓挫于諸。”(《草書頌》),順治十年刊《擬山園選集》卷十五。引自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卷六十二《王鐸》(二),頁六五二。榮寶齋,一九九三年。)
“文能用逆,用倒,此是玄而又玄之門。”(《文丹》)
文要深心大力。大力,如海中神螯,戴八紘,吸十日,侮星宿,嬉九垓,撞三山,踢四海?。ā段牡ぁ罚?span lang="EN-US">
兔之力不如犬,犬之力不如馬,馬之力不如獅,獅之力不如象,象之力不如龍,龍之力,不可得而測已?。ā段牡ぁ罚?span lang="EN-US">
神龍能大能小,入天入海,入木入石,而云雷隨之。——文之第一義,莫可名言,其猶龍哉:(《文丹》)
為人不可狠鷙深刻,作文不可不狠鷙深刻。(《文丹》)
文要“膽”。文無“膽”,動即拘促,不能開人不敢開之口。——筆無鋒鍔,無陣勢,無縱橫,其文窄而不大,單而不聳。(《文丹》)
笑文令人親,怒文令人怕:(《文丹》)
文要一氣吹去,欲飛欲舞,提筆不住,何也?有生氣故也(《文丹》)
文有矜貴氣,有壯麗氣,有兵戈氣,有寒酸氣,有頹敗氣,有死人氣。——全無氣,不名為文。(《文丹》)
文要斬釘截鐵,如臨陣者提刀一喝,人頭落地:(《文丹》)
寸鐵殺人,不肯纏繞。(《文丹》)
風來雨至,陡然莫測(《文丹》)
虎跳熊奔,不受羈約。(《文丹》)
掀起腳,打筋斗,駕云霧向空中行。
他人口中嚼過敗肉,不堪再嚼(《文丹》)
文中有奇怪,淺人不知耳,望之咋指而退。……自使人目怖心震,不能已已。(《文丹》)
奇奇怪怪,駭人耳目,奇矣:(《文丹》)
文喜凌駕,不喜怒罵粗莽之凌駕;喜虛婉,不喜淺薄無味之虛婉;喜奇峭,不喜迂闊謬僻之奇峭;喜簸弄,不喜枝葉旁出之簸弄;喜悠遠,不喜緩漫無關切之悠遠;喜酣戰(zhàn),不喜贅疣添續(xù)之酣戰(zhàn);喜沉厚,不喜無名理不瓏玲之沉厚。(《文丹》)
文,曰古,曰怪,曰幻,曰雅。
古,則蒼石天色,割之鴻濛,特立(山畏)(山畾);又有千年老苔,萬歲黑藤,蒙茸其上,自非幾上時銅時畾甆,耳目近玩;
怪,則幽險猙獰,面如貝皮,眉如紫棱??谥型禄?,身上纏蛇,力如金剛,聲如彪虎,長刀大劍,擘山超海,飛沙走石,天旋地轉,鞭雷電而騎雄龍:子美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文公所謂“破鬼膽”是也;
幻,則仙經神籙,霛(靈)藥還丹,無中忽有,死后忽活,九天不足為高,九地不足為淵,納須彌于芥子,化寸草為金身,觀音洞賓,方為現(xiàn)像,倏而飛去,初非定質。令人如夢如醉,不可言說;
雅,則如周公制禮作樂,孔子刪詩書成《春秋》,陶鑄三才,提掇鬼神,經紀帝王,皆一本之乎常,歸之乎正,不咤為悖戾,不嫌為妖異,卻是吃飯穿衣,日用平等。——極神奇,正是極中庸也:(《文丹》)
“古、怪、幻、雅,皆一本乎常,歸之乎正,不咤為悖戾,不嫌為妖異,卻是吃飯穿衣,日用平等”。
文有時中,有狂,有狷,有鄉(xiāng)愿;有異端。(《文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