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探秘虎牙大峽谷

 云中漫步XQ 2011-09-18

探秘虎牙大峽谷(一)

 

 一

 

 平武縣虎牙大峽谷,地處岷山山脈,位于四川平武泗耳虎牙藏鄉(xiāng)保護區(qū),即四川省盆地西北邊緣,岷山主峰雪寶頂東南側(cè),與“人間瑤池”黃龍寺腹背相依,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峽谷以山奇、水奇、瀑布奇而著稱。因其海拔高,未被開發(fā),游人甚少,知之者少,故至今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虎牙大峽谷長30公里,平均深500米,寬10—30余米不等。峽谷中虎牙河屬涪江一級支流,咆哮、奔騰,適宜漂流探險。”

 我曾在2007年夏與幾個朋友去過虎牙大峽谷??赡谴斡捎跍蕚洳怀浞?,只走過著名的雪寶頂自然保護區(qū)里很小的一段。去看了一個地名叫唰唰水的地方的瀑布——大龍口瀑布。那瀑布確實有些壯觀和神奇。瀑布水是從半山腰的一個巖洞(溶洞)傾瀉出來的,這也許就是大龍口瀑布得名的原由吧。在瀑布洞口,由于有巖石的阻擋,瀑布就在洞口前分成了三份,分別向下垂落,形成一個扇形面瀑布景觀。主瀑布左右?guī)r壁還有一些細小瀑布,與主瀑布形成有主有次,有梳有密、有緩有急,寬約五十米的瀑布巖,甚是壯觀。

 本來是清幽幽的水,從二、三十米高的懸崖上飛落,就成了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珍珠們在落入山澗的途中,有的遇上碩大的石頭,便濺起無數(shù)的浪花雪沫,形成壯麗的玉碎景象。有的落在碧綠的澗池中,激起一池雪浪,就像煮沸水的鍋,白浪翻卷,讓人頓悟“卷起千堆雪”的妙語。瀑布上端嘩嘩、下端轟轟的水聲,似千軍萬馬奔騰咆哮,又如陣雷轟鳴。其景其聲,讓人震撼,也更讓人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離瀑布幾米遠的對面,有當(dāng)?shù)厝藢橛^瀑布而架設(shè)的木頭觀景臺。觀景臺有三、四米高,全是用碗口粗細的原木搭就。因成年累月有瀑布霧的浸潤,觀景臺的木棒上都有了厚厚一層青苔。站在觀景臺,上可仰望瀑布出口的洞穴和扇形珠簾。泉水從洞口噴涌而出,猶如白龍出洞,瞬間化為雨露。下可俯視澗池中沸騰的雪浪,讓人心潮起伏。還可聽到瀑布下落的嘩嘩聲,瀑布落入水潭的轟鳴聲,那聲音猶如雷鳴一般,聲勢浩大,攝人心魄。那是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音雖高若重鼓,但絕對沒有人覺得她是噪音。人們都是心悅誠服地聆聽著、贊嘆著。還有更奇妙無比的是站在觀景臺,可以感受隨瀑布而下的蒙蒙雨霧飄飄來,浸潤臉夾,滋潤心扉,讓人頓感什么是真正的沁人心脾。倘若有陽光照射到峽谷來,便能看見靈秀迷人的彩虹飛架在峽谷瀑布旁。你想想,正是夏日,沐浴在細得無形無態(tài)的瀑布水霧中,那種清涼、舒爽、沁脾、愜意的感覺,真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實在是曼妙致極。

 只可惜那次時間太短,僅走了峽谷的一條溝,沒有很好地領(lǐng)略虎牙峽谷的神韻,所以這次決定在峽谷野營露宿,以便了卻心愿。這次主要目的地是綠海子和花海子,是大峽谷的另一條溝,也是虎牙大峽谷的主戰(zhàn)場。

 各方面都準備就緒后,于八月九日清晨六點三十分從古城出發(fā)。一路走走停停,快十點鐘就抵達虎牙藏族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在虎牙藏族鄉(xiāng)黨委楊書記的幫助下,準備好路宿睡袋等物品,再沿著新修的水泥公路繼續(xù)前行,約十一點半,車來到平壩。沒了公路,就只能步行。我們就在楊書記給聯(lián)系的藏族向?qū)г魍氐膸ьI(lǐng)下,沿小溪之路前進。

 原計劃雇傭兩匹馬托運食品和露宿物品的,但因聯(lián)系時間太晚,馬都到當(dāng)?shù)氐V山去托礦掙錢去了,我們只好將這些物品分散,自己搬運。一行十二人,背的背,扛的扛,抬的抬,就像遷徙的民工,又似逃難的難民。沿著河流的路,一邊是奔騰咆哮的河流、一邊是懸崖峭壁的巖巒,路很是難走。有兩次因為河流阻道,差點迷了路,還好有當(dāng)?shù)夭匕鰧?dǎo)游,得以順利前進。將近十二點,來到了廣草坪。

 廣草坪是兩條小河流交匯處。據(jù)向?qū)г魍亟榻B,過了第一條小河,我們就出了平武地界,并將進入到啊壩藏族自治州的松潘縣境內(nèi)。于是我們決定在此午餐。午餐極為簡單,就是早晨買的饅頭和包子,就著清冽的河水下肚。飯后,順著河邊小道彎彎扭扭地往前走。溝是越來越狹,路是越來越窄、越來越陡。這還是在山腳呢,路就難走起來了。

 中午兩點時,我們離開山澗,進入原始樹林,踏上正式的爬坡山路。進入爬坡山路,由于植被稠密,沒有了太陽的直射,感覺要爽快一些。路兩旁的植被多種多樣,有高有矮,有梳有密。矮植被中,以竹子最多,其間夾雜著一些野花野草。我們猜測應(yīng)該有國寶大熊貓,但我們一路上沒有見著熊貓的影子。高植被中,以銀杏、樺木、冷云杉為多。樹干挺拔偉岸,直上云天;樹皮多是龜裂,泛著光亮;枝椏上長著綠黃色的胡須,在山風(fēng)中飄動,頗具仙風(fēng)道骨的神韻。陽光透過縫隙,如同金箔散落在地上、草叢中、樹葉上,給森林增添了光彩和神秘。

 爬山是一件苦力活,越往上越累人。汗水多次濕透衣衫,人們開始有了累的感覺了。海拔不斷攀高。那些吃的用的,提在手里,背在肩頭,如同鐵疙瘩,愈來愈顯得沉重。沉重得讓人想拋棄。

 深山老林的天,是典型的娃娃臉,說變就變。隨著幾聲悶雷,天空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我們便停止了前進,撐開雨傘,在密林中避雨。好在十多二十分鐘后雨就停了,不一會又是艷陽當(dāng)空。我沒有看到密林上空是否有彩虹,但我聞到了林中的空氣,更加的清新和甜潤。雨后林中的鳥兒也活躍了起來,在樹林中穿越翻飛,不停地鳴叫唱和。那畫眉的聲音溫柔婉轉(zhuǎn),我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機,錄上一段這自然的音律。

 山路原本就彎曲濕潤,雨后就更有些濕滑,所以爬起來更加吃力,也就格外小心。累,自然是越來越明顯的了。走一會就歇息一陣,在歇氣的同時,各人都會掏出相機手機,對準心儀的花草、樹木、山巒來冒充一陣拍客。

 大約四點鐘,隊伍開始拉長了。體能好的直線上升,體能差些的,就掉下隊來,在深邃的林蔭道中蠕動。我因為近段時間身體狀況較差,掉隊到墊底,成為斷后將軍。隨著體力的消耗、海拔的升高,每向上攀登一步,都有體力不支的感覺。這不禁讓人感慨,后悔平時沒有加強體育鍛煉。每上三五步,小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沉,便只好站著稍稍歇息,嘴里便急迫地喘著粗氣。心想快點到吧。

 通過頑強的努力,十七點過幾分先頭部隊就到達了綠海子大巖窩,二十多分鐘后隊員都陸續(xù)到達大巖窩。原計劃準備到花海子宿營,但考慮走了近六個小時的山路,隊員門都很累,且擔(dān)心在天黑之前到不了花海子,就決定宿營綠海子大巖窩。

 

                                                                                                                     2011-8-21于龍安

探秘虎牙大峽谷

 

(二)

 

 

 決定宿營綠海子大巖窩,便各自忙了起來。先到的部分隊員因已經(jīng)到綠海子看過了,就和向?qū)г魍販蕚洳窕鹜聿停蟮降年爢T就去會晤那傳奇的綠海子。

 綠海子距宿營地大巖窩只有一百多米。從大巖窩穿過茂密的竹樹林,眼前就呈現(xiàn)出一片碧綠如玉的高山湖泊,那便是世人傳說、心中向往的綠海子了。

綠海子屬高原溶陷湖,保存著完整的冰川遺址。綠海子面積并不大,也就千余平方米而已。整個湖面呈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坐西向東。周圍靜穆的高山,挺拔的樹木,秀氣的翠竹,耀眼的野花環(huán)抱著這高原綠珍珠,顯得更加靜謐安詳。讓人感到寧靜、舒心、暢快,恨不得只是吸氣,將那高原清新的氣息納入丹田,潤徹肺腑。

初見綠海子,會懷疑她是高原湖泊。只見眼前一片綠色,有如一塊碧玉千百年鑲嵌在這高原,等待主人的發(fā)掘;又似綠蔭賽場種植在這高原,等待選手們撕殺;更似偌大的綠色顏料缸矗立在這高原,等待她的技師們?nèi)境鲥\緞。湖水鏡面,泛著綠光,不禁讓人想起“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的佳句來。湖水綠且清,水中沙石水草歷歷在目,正所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只是我們不曾見到游魚。我們也曾議論猜測,魚應(yīng)該是有的,只是臨近傍晚,魚兒們也已經(jīng)回到深水處的家去了。

海子周圍“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花草翠竹、山巒樹木倒影在水中,形成綠色立體畫。整個海子就顯得更加的綠了,綠得已經(jīng)成了藍色。我已經(jīng)懷疑自己不是站在高原上,而是站在大海邊,于是我便相信“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判斷了。藍色的湖面、墨綠的湖岸,顯得更加的清幽、寂靜,讓人頓消旅途的勞累,頓感自然的神奇,忘卻世事的煩雜紛爭。

信步海子周圍,來到了活水源頭。水是從峭壁山流淌出來的,形成一條小溪流,一路歡歌,躍起白色的水花,跳入了海子。我不明白的是這泉水清流成年累月并未停息,海子的水為何總是沒有滿過呢?難道說真是那龍在顯靈么?相傳,在這綠海子湖里住著一條龍,靜靜地臥在湖底,倘若有人在湖邊大聲地吆喝,天上就會下起暴雨或冰雹,這就是山里人常說的喊山;而且那龍還會出來吃掉到湖邊喝水的牛馬。據(jù)說還有人親眼看見過的,不過我倒是不太相信,那畢竟是傳說而已。

參觀完綠海子,都回到營地,篝火已經(jīng)燃起。一部分忙著準備晚餐:切菜的、洗碗筷的、準備酒具的、觀賞評點的。一部分人忙著用蓬布布置巖窩,準備晚上休息場地。大巖窩是一個天然的山石帳篷。一整塊巨大的石頭上翹突起,下部凹陷,形成一個天然的遮蔽雨露的石巖帳篷。從巖窩前的篝火殘留物和巖石上的煙垢可以看出,這里是登山覽勝者常常光顧留宿的地方。大巖窩自然也是我們今晚臨時留宿的家了。

天色漸漸地暗起來。我們趁著暮色、就著熊熊的篝火,開始了有生以來海拔最高的、最簡單而又熱烈的晚餐。晚餐菜肴都是出發(fā)前在家里準備好的一些鹵菜、涼菜,只是切切拌拌而已。不一會滿滿的兩大盆菜,分作兩桌,席地而坐。人們就用礦泉水瓶當(dāng)酒杯,豪爽地喝酒,大口地吃肉,大聲地說笑。荷重爬山的勞累全不見了。酒過三分,有人提議唱歌以助興。

大家首先推舉兩位藏族同胞唱。同事老楊和導(dǎo)游扎西拓各展歌喉,有獨唱、有合唱、有對唱。渾厚高亢的藏族民歌,在高原之巔飄蕩,染亮了高原的暮色。

忽然有人驚呼:看,那邊山上!大家的都不約而同地向?qū)γ嫱?。山體在夜色中顯得黑熏熏的,而山的背后和頭上卻明晃光亮。大家都覺得有些異樣,導(dǎo)游扎西拓說,那是高原月亮要出來了,這是很難得看到的,尤其是旅游探險的外地游客更是少有能見到的了,你們真是幸運的高原之客了!果真,不一會,金黃的月就從遠處山的背后漫漫地爬上來。先是一小塊,逐步變大,越來越亮。既后成為半圓形,在黑色山體的映襯下,閃著耀眼的光,成為天空中唯一的明星。漸漸變成了滾圓,明晃晃的,猶如金餅懸浮在天邊,并不斷地上升。其光四散,布滿整個高原。整個高原的夜空變得朦朧迷離起來,但我們沒有看見星星。皎潔的月光下,高原的山,高原的樹,高的森林就更加的神秘迷人了。人們紛紛掏出相機、手機,對準嫵媚嬌人的高原之月,猛一陣喀嚓喀嚓。我用手機拍得幾張,效果還相當(dāng)?shù)牟诲e。呵呵。

觀賞了平生一次的高原月出的盛況,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幸運,在不停的感嘆中繼續(xù)吃肉、喝酒、唱歌。藏族歌手唱罷,漢族歌手又來。歌聲隨著酒香飄向了遠方,也不知月中的嫦娥仙子是否聽到了他們的歌聲、是否聞到了人間的美酒馨香?歌聲佐美酒,篝火映月光,高原夜不寐,何處是仙鄉(xiāng)。

夜半十分,一陣陣燒烤香味撲鼻而來。那是幾位隱君子在享受高原夜生活的愜意。直到凌晨兩點,喧鬧聲才停歇,而鼾聲卻又響起了。

 

                                                                2011年8月草稿于涪江河畔

探秘虎牙大峽谷

 

 

 大巖窩和衣卷入睡袋露宿一夜,因不太習(xí)慣以地為床的睡眠方式,部分人于十日清晨天剛放亮就起來了。雖說睡的不是很舒服,但負重爬山的累還是得到了緩解,精神自然十足了些。

 簡單地吃過早餐,已經(jīng)七點過了,遂準備向更高處的花海子進發(fā)。據(jù)導(dǎo)游扎西拓介紹,去花海子往返大約需要五個小時。隊員老袁因腳崴傷了,不能爬山,決定由其女兒照顧返程下山。隊員小彭因為身體原因,也不宜向高海拔的山峰進軍,便決定與老袁父女同行下山。另有兩個年輕小隊員因為昨晚休息太晚,睡眠不足,想繼續(xù)睡覺,也算是看守營地吧。最終只有連向?qū)г趦?nèi)的七個人決定向花海子挺進。

 我們七點三十分準時從大巖窩出發(fā)。導(dǎo)游扎西拓走在前面帶路,幾分鐘后就又是爬山之路。山路雖然很陡,但我們通過一晚的歇息休整,體力得以恢復(fù),加之今天沒有背負行囊,屬于輕裝上陣,所以走得還是比較快。在那種高海拔地區(qū)的早晨,不多久就開始喘粗氣了,額頭上也滲出了粒粒汗珠。后來有人提醒,路程還遠,且都是爬坡上砍的,要注意保持體力,不然一會就不行了。于是我們就略微放慢了速度,邊走邊說笑,邊看邊拍照。

 從綠海子到花海子,基本是層級式上升,植被各有特色。第一層級以竹林為主,間有高大挺拔的樹木;第二層級是以杜鵑林為主,也間有高大的樹木;第三層級是以高山花草植被為主,偶爾間有幾株高大突兀的樹;第四層級就是我們只遠觀而沒有去過的古冰川遺址,絕對的不毛之地。

 我們爬行在第一層級的山路上,雖然路很陡,但因一晚的休整,體力較充沛,爬得也并不快,感覺還是比較行。低矮的花草,晶瑩的露珠點綴其間,仿若花草秋波盈溢,甚是惹人憐愛。雖然露水潤濕了鞋褲,也沒人惱怒于他們。道路兩邊或密或稀的竹林,形成竹林幽徑,行走于其間,仿若穿越時空隧道。偶有芊瘦枝條橫斜路旁,欲牽衣待話,撩人情意。稀疏的樹筆直挺立,龜裂的褐色皮膚,訴說這滄桑歲月的經(jīng)歷;茂密的枝葉,又展示出高原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層級的杜鵑林相對來說要平坦得多了,走起來步履輕快,也沒有了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了。林中地面全是落葉腐質(zhì)土,黝黑肥沃,間或有小草野花苗亭亭玉立,嫩嫩的、綠綠的,有的還戴有小花帽呢;給荒涼的杜鵑林帶來了些許生氣與活力。說荒涼是因為杜鵑林中除了地上稀疏的花草,就只有屈曲盤旋的杜鵑樹干,幾乎沒有其它雜樹,只有遠處間或有幾棵高大的樹。杜鵑樹干并不高,但卻蒼勁有力,若盤龍虬枝。那些灰綠色的地衣,正如片片鱗甲,付著在龜裂的樹皮上,呈現(xiàn)出歲月的痕跡。一般在兩米多高才有杜鵑樹葉,在清晨的陽光下,樹葉綠得逼人的眼。陽光透過枝葉,形成細小的七彩光柱,直射到小草小花上,很是迷人。只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沒有看到那色彩斑斕的杜鵑花,甚是遺憾。

 當(dāng)我們來到第三層級,眼前的景象就有些異樣了。先前一路都看得見的竹子了無蹤影,有的是漫山遍野的花草和稀稀落落的杉樹?;ú荼认惹翱吹降闹駱淞种械囊苊艿枚啵㈤_放著無數(shù)的花?;▋阂欢涠?、一串串、一片片、一山山,都是我們叫不出名字來的,其色有紅、黃、藍、白、紫等等,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加之露水未干,便有一種閃光的效果,真正是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樹多是杉樹,樹干粗壯筆挺。所有的樹并不成片成林,而是三兩株或者一株驕傲地挺立著,就像高原草甸的哨兵,形成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格局。樹干幾乎都有歲月霜刀雕刻出的裂紋,顯示出它們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生命歷程。與先前一路所見到的高大樹木不一樣的是枝稀葉梳,且不少的枝光禿禿的,直入藍天,就像傳說中飛龍的爪子,蒼勁有力,這也更加給人一種滄桑世故之感。好在樹枝上懸掛著絲絲縷縷的灰綠色樹衣,猶如老樹的胡須,成天在空中招搖著,給寂靜的高原增添了點動感。

 不知是什么時候,我們的視野內(nèi),出現(xiàn)了兩座山峰。山峰不知其名,但我猜測,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小馬場山和牙羌山吧?

 處于小馬場山與牙羌山交界的小伊瑪關(guān)是古代平武到松潘的古道必經(jīng)之地,據(jù)說海拔在4555米,這樣說來,小馬場山和牙羌山會更高一些了。小馬場山在藏語里叫“沃格”,其山勢陡峭險峻,寸草不生,屬于我前面說的第四層級的山景。據(jù)說有時候山前陽光普照不會有絲毫云霧,而山后則霧氣騰騰,幾米遠便不見人影。然而我們的運氣可算特好,雖然山前艷陽高照,由于是上午,一會兒云霧繚繞,山峰在云霧中或隱或顯,猶如頑皮的兒童,與游人藏起了貓貓。一會兒云霧消散,直視無礙。那裸露的巖石上,鋪上一層陽光,更是顯得金黃蒼茫,給人壯美之感。

 那牙羌山更是奇特,其山體巖壁似刀削斧劈,狀如劍門石壁,成為山巔屏風(fēng),矗立千萬年。其尖聳出云端,狀如寺廟屋頂,又如塔尖。遠遠地看去,這牙羌山還真有點像在圖片上看到的拉薩布達拉宮形狀呢,這不禁讓人贊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當(dāng)陽光照射時,缺少植被的牙羌山更是金碧輝煌,充分展示出冰川遺址的魅力。簡直是血壁千刃,看你誰能過我。當(dāng)高原云霧拂過,牙羌山就如一位嬌羞的閨秀,扯起天幕中的絲巾,掩飾見到來客的羞澀。不過她最終還是揭開面紗,楚楚動人地來到客人面前,為客人們展示出自己婀娜多姿的體態(tài),贏得客人們的贊美和歆羨。

 小馬場山與牙羌山一魁偉一俊秀,就如一對戀人,站在群山之巔,相擁千千萬年,不離不棄,永不分離。他們一年四季注視著九寨、黃龍和雪寶頂,也注視著世間紜紜眾生。

   據(jù)導(dǎo)游扎西拓說,再翻過一個梁就是花海子了。我們都有些激動了起來。

 

                                                                                                                                    2011-9-3于涪江河畔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