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客戶打交道的地方的標語是:“從最不滿意的客戶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車間里的是:“產(chǎn)品等于人品,質(zhì)量就是生命”。 財務部的標語是:“現(xiàn)金為王”。 銷售部門的是:“老市場寸土不讓,新市場寸土必爭”。 在容易產(chǎn)生人際摩擦的地方的標語是:“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看別人不順眼,首先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在食堂門口是:“如果你打算剩飯,請不要在這里就餐”。 在職工公寓里的是:“如果你有智慧,請你拿出來;如果你缺少智慧,請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請你離開”。 有一句口號是牛根生最喜歡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檢查,事完評價”。 在蒙牛商學院的教室里,還有一條標語:“尊重人的品德,重視人的智慧,承認人的價值,珍惜人的感情,維護人的尊嚴,提高人的素質(zhì)”。 5.“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 對于牛根生和蒙牛管理層來說,“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并不是簡單地說說而已,而是將其作為了自己和公司的一個信條,并用心去實踐了。 與“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一樣,“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也是牛根生為人處世的一個信條。牛根生認為,“經(jīng)營人心”是蒙牛的終極目標,而“感恩心”則是蒙牛文化的靈魂,所以,“以蒙牛事業(yè)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為己有”源自對員工的感恩。 我們可以通過如下事實,來探尋牛根生的“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 據(jù)說,牛根生在離開伊利時有400多名屬下跟隨了他,所以業(yè)界一致認為,這些人才是牛根生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重要基礎。但是,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人才的開發(fā)和補充就明顯不足了。為了解決這些關乎企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問題,牛根生成立了蒙牛商學院,聘請多位專家、教授和高級技術(shù)人員,所有員工輪流培訓學習,旨在為蒙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技術(shù)和管理人才。 開學當天,蒙牛商學院的教室里便貼上了“尊重人的品德,重視人的智慧,承認人的價值,珍惜人的感情,維護人的尊嚴,提高人的素質(zhì)”的標語。這些做法,與牛根生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無德有才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極為相符。 另一件事實就是,后文將會詳述的轟動國內(nèi)外的牛根生“裸捐”事件。牛根生放棄了自己那僅有不到10%的蒙牛股份,捐獻出來成立了“老?;饡?,積累的基金用于獎勵對蒙牛發(fā)展有貢獻的人員,同時也作為未來董事長的一個支配權(quán)。 牛根生類似的舉動還有很多。如為員工修建了漂亮的小區(qū),員工的待遇和股東的回報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等等。 無論是牛根生常做的“散財”,還是如上的一些事實,都是牛根生在用實際行動對“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的詮釋。當然,這也是牛根生“經(jīng)營人心”的有力延續(xù)。所以,輿論界在評析牛根生和蒙牛后來的成功時,也一致認為,“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這一信條同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只眼看?!?br> 愛默生說:緊緊追蹤四輪車到星球上去,要比在泥濘道上追蹤蝸牛行跡更容易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人生要想成功,就要只爭朝夕,做得比對手更好更快,所以,只要想到了,就開始動手去做吧! 我國的張愛玲也有個著名的理論,被人廣為流傳: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放在今天來看,成功的確需要我們飛起來去追求。 所以,牛根生和蒙牛才有自己的“飛船定律”! 三 競爭對手其實是最好的老師 競爭對手其實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牛根生和蒙牛創(chuàng)業(yè)者們用自己的實踐再次給出了有生命力的詮釋。 牛根生曾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常想,如果缺乏參照物,缺乏警覺性,可能對市場的敏感度也差,反而散了……蒙牛超不超伊利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因為我們與伊利同屬于草原品牌、內(nèi)蒙古品牌。今后比較大的可能是,有時伊利超過蒙牛,有時蒙牛超過伊利。哪一方長期做第一,也不一定是好事?!?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