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開展學生工作,批評是一種必要手段。正確運用這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并改正錯誤。班主任所面對的是天真活潑但心理承受“脆弱”的學生,要使批評達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們心靈相融,感情相通,這就必須分析和研究被批評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學會批評的藝術。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批評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只有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樣,懷有真誠|、理解、尊重、信任和愛護學生,才能使學生親近、信任教師,和盤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和指點。對于那些惰性心理較強的學生,他們的行為往往未得到別人的肯定,犯錯誤后又易受老師的訓斥。長此以往,他們總覺得不被理解而產(chǎn)生一種情性和逆返心理,有時甚至與老師對抗。碰到這樣的學生,老師在教育批評時應加強情感投入,并在平時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多關心,做好心靈疏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睗M含期待的批評,往往收到奇效。我曾經(jīng)教過這樣一名學生小馬。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上課在座位上說話,下課常欺負人,對老師的批評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還常與老師“講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響。這樣的學生如果靠訓斥只能越訓越皮,越訓越?jīng)]自尊心。為了轉化他,我首先從溝通師生情感入手,他犯錯誤時,我總是心平氣和地與他談話,幫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對他不討厭,不嫌棄。而是對他很平等,很真誠,就對老師慢慢親近了,我用情感的韁繩套住了這匹不馴服的“小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誘導他走上道德規(guī)范的正軌,在學習生活多方面關心他,給他喂集體做事的機會,使他把老師的關心變?yōu)樽约旱牡赖虑楦小,F(xiàn)在這匹“小馬”懂事多了,做事能顧及到別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在行為上能用《小學生手冊》來約束自己。 二、
批評要把握好時機 批評得把握時機,在出現(xiàn)錯誤后立即就進行批評,往往被批評的學生不予接受,因為這時他所想到的是自己的正確性和別人的錯誤性。因而對于剛犯錯誤的學生,不要及時忙于批評和指責,而應該讓他冷靜下來,過一段時間后,再找他談談他所犯的錯誤,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學生會理智地分析問題和接受老師的批評的。 三、批評要幽默風趣 沙士比亞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xiàn)?!庇哪淖饔茫粌H是含有笑料,使人輕松,更重要的是,它含蓄、深沉和犀利,使人在哈哈一笑或啼笑皆非之后,有無窮的回味和智慧的啟迪,并且受到一定的教育。如:一次班會上,我針對個別學生在值日不認真甚至不做值日的現(xiàn)象,來了個正話反說:“同學們,最近我班涌現(xiàn)出一批頗具愛心的學生,他們掃地時總是輕描淡寫,可謂掃地不傷螻蟻命;還有些同學,總是讓清掃工具靜靜的躺在工具箱里,不忍心讓它們沾染半點灰塵,更可謂菩薩心腸。大家說:“這些同學不值得表揚嗎?”同學們忍俊不禁,啞然失笑。在笑聲中,那些不愛做值日的同學羞愧地滿臉通紅,深深地埋下了頭。這種幽默詼諧的批評,比直截了當?shù)呐u更為人接受。 四、批評要選擇場合 批評總是要指出缺點掲人短處的,總是使人不舒服,因此批評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場合。場合不當不僅批評不易被接受,反而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以致產(chǎn)生抵觸情緒,適得其反。我班一位學生頭腦聰明,成績優(yōu)秀,但組織紀律性差,我行我素,經(jīng)常違紀。我多次批評他也不見效果。一次勞動課,要求學生帶小鋤去果園除草,結果全班只有他一人沒帶。我非常生氣,當場批評他,并責令他回家去取。他卻理直氣壯地說:“我爸媽沒在家,我找不到工具?!薄澳悄悴粫ソ鑶??”“鄰居家也沒有!”他奇呼呼地甩出這樣一句話。我立即被激怒了,便大發(fā)雷霆,狠狠地教訓他,并強令他用手去拔草。他卻轉身就跑了。事后,我想了很久,事情發(fā)展到這地步,即便是再把他找來訓斥一頓已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了,原因在哪里呢?經(jīng)過反思思考,我認識到優(yōu)秀生從小就受到老師、家長的寵愛,很有優(yōu)越感,自尊心也很強。當眾批評他言語過于激烈,難以被接受,由此產(chǎn)生抵觸情緒。后來,我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教育學生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利用批評這一方式以理解、信任、尊重、關懷、鼓勵為基礎,把自己看成一名學生,常與學生心理換位,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這樣的批評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