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瀉一癥臨床很常見,尤其是慢性的,西醫(yī)多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長期服用抗生素效果不理想,轉治中醫(yī)亦是療效參半,所以有的醫(yī)生就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處理。下面借一例子說明。 唐某,男,45歲,西安南郊東大人, 龍膽草l 一周后復診,病人一進門就說,你的藥真靈,正向你說的,服完前兩付拉得更厲害,一天五六次,后三天就不拉了,現在一天只便一次,有時兩次。你真神了,我過去吃了長時間的補脾益腸丸和四神丸,越吃越重,好多老中醫(yī)都是開了大量的補益澀腸藥,說長期腹瀉脾腎陽虛,必須進補,結果沒有一點療效。我說慢性腹瀉不一定都是虛證,你以前藥用反了,不對證,故無效。后又開葛根芩連湯合平胃散加乳香沒藥七劑,服完病愈。 按:慢性腹瀉一證,臨床上很常見,中醫(yī)治療一定要辨證,分清虛實寒熱,切不可一咕腦都認為是虛是寒,大量溫補固澀。實際上,還有很多是熱是實,或者虛實挾雜。該案就是明例,濕熱腹瀉,其辨證要點為:舌紅,脈實,大便稀臭粘膩。另外長期是溫熱收澀之藥不效也是反證非虛寒腸脫。這一點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古道瘦馬寫于2011·8·23下午 |
|
|
來自: yangyongming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