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中國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位于南京城南古長干里,即今中華門外的雨花路東側(cè)。明清鼎盛時期,其范圍達“九里十三步”,曾與靈谷寺、天界寺并稱為金陵三大寺,轄領(lǐng)城南一帶次大剎二座,中剎十四座。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明成祖朱棣為紀(jì)念其生母貢妃而建,高80米,9層8面,周長百米。這項工程耗時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軍工達10萬人,耗資248.5萬兩銀子。據(jù)傳,塔建成后,9層內(nèi)外共設(shè)篝燈146盞,每盞芯粗1寸左右。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雄踞寺北,八角九級,高78米,為當(dāng)時中國最高的人造建筑。琉璃寶塔神乎其技,用工極豪。外壁為巨型白瓷胎五色琉璃件,每塊重千斤?!八舷陆饎偡鹣袂О賰|金身。一金身琉璃磚十?dāng)?shù)塊湊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須眉不爽忽,斗榫合縫,信屬鬼工”。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建成后,登臨游覽者不絕于途,為天下勝景。明代文豪王世貞驚嘆其“雄麗冠於浮圖,金輪聳出云表,與日競麗”。明散文家張岱稱之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極言其貴。而早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稱其為“中華之大圖騰,東方建筑藝術(shù)最豪華、最完美無缺的杰作”,把它與土耳其索菲亞大清真寺、意大利比薩斜塔、埃及亞歷山大陵等并稱為中世紀(jì)“世界七大奇觀”??上y世毀珍寶,公元1865年,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在南京城南屹立444年之后,在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的戰(zhàn)火中被毀。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在南京的土地上屹立了近400年后,1856年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爭中。如今,明代永樂帝與宣德帝先后御制的大報恩寺碑尚存遺物。據(jù)史書記載,建造此塔燒制的琉璃瓦、琉璃構(gòu)件和白瓷磚,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兩份編號埋入地下,以備有缺損時,上報工部,照號配件修補。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標(biāo)志性建筑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是當(dāng)時中外人士游歷金陵的必到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