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8.20中國郵政2002-18《中國古代科學家(四)》(4-1)扁鵲
劉徽
劉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國后期魏國杰出數(shù)學家,是中國古典數(shù)學理論的奠基者之一,淄鄉(xiāng)(今山東鄒平)人。劉徽的數(shù)學成就一是清理中國古代數(shù)學體系并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這方面集中體現(xiàn)在《九章算術注》中;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見,他在《九章算術•圓田術》注中,用割圓術證明了圓面積的精確公式,并給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他首先從圓內(nèi)接六邊形開始割圓,每次邊數(shù)倍增,算到192邊形的面積,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邊形的面積,得到π=3927/1250=3.1416,稱為“徽率”。劉徽不僅對中國古代數(shù)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而且在世界數(shù)學史上也確立了崇高的歷史地位,鑒于劉徽的巨大貢獻,后人稱他為“中國數(shù)學史上的牛頓”。其著作有:《九章算術注》10卷、《重差》1卷,至唐代易名為《海島算經(jīng)》、《九章重差圖》l卷,可惜后兩種都在宋代失傳。

2002.8.20中國郵政2002-18《中國古代科學家(四)》(4-2)劉徽
蘇頌
蘇頌(1020年-1101年),字子容,出身于廈門同安蘆山堂(同安城關)一書香門第。中國宋代天文學家、藥物學家。字子容,福建泉州南安人。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進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等職九年,得以博覽皇家藏書。宋哲宗登位后,先任刑部尚書,后任吏部尚書,晚年入閣拜相,以制作水運儀象臺聞名于世。

2002.8.20中國郵政2002-18《中國古代科學家(四)》(4-3)蘇頌
宋應星
宋應星(1587年-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北鄉(xiāng)雅溪牌坊村人,明朝著名科學家。萬歷四十三年(1615)舉于鄉(xiāng)。崇禎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諭,十一年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棄官歸里,終老于鄉(xiāng)。在當時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生產(chǎn)技術達到新水平的條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諭任內(nèi)著成《天工開物》一書。宋應星的著作還有《野議》、《論氣》、《談天》、《思憐詩》、《畫音歸正》、《卮言十種》等,但今已佚失。

2002.8.20中國郵政2002-18《中國古代科學家(四)》(4-4)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