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第二天,吃過晚飯去單位值夜班。走在人行道上,突然被前面的聲響吸引,原來是一個看上去十歲左右的男孩,由于光顧玩手里的小汽車而沒有注意腳下的臺階摔倒了。 前于男孩兩三步的一女性從說話的口氣斷言,肯定是他的媽媽。她回過頭對男孩氣沖沖地說,就知道玩小汽車,啥都不顧了,你等回家看我怎么揍你。 我真切地看到,男孩摔倒了二話沒說即站了起來,但卻是一臉的恐懼,直勾勾地注視著媽媽猙獰的表情。聽完媽媽的訓斥,心里一定會更加忐忑不安。 目睹了男孩和媽媽的此情此景,忍不住想發(fā)表點一管之見。 試想,男孩意外地摔倒已經(jīng)很沮喪了,理應(yīng)得到媽媽的關(guān)愛與呵護。如果媽媽回走幾步親切地摸著兒子的頭,和風細語地說,好兒子摔疼了吧,咱是男子漢摔一下沒事的,以后走路不能分心,小汽車回家再玩……那男孩會是什么心情,自己摔了跟頭,媽媽不但沒責怪,反而給予親切的安慰,心里該多溫暖。 然而,男孩媽媽的一頓訓斥定會在他的心中增加沉重的壓力?;丶覌寢寱鯓幼嶙约?從這時開始男孩的心將一直懸著。如果他回到家中真的被媽媽揍了,他那顆幼小的心將留下什么樣的陰影呢? 我們都是從這么大過來的,那個年代小孩子沒有不怕大人的,因為不聽話就要挨打,有的用條帚打、有的用皮帶抽、有的用木棍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歪理斜說是諸多家長行使“家法”的依據(jù)。 時代進步了,風氣改變了,一家只有一個寶貝,甭說打罵了,疼還疼不過來呢。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年輕的家長,對孩子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搞得彼此關(guān)系非常緊張不說,使孩子從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不管你給他買多少吃的用的穿的玩的,都抹不平他那顆受傷的心。 坦言之,過去一對夫妻能養(yǎng)活一大幫少的四五個、多則七八個孩子,且個個生龍活虎??扇缃?,一對夫妻養(yǎng)活一個孩子都覺得費神吃力,有的怕吃苦受累,干脆不生孩子。這當中固然有社會大環(huán)境的因素,也與年輕父母缺少責任心有直接關(guān)系,他們普遍是獨生子女,從小享受特別優(yōu)越的待遇,等他們做了父母時,缺少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往往輕狂、浮躁、自私的心態(tài)占居了上風。由此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動不動就撒在孩子身上。長此以往,不但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還會傷害彼此最寶貴的親情。 家長與孩子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guān)愛基礎(chǔ)上的,家長不能因為自己是長者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孩子也不能因為是家中的寶貝就為所欲為,放任自流。就二者而言,責任在家長,古人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警訓,現(xiàn)代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名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做出了榜樣,孩子就會耳濡目染的效仿。好也效仿,壞也效仿,可見家長的“榜樣”是何等的重要。 一位年輕的母親與十歲的女兒不但是感情至深的母女,還是特有的“師生”。一天,母親因工作勞累,顯得十分疲憊,平日慈祥的笑容,快樂的心情,親切的舉動都不見了。 懂事的女兒見媽媽情緒這么低落,猜到媽媽一定是遇到煩心事了,便輕輕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知道人的眼睛為什么長在前面嗎?”媽媽聽了女兒的問話不以為然。女兒接著說,“是因為人一定要往前看,向前走!媽媽,不管你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要害怕,只要往前看,向前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聽了女兒一席話,母親不但十分感動,而且非常驚詫,平日里的乖女兒腦子里怎么會想這么深刻的問題。女兒一雙水靈靈的眼睛期待地望著媽媽,“媽媽,把不愉快的事都拋到腦后吧,明天咱們一起往前看,向前走。” 同樣是母親,同樣是孩子,不比不知道,一比見分曉。家長不要總以為孩子小打罵無所謂,也不要以為孩子不懂大人的事。當下的孩子今非昔比,需要家長與時俱進,做一個善解孩子意,讀懂孩子心,尊重孩子人格的好家長。 |
|
|
來自: xinchengsjx > 《孩子、醒醒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