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鉛墜?墜又叫墜子、魚墜、鉛砣、墜砣、錫砣、干斤、鉛錘、垂砣或沉子,多用鉛或錫等重金屬制成。鉛墜的種類有哪些?1、手竿用的鉛墜;2、海竿用的鉛砣。雙鉤墜的安裝方法和技巧:1、雙立鉤墜的安裝;2、雙臥鉤墜的安裝;3、雙鉤雙墜法。

臺釣釣組介紹——鉛墜。什么是鉛墜?鉛墜的種類有哪些?鉛墜的作用有哪些?雙鉤墜的安裝方法和技巧:
    鉛墜又叫墜子、魚墜、鉛砣、墜砣、錫砣、干斤、鉛錘、垂砣或沉子,多用鉛或錫等重金屬制成。臺釣剛剛傳入大陸時,人們把臺釣簡單地理解為“懸墜釣”,人們的目光較多地集中在墜子上。后來臺釣發(fā)展到了競技釣,釣具更精密、速度更快、功能更多,墜子反而不那么受重視了。但是墜子對競技釣還是有著重要影響的,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如果鉛皮墜卷得不圓,會在提竿時產(chǎn)生旋轉(zhuǎn),雙腦線更容易攪纏。如果鉛皮座上下用太空豆堵得嚴嚴實實的,就會在里面滯留一些空氣,經(jīng)常影響浮力;如果卷得不緊,它會松開而致使儲存一些氣泡,或者卷在里面的小鉛皮脫落;多次拆開、卷緊,鉛皮就沒有了機械性能,容易造成小鉛皮的脫落。多次卷繞后,表面不平整,也會造成內(nèi)部貯藏空氣。
一、鉛墜的種類。
1、手竿用的鉛墜。
    是配合浮漂使用的墜子。其形多為圓形、球形、棗形、板狀形、短柱形或橢圓形。一般球形墜和棗形墜上一側(cè)有一道深槽狀開口,故義稱開口墜。可借助此開口將鉛墜捏夾在釣線上。墜的重量不等,有多種規(guī)格,大的如黃豆粒,小的如綠豆粒,長的如長豆粒。也有將很薄的鉛皮卷成小卷出售的,使用時按需要剪短,可直接卷在釣線上。此種鉛皮物美價廉,使用起來很方便。沒有現(xiàn)成的鉛墜,也可以用保險絲制作。其方法是先在釣線上穿一截自行車氣門芯,將鉛皮或保險絲繞在氣門芯上,然后調(diào)整到其重量和浮漂的浮力匹配合適就可用了。
    手竿用墜可分為如下幾種:
    豆形鉛子:形似黃豆、赤豆,中間有縫,用以夾緊魚線。選用時應(yīng)與浮漂配合,使墜稍重于浮漂。
    壺形鉛子:形似茶壺,上有銅絲環(huán)供系線,裝取都方便。其作用能使手竿釣線蕩得遠,以便做較遠掙離垂釣,并使魚鉤快速沉入水底,抗風及抗水流。
    薄片形鉛皮墜:這種墜子是0.20~0.40毫米厚,3~4厘米寬的鉛皮薄片,也可以用錫應(yīng)或保險絲加工而成。臺灣釣法都用這種鉛皮作墜。鉛片卷在魚線上,隨時調(diào)整其重量和位置,以保持鉛墜恰好豎立在水中。鉛皮墜可大可小,主要根據(jù)目標魚群的個體大小決定。
2、海竿用的鉛砣。
    一般用于遠投垂釣。它比手竿用的鉛墜大且重。規(guī)格從10~60克不等。有扁圓形、橢圓形、圓形、圓柱形和菱柱形等多種。中間有一道線孔的鉛砣可以在釣線上滑動,故稱為通心砣或稱活墜、活砣。為避免墜子滑到釣鉤上,可在釣線與綁鉤線的連接處固定一個小開口墜,或通過連接具連接釣線與綁鉤線。無線孔、砣上有系線環(huán)的是實心砣,叫固定砣或死墜。
    海竿墜可分為以下幾種:
    底釣用墜:其輕重可根據(jù)拋竿彈性的承受力、魚線粗細、釣場來選用,以便使鉤拋得遠、沉得快,入水后能抗住水底潛流。
    浮釣用墜:體小呈棗形,重量稍輕,中心有線孔或線環(huán),裝取皆方便。
    定位鉛墜:用于流水或暗流處垂釣的拋竿,扁圓形,底面平,并有3~4只形似釘子的爪,能固定在河底,不會移位。
    穿心鉛墜:長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線孔,魚線由線孔穿入。墜前系吸食鉤,用于釣取水庫或大型水域的大中型魚類。魚攝食時將魚鉤也吸入嘴內(nèi),使墜線在線孔內(nèi)滑動,從而將信息及時傳遞到拋竿軟梢
上,垂釣者可根據(jù)竿梢的抖動來決定是否提竿搖線。
    鉛墜形狀的選配,釣手可以根據(jù)需要,認真選配,只有配置得當,用起來才能得心應(yīng)手。一般來看,圓形、球形鉛墜受阻力小,入水后能很快落入水底,是最常使用的形狀。在水位較淺、淤泥較厚的水域拋鉤,常希望鉛墜下落緩慢一點,以免砸入淤泥,一般選用受水阻力大一些的片狀墜。
    就鉛墜的重量而言,一定要和使用釣竿的竿尖硬度、釣線的粗細、拋線的遠近相匹配。硬尖、粗線、遠拋,墜子就要重一些;反之則可配輕墜。比如實心玻璃鋼海竿,竿尖直徑3毫米,墜子不要超過50克。竿尖直徑1.5毫米以下、4.5米以上長度的長海竿,所配的鉛墜,一般不能超過5克。
    使用手竿時,所選用的鉛墜,應(yīng)該嚴格地與浮漂匹配,只有匹配得當,垂釣時才能使魚吞食鉤餌時反應(yīng)靈敏。正確的匹配應(yīng)該是浮漂的浮力等于鉛墜重力加上鉤餌、水線重力的總和。即浮力與重力相等。這里可能出現(xiàn)兩種不合要求的情況:一是重力大于浮力,此時則有可能使鉤餌沉入淤泥或青苔中,不易被魚發(fā)現(xiàn)。用輕墜、小墜,入水悄無聲,對魚無任何驚嚇,可確保多釣魚。這也是臺釣鯽魚時的所謂“幽靈釣法”的精髓。二是重力小于浮力,此時則可能鉤餌到不了水底成了浮釣。在實際調(diào)試時,使浮漂和鉛墜的匹配達到浮漂微露水面,而鉤和鉛墜懸在水體中,然后裝上鉤餌,拉長水線,使浮漂露出水面部分比調(diào)試時長出一至二個目,即達到匹配比較臺理的狀態(tài)。
    選擇海竿用的鉛砣,要和海竿長度、竿尖的彈性及硬度、釣線的粗細相匹配。首先是竿越長,鉛砣就應(yīng)該相應(yīng)加重,釣線也應(yīng)適當加粗。竿身短,竿尖細,如2.7米以下的海竿通常較軟,宜配50克以下的輕墜;竿身長,竿體粗,宜配60克以上的重墜。其次是在水底平坦,淤泥不厚時,可用圓形墜、球形墜、橢圓形墜;淤泥較厚,水較淺時,可用扁形墜、片形墜;若對水底情況不熟悉,則以扁形墜較適宜::最后要注意的是在流速較快的野外水域垂釣,應(yīng)選用流線型墜,如棗形、蛋形等,重量也應(yīng)較大;在靜水中或流速較慢的水域垂釣,則用輕墜,對形狀要求也不甚嚴格。
二、雙鉤墜的安裝。
1、雙立鉤墜的安裝。
    雙立鉤的魚墜,可以安在鉤的上方,然后再在墜的上方1厘米處,拴一個魚鉤。掛鉤的短線長約2厘米,再將短線拴在主線上。雙鉤的釣線以膠絲為宜,這樣主、支線不易纏繞。一般支線應(yīng)比主線粗一些,這樣可以避免兩個魚鉤相互碰撞,達到雙鉤上魚的佳績。
2、雙臥鉤墜的安裝。
     雙臥鉤的鉤和墜均沉底,主線上系左右兩根支線,在支線上分別裝鉤。也應(yīng)以但股膠絲作主、支線,而且支線要比主線粗,以免魚鉤與主線纏住。
    另外,雙立鉤墜還有一種方法是:在線端拴上一個魚鉤。再在鉤端上方3~4厘米處加墜,然后再在魚墜上方4~6厘米處,另拴一個魚鉤。這樣的好處,是上鉤鉤尖朝上,只要魚咬住了魚鉤,就脫不了鉤,同時魚漂的反應(yīng)也比較靈敏。
3、雙鉤雙墜法。
    為了使雙鉤垂釣時,魚漂的反應(yīng)更加靈敏,可以把一個魚墜,平均分成兩個小魚墜。再把每個小墜固定在兩條腦線上。這樣,當一條魚咬鉤時,只需負擔原墜一半的重量,從而把魚漂反應(yīng)的靈敏度提高一倍,可以提高提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