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名郭開貞,是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戲劇家、史學(xué)家、古文字學(xué)家和社會活動家。他自幼聰穎過人。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了不少古 詩詞。他四歲半到私塾念書,六七歲開始學(xué)習(xí)對對子。起初是二字對兒,慢慢再作五字、七字對兒。 郭沫若就讀的私塾與太平寺大廟的后園僅一墻之隔。正逢初夏,幾株桃樹結(jié)滿紅紅的蜜桃,這對隔墻觀望的孩子,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誘惑,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 小郭沫若向來調(diào)皮,在他的帶動下,孩子們紛紛從墻腳的一個洞鉆了過去,偷摘桃子來吃。這事被廟里的和尚發(fā)現(xiàn),就向老師告了狀。 老師知道之后,很生氣。他拿著竹板子問,昨天去偷桃子的都有誰?那群孩子誰也沒吭聲,老師說:“這樣吧,我給你們出一個上聯(lián),你們當中如果有誰把這個下聯(lián)對上,那昨天的事就算作罷。如果回答不上這個下聯(lián),誰也跑不了挨這一頓板子。”老師這上聯(lián)是這樣出的,“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 孩子們連緊張再害怕,是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了。 這個時候,少年的郭沫若騰一下站起來說:“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他年攀桂”,桂,傳說中月宮當中的樹,桂樹,蟾宮也是月亮,月宮。“攀桂步”在古代就是考上狀元的意思。這個下聯(lián)不僅對得好,氣勢也很宏大。郭沫若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華和志向,讓老師非常高興。這些孩子們因為郭沫若奇妙敏捷的回答出了下聯(lián),免遭一頓竹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