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自己買的下一個鏡頭會是百微或者85/1.8,沒想到最后竟然是這個圖麗 AF AT-X DX 12-24/4 PRO II。千尋的建議還是很有道理的,百微的品質(zhì)固然不用懷疑,但微距拍攝我還可以用小驢炮頂一陣子先;而拍人像的機會并不多,85/1.8也可以先緩一緩。目前我拍的照片以風景為主,而我正好又缺少一個廣角鏡頭。廣角端的缺失對風景的展現(xiàn)是很不利的,鏡皇固然是個牛頭,卻并不能勝任拍風景照。而且近期看了不少路遙,豪哥,養(yǎng)龍等大師大氣磅礴的風景照,深受觸動,所以經(jīng)過短暫的糾結,我下定決心,彌補焦段,買一個廣角鏡頭。
那么該買哪一個呢?從長遠看,尼康的14-24是不二的選擇。全畫幅,成像優(yōu)異,但必須付出的代價是1W多的銀子和重達兩斤的重量以及不能裝UV鏡保護鏡頭。最重要的是,在目前我用的D90機身上,14MM的廣角端還不夠廣,有一點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味道。另外一個全畫幅廣角鏡頭就是適馬的12-24了,這也是路遙大師極力推薦的性價比之選。但適馬的做工確實不怎么樣,經(jīng)常出現(xiàn)跑焦,對焦不實的現(xiàn)象,而且這個鏡頭不是恒定大光圈,在Photozone上的評測也很一般,最后也Pass掉了。還有一個就是尼康的12-24,這個鏡頭沒什么不好,就是太貴,讓我花將近7000塊去買個APS畫幅的鏡頭,我覺得不值。還有諸如騰龍10-24,適馬10-20,圖麗11-16統(tǒng)統(tǒng)排除掉后,最后鎖定圖麗12-24,作為過渡時期的性價比之選,我覺得它最適合我。圖麗的做工在副廠鏡頭里面毋庸置疑是最好的,幾乎可以和原廠一較高低。金圈、威猛、有分量,可以小小的滿足一下我的虛榮心。在Photozone里的評測是成像3.5做工4性價比5,在這個區(qū)間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了。所以最后選擇了它。
其實我并不想做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器材派,只有在選購鏡頭的時候才會小小的糾結一下。我很明白一個道理,用好自己手里現(xiàn)有的器材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鏡頭后面的那個頭。這一點應該時時謹記!
1P:

圖麗 AF AT-X DX 12-24/4 PRO II
物理焦距:12-24mm (等效135焦距相當于18-36mm)
鏡片構成:11組13片,其中包括P-MO非球面鏡片1枚,超低色散鏡片1枚
拍攝視角: 99~61°
最近攝影距離:0.30m
最大放大倍率:1:8
光圈片數(shù):9枚
最大光圈值:F4.0
最小光圈值:F22
濾鏡尺寸:77 mm
物理尺寸:最大直徑×總長度 84 x 89.5 mm
重量:540克
入手地點:深圳
入手價格:3100(鏡頭)+170(肯高超薄UV鏡)=3270
注:此價格為二手價格。由于華強北各大商家此鏡頭缺貨(可能是因為圖麗的營銷手段比不上適馬、騰龍,市場保有量小的原因吧),無奈之下只得在蜂鳥網(wǎng)上找到一個二手深圳賣家,當面交易。成色9.9成新,在我仔細驗看之下,確實如此。連鏡頭卡口都是嶄新的,很有光澤,估計賣家平時很少用這個鏡頭。外觀干凈,無劃痕,無斑點,說成是個新鏡頭也不為過(見圖片),感覺很超值。
2P:

3P:

后面是幾張試鏡照片,是回到深圳酒店后在房間里對著窗外隨便拍的。雖然有拍出好的風景照的美好愿望,但也不能好高騖遠,得一步一步來。畢竟廣角鏡頭還是第一次接觸,它的特點和視角都不是很適應。而且都說廣角鏡頭很難用好,看來我的修煉之路還任重道遠,得好好磨練對它的駕馭能力才行。
4P:從小圖上看不太出來邊緣分辨率的明顯下降和暗角現(xiàn)象(其實在原圖上也不是太明顯),可能是我正好用到了F8這個最佳光圈的原因吧。

5P:廣角端視角大,包含的景物多,這可能是廣角鏡頭最主要的特點吧。至于如何運用它的畸變和視覺沖擊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6P:也來張豎圖,才發(fā)現(xiàn)今天的天空還是很漂亮的,很給面子嘛!

7P:拍房間。很感嘆廣角鏡頭在狹小空間對景物的吸納能力和不同于尋常的視覺效果。不過在F4的最大光圈下邊緣的暗角似乎比較明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