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圖解·白玉嘎拉哈 女真騎兵慣披重甲,善用弓 矢,并且具有很強的堅忍性。金朝在早期戰(zhàn)爭中有兩支騎兵部隊,一支是“鐵浮圖”,也叫鐵塔兵,是形容重甲騎兵裝束得如鐵塔一般;另一支是“拐子馬”,也就是左右翼輕騎兵。金軍憑借這兩支精銳騎兵,多次擊敗遼軍和宋軍。 □人物手繪/筱 浣 金世宗完顏雍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孫子。在海陵王完顏亮執(zhí)政晚期,金國動亂四起。備受海陵王猜忌的完顏雍以金東京遼陽府留守的名義,于1161年十月在遼陽擁兵稱帝。隨即又率兵進軍中都(今北京),奪取了金國的中央大權(quán)。 那么,完顏雍為什么選擇在遼陽發(fā)動政變?透過遼陽博物館碑林園的金世宗之母貞懿皇后的塔銘碑,記者找到了答案:貞懿皇后李洪愿寡居后到遼陽大清安寺削發(fā)為尼,與其弟弟李石廣結(jié)人脈,積蓄力量,并暗中輔佐兒子完顏雍策劃東京政變。 母親李洪愿出自遼陽渤海世家大族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劉肅勇研究金史多年,他告訴記者,1116年六月,金兵占領(lǐng)遼代統(tǒng)治下的東京遼陽府。遼陽府是遼國東北地區(qū)軍事與政治重鎮(zhèn),更是金王朝繼續(xù)用兵滅亡遼國的后方基地。完顏阿骨打出于籠絡(luò)遼陽渤海世家大族的需要,實施政治聯(lián)姻,詔令“選東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嫁給宗室子弟做妻妾。時年22歲的遼陽渤海世家大族女李洪愿被選中,遠赴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嫁給比她小兩歲的阿骨打第三子完顏宗輔為次妻?;楹蟮睦詈樵甘钦煞虻馁t內(nèi)助,《金史》稱她“性明敏,剛正有決,容貌端整,言不妄發(fā)”。1123年三月,29歲的李洪愿生下兒子完顏雍,取女真名烏祿。 “得益于李洪愿良好的漢文化學識和深厚的儒學修養(yǎng),她成為了兒子最好的啟蒙老師。 ”遼陽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葉紅鋼告訴記者,一方面,她以漢儒文化培養(yǎng)兒子仁孝的品德和沉靜明達的個性;另一方面,以女真貴族的尚武精神,培養(yǎng)兒子成為習弓馬、善騎射的勇士。 1135年五月,身為金軍右副元帥的完顏宗輔突患重病,死于行軍途中。當時,李洪愿41歲,完顏雍只有12歲。 “經(jīng)歷家庭變故的完顏雍,并沒有辜負母親的培養(yǎng)。 ”葉紅鋼介紹,完顏雍不僅體貌奇?zhèn)?,而且顯示出了成熟、穩(wěn)健、通達的性格,騎射水準被國人推為第一,受到女真貴族的普遍贊揚。按皇室慣例,完顏雍16歲時從軍,來到宋金交兵的河南前線,表現(xiàn)卓異,很快以文才武略博得他的四叔完顏宗弼(即金兀術(shù))的賞識,被提拔重用。 1146年,年僅23歲的完顏雍就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母親遼陽出家為兒子廣結(jié)人脈 就在完顏宗輔辭世的當年正月,金太宗也因病死去,阿骨打的17歲長孫完顏繼承帝位,成為金熙宗。喪夫之后的李洪愿,面臨人生新的抉擇。按女真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xù)之”,即寡婦要不分輩分,改嫁皇室兄弟侄等為妻。李洪愿根本不會接受女真人接續(xù)婚的習俗,而渤海人對于佛教的尊崇,便成為李洪愿擺脫世俗紛擾的解脫之路。因此孀居幾年后 (專家推測是在兒子從軍后),李洪愿出宮返回遼陽故里,籌備出家從佛事宜。 1145年,金熙宗出巡遼陽,李洪愿借此機會提出欲出家的請求。 “這件事觸動了篤信佛教的金熙宗,破例準賜內(nèi)府金錢30萬兩白銀,讓她在遼陽修建大清安禪寺。 ”劉肅勇向記者講述,金熙宗還特賜了她一個法號——通慧圓明大師,并賜紫色袈裟一襲。金熙宗還親筆題寫了金字匾額“大清安禪寺”,高掛于廟門之上。從此之后,遼陽渤海世家大族仰慕其名望,紛紛以施舍錢財自薦,投靠到李洪愿門下。而李洪愿交結(jié)的又盡是遼陽渤海世家大族中的上層人物,暗下里共同謀劃復興渤海族東山再起的政治活動。 本來完顏雍早已娶下上京女真貴族世家的女兒烏林答氏,而李洪愿又通過與遼陽渤海頭人張玄征妻子高氏的遠親關(guān)系,選定張玄征之女張氏做完顏雍的次妻,這樣就同遼陽張氏渤海大族結(jié)成了兒女親家的關(guān)系。繼此之后,張玄征的弟弟張玄素以及張玄征的兒子張汝弼、張汝霖等,也都成為完顏雍身邊的親信人物。完顏雍還有一位大謀士,就是親舅舅李石,他“敦厚寡言,而器識過人”,歷金廷三朝為官,是一位軍政閱歷資深、文武雙全的人物。 遭猜忌完顏雍獻寶愛妻被逼自殺 “在李洪愿出家四年之后,即1149年十二月金上京爆發(fā)了一場政治風暴。 ”葉紅鋼告訴記者,當時任右丞相兼都元帥的完顏亮與左丞相等合謀,夜闖皇宮殺死堂兄金熙宗,奪下帝位,開始了金四世海陵王當政的時代。海陵王是金太祖的二兒子完顏宗干的次子,比完顏雍大一歲。雖然銳意改革,但卻是一個有名的殺人狂,為了鎮(zhèn)壓反抗的宗室官員,海陵王先后誅殺了女真宗室貴族100余人。 同為阿骨打的孫子,完顏亮與堂弟完顏雍資歷相差不多,自幼同在上京皇學讀書,16歲分別充軍得到升遷,而后在朝中任高官,因此完顏雍備受海陵王的猜忌與刁難。完顏雍正妻烏林答氏非常聰敏,她讓完顏雍將其父遺下的奇珍異寶獻給海陵王。 1150年,完顏雍被任命為中京留守,后調(diào)任燕京留守,不久又改任濟南尹。 “然而,海陵王對完顏雍一向是放心不下的。 ”劉肅勇說,尤其是完顏雍出任濟南尹后,其地適處金國東海岸,又是南防趙宋的要害地,于是1154年他令完顏雍將妻子烏林答氏送往燕京做人質(zhì)。此外,好色的海陵王還想趁機霸占這位美貌的婦人。一直以來,烏林答氏始終跟在完顏雍身邊出謀獻策,兩人甘苦與共非常恩愛。海陵王這一命令,頓時給完顏雍的美好家庭帶來極大的不幸:如烏林答氏抗旨不去,完顏雍將遭殺身之禍;如聽命前去,烏林答氏必遭海陵王玷污。 1154年六月,烏林答氏從濟南出發(fā)去中都,但行至距京城南70里的河北良鄉(xiāng)固節(jié)鎮(zhèn)時投湖自殺了?!盀趿执鹗吓R終給完顏雍留下一封379字的遺書。 ”劉肅勇告訴記者,文中憤怒斥責海陵王“罪惡滔天”,衷心希望丈夫不要為她的死而悲傷,而要“修德政,肅綱紀,延攬英雄,務(wù)悅民心,以仁易暴”,目前還要臥薪嘗膽,等待時機到時“一怒而安天下”。完顏雍得知愛妻慘死,強壓下心頭大恨,謹記烏林答氏的臨終囑托,表面上卻假作無所知聞。 出任東京留守后積蓄力量羽毛漸豐 1155年,完顏雍出任東京留守,來到遼陽見到已出家10年的母親。葉紅鋼考證后發(fā)現(xiàn),可能是深恐被海陵王猜忌而引來殺身之禍,李洪愿以人事紛紜、疲于應(yīng)接為由,又到遼陽以南山深林密的千山靈巖寺修建了一座正觀堂,在此幽居。完顏雍到任后,凡是重要節(jié)日一定親自到千山照顧母親吃住,有時就住在千山。在千山,母子倆自然會一起商討保全性命、等待時機的辦法。 “完顏雍到東京遼陽府當軍政一把手,為自己日后在遼陽擁兵稱帝,找到了難得的機遇。 ”劉肅勇評價道,因為完顏亮于1153年將國都由上京遷到中都之后,即實質(zhì)性地完成了女真貴族統(tǒng)治集團入主中原的大業(yè)。此時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重心早已南移至中原大地,這使東北乃至遼陽府的地位下降,便為完顏雍據(jù)地居官、積蓄個人力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時海陵王陶醉于推行改革所取得的業(yè)績,剛愎自用,狂妄自大,一心要南征伐宋一統(tǒng)天下。他先是重修北宋汴京(開封)宮城,耗費重金,勞民傷財,百姓叫苦不迭;繼而大肆征兵,加重征糧征稅,甚至預(yù)征五年的賦稅,激起民怨沸騰,到處燃起反金烽火。尤其在北部內(nèi)蒙古地區(qū),爆發(fā)了以耶律斡窩為首的契丹農(nóng)牧民反金大起義,使海陵王顧此失彼,焦頭爛額。這給完顏雍以防范反金起義 軍為名,屯積糧草調(diào)動兵力創(chuàng)造了大好時機。但海陵王心里還時刻戒備著完顏雍。 1160年,他特指派內(nèi)弟高存福到遼陽府任副留守,同時派李彥隆任六品推事,專門觀察完顏雍動靜。 1161年五月,完顏雍母親李洪愿竟在大清安禪寺里 “感微疾而逝”。頗有政治韜略的完顏雍,為了不顯露他在遼陽的政治影響與個人能量,決定簡葬其母,并請書法極好的推事李彥隆撰寫紀念亡母的塔銘,用以麻痹高存福等。 李彥隆本是海陵王派來監(jiān)視完顏雍的奸細,對李洪愿在遼陽的活動不會知之太少,但如果真實寫在塔銘上,豈不是自找麻煩?故此李彥隆也小使聰明,在塔銘上大加頌揚李洪愿出家乃是厭棄塵緣,“師勤佛事”,沒有記述任何政治活動。 設(shè)計斬殺奸細完顏雍在遼陽稱帝 李洪愿喪事一過,政局更為緊張了。高存福發(fā)現(xiàn)完顏雍擅自用造盔甲的余材,打造兵器數(shù)十件,連忙派密使向海陵王報告,又同 李彥 隆合謀,假托邀請完顏雍一同打馬球娛樂,準備趁機擊殺完顏雍。所幸有高存福的下人告密,未能成行。于是完顏雍當機立斷,聽從舅父李石建議,“先除存福,然后起事”。之后完顏雍以商議防御契丹起義軍攻城之事為名,召集官員在大清安寺開會?!皶h當日,李彥隆先到,高存福似乎有所戒備,經(jīng)過多次催促才到,兩人當場被捉殺。 ”葉紅鋼說。隨后完顏雍便于1161年十月七日在遼陽府宣政殿稱帝,改元大定,是為金世宗。稱帝后,金世宗完顏雍追尊母親李洪愿為“貞懿皇后”。 完顏雍稱帝后,立即以參與政變和擁兵起事的主要干將組成中央政權(quán),并發(fā)出詔令,多方派人招降女真貴族倒戈,為自己效力。當年十一月十三日,完顏雍采納了李石的意見,親率3萬大軍從遼陽向中都燕京進發(fā)。一路上頒布了一系列 “維新”詔令,深得人心。 此時,海陵王還在江淮前線南征伐宋,因聽信奸臣李通的主張,放棄退兵回師討伐金世宗,致使南征軍隊軍心渙散,將領(lǐng)不愿渡江作戰(zhàn)。十一月二十七日深夜,兵部尚書耶律元宜等眾將領(lǐng)發(fā)動兵變,將一意孤行的海陵王亂箭射死,終年僅39歲。當年十二月,完顏雍進據(jù)中都,順利奪取了全國的政權(quán)。 金世宗執(zhí)政后,實施了一系列改革,使金朝的經(jīng)濟得到了全面恢復和發(fā)展,達到了全盛時期。大定五年(1165年),金世宗又主動和宋朝議和。從此,金宋雙方休戰(zhàn)約30年。有人把這個時期稱作“大定仁政”,而把金世宗譽為“小堯舜”。 大事記 公元1123年 三月,完顏雍出生,取女真名烏祿;八月,金太祖阿骨打病死;九月,金太宗即位。 公元1135年 正月,金太宗病死,阿骨打長孫完顏 即位,是為金熙宗。五月,完顏雍父親完顏宗輔病死。 公元1149年 十二月,阿骨打另一名孫子、右丞相完顏亮夜闖皇宮殺死堂兄金熙宗,奪下帝位,是為海陵王。 公元1153年 金改燕京為中都,并將國都由上京遷到中都,完成了女真貴族統(tǒng)治集團入主中原的大業(yè)。 公元1161年 五月,完顏雍母親李洪愿在遼陽大清安禪寺病逝;十月,時任東京留守的完顏雍在遼陽稱帝,是為金世宗。 情景再現(xiàn) 完顏雍母親塔銘現(xiàn)身農(nóng)家 在遼陽市博物館原副館長鄒寶庫的帶領(lǐng)下,記者在遼陽博物館碑林園中找到了貞懿皇后的這塊 “通慧圓明大師塔銘”。 “這塊塔銘由當時遼陽府推事李彥隆撰文,刻于1161年(金正隆六年)。”鄒寶庫告訴記者:“李洪愿塔銘在《金史》上有點滴記載,它的發(fā)現(xiàn)出乎意料,是我省第二次文物普查中的重大發(fā)現(xiàn),回答了金史研究中的諸多疑問。 ” 回憶這塊塔銘的發(fā)現(xiàn)過程,鄒寶庫向記者娓娓道來:“那是1982年,我在遼陽市文物管理所任副所長,一天考古隊員回來匯報,說在遼陽縣首山鎮(zhèn)東王家莊發(fā)現(xiàn)一塊石碑塔銘。我立即騎自行車趕了30里路,找到東王家莊姚老太太家,見到這塊石碑立在院子里,被他家人用來做擋廁所的石門,連忙搶救下來,找了一輛車子運回來。關(guān)于最初發(fā)現(xiàn)塔銘的時間地點,我當時詢問了姚老太太。她說大約在1940年,當時她家住遼陽西北郊東干河子,這塊石碑被她老伴搬回家中,具體出土地點就說不清了。 ” “據(jù)《遼陽縣志》記載,1922年遼陽白塔公園附近出土一塊大清安寺第9代住持英公禪師的塔銘,刻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塔銘上還記載了第一代住持貞懿皇后在此為僧的事跡。 ”鄒寶庫說,因為住持的葬身塔應(yīng)該在寺廟附近,因此當年貞懿皇后出家所建的大清安禪寺,應(yīng)該就在白塔公園附近,現(xiàn)在白塔公園里還保存著大清安寺殿堂的七八個石礎(chǔ)等遺物,上面雕刻有牡丹花、寶相花等。□本報記者/商 越 【一鍵分享
新浪微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