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廣文(1905年-1956年),四川忠縣人,曾任國軍第18軍第六任軍長,為國府陳誠嫡系土木系內,曾任該職唯一主動投共的將領。
羅廣文早年與胡璉同為黃埔四期同學,后留學日本,1930年畢業(yè)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貒笕沃醒腙戃娷姽賹W校教官,1935年任國軍第98師團長,1937年升任參謀長,后歷任國軍第18師師長、第18軍軍長、第87軍軍長等職。
羅廣文于國共內戰(zhàn)時任第14軍軍長、第四兵團司令官、第七編練區(qū)司令官、第15兵團司令官兼108軍軍長。并于1949年12月在四川兵敗,在喪失戰(zhàn)志的情況下率部投共。 1949年12月24日,羅廣文、陳克非、郫縣原縣長周大敏同時向社會公布起義,郫縣和平解放。當日,中共二野司令部情報處工作組長章浩然、共產(chǎn)黨第二統(tǒng)戰(zhàn)工作組朱德欽分別派人隨賈應華、段成濤到郫縣羅廣文部、陳克非部,研究軍隊補給、通訊等有關問題。接著召開團以上軍官座談會,會后,每人發(fā)了一份小冊子,主要內容為《共同綱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至此,羅廣文安德起義完全成功,15兵團走上了光明大道。
以羅廣文為榜樣,第二天,郫縣境內的國民黨其他部隊紛紛通電起義。
成都衛(wèi)戍總司令盛文見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羅廣文兵團、陳克非兵團起義,知道大勢已去,便于24日深夜由成都潛逃,25日胡宗南部全被殲滅。其余蔣軍各部,察其局勢,先后起義。27日南北兩線解放軍在成都會師,四川省省會成都解放。29日劉、鄧、潘由彭縣返回成都,參加30日第一野戰(zhàn)軍司令員賀龍率解放大軍勝利進入成都城而舉行的入城式,從此四川省獲得解放。
1950年1月1日,賀龍在成都宴請起義軍官,他舉著酒杯走到羅廣文身邊,拍著羅的肩膀說:羅將軍,我很了解你的為人,你是忠心不二的人。以前為國民黨作了不少事,你不會輕易轉變,一旦轉變了就非常堅定。我以前不也在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當過官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干吧!”
1950年5月,羅廣文的起義部隊由四川開往浙江余杭,進行了4個多月的學習整訓。于10月進行了整編,第108軍,第110軍分別與人民解放軍第21、22軍合編,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
羅廣文從1950年起先后在浙江軍區(qū)和山東軍區(qū)工作,195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第二屆委員會委員,1955年出任山東省林業(yè)廳廳長,1956年1月1日去世。年51歲。安葬在濟南金牛山革命公墓,并樹碑紀念。


注:文革前描寫白公館、渣澤洞集中營中革命志士英勇斗爭的著名小說《紅巖》的作者之一羅廣斌,是羅司令官的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