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1助讀和講解




本頁注1關于la不應小于200mm,是針對標準圖集和具體設計無專門要求的一般受拉鋼筋來講的,圖集和具體設計已經(jīng)明確使用12d、15d、150mm等情況,不需要受制不小于200mm的要求。這里的200mm,在老規(guī)范、老圖集里是250mm。
本頁注2的要求是規(guī)范對機械錨固的專門要求,這是因為機械錨固比普通錨固長度短,為了確實保證較短的機械錨固長度起到與普通錨固同等效果,必需對混凝土進行三維約束,以切實提升結構本體混凝土的錨固能力。


對Lc圖示長度的匡正:約束邊緣轉角墻(一)非陰影區(qū)全部設置拉筋和(二)非陰影區(qū)全部設置封閉箍筋+拉筋,兩者的lc理應相同,可是原圖此處沒畫好。


對于一片剪力墻,”起步”不可以有兩個,“第一間距”也不可以有兩個,就好比田徑比賽,如果有兩個開始,就不可能只產(chǎn)生一個冠軍。
梁間平板鋼筋的排布,也是這個道理,從中間向兩端分布,最后剩多少就是多少,不要人為制造所謂的第一間距。
板的變形呈鍋底狀,邊緣加強,沒有力學道理,中央加密方可緩解辦的鍋底狀變形.
1、當通長筋直徑與支座局部鋼筋直徑相同,應當在各跨跨中1/3區(qū)段任意位置實施連接;2、當通長筋直徑小于支座局部鋼筋直徑,應當將支座鋼筋在各跨1/3處截斷,用較小直徑的通長筋與其(兩處)連接,連接長度用較小直徑的N倍d;3、架立筋與支座局部鋼筋的連接長度統(tǒng)一取150mm,不受直徑制約,不受本圖集53頁那個 200mm的節(jié)制。

關于端支座錨固:先看大圖的伸至柱外側縱筋內(nèi)側,且≥0.4laE,此時此刻,hc-(保護層厚度25+箍筋直徑10+縱向鋼筋直徑25+間隙25)=hc-85mm<laE;再看中間小圖的≥0.5hc+5d,≥laE,此時此刻,hc>laE+85mm,究竟采用伸至柱外側縱筋內(nèi)側,且≥0.4laE,還是采用≥0.5hc+5d,≥laE,臨界條件是看hc-85有沒有>laE,如果hc-85>laE,就可以直錨,反之,必需伸至柱外側縱筋內(nèi)側,且≥0.4laE, 關于中間節(jié)點外底筋連接:901圖集沒有避開箍筋加密區(qū),本頁提出閃開1.5梁高,避開了2~4級抗震的箍筋加密區(qū)。


板有平板和立墻板兩種,當為地下室外墻板時,后澆帶要與地下室底板、外立墻板,梁頂板貫通,這類后澆帶,應設置止水鋼板,止水鋼板會與梁箍筋發(fā)生矛盾,需要在設計交底/圖紙會審時就與結構設計師會商出解決之道,兩者必需犧牲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