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歷史思考]易讀《太玄經》

 天龍神劍 2011-08-24

  一、《太玄》來歷
  兩千年前,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創(chuàng)作《太玄》,是以圣人自許的。他的作品都有向孔子看齊的趨向:孔子有《論語》,于是他就作了《法言》,孔子注了《周易》,于是他就作了《太玄》。后世不少人對他這種自充圣人的作法頗有微辭,司馬光一開始也是這種看法,但是細讀了《太玄》之后,感嘆道:“揚子云真大儒也!孔子既沒,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誰?孟與荀殆不足擬,況其余乎!”對揚雄推崇倍至,且一棒子就把孟子和荀子給打死了。揚雄泉下有知,估計會內牛滿面地握著司馬光的手使勁搖晃:“.等了一千多年,我終于碰上伯樂了!”
  以圣人自許的揚雄,寫起書來也是挑戰(zhàn)高難度的?!短烦蓵?,與他同時代的人已經覺得這書太玄了,根本就是故意要人看不懂的(“觀之者難知,學之者難成”)。據(jù)《漢書。揚雄傳》記載,劉歆看了這書后,就對揚雄說:“你這是白費勁!如今的學者專家吃著皇糧搞學術,可是連《周易》這么簡單的經典都讀不懂,你居然還搞了個《太玄》出來,讓不讓人混啦!這么難的書,一般人只會拿去蓋在腌酸菜的缸子上?!?br>  桓譚是揚雄的一個粉絲。揚雄死后,有人問桓譚:“你常常稱贊稱揚雄的書如何了得,那些玩意兒有可能會傳世嗎?”桓譚說:“那是必須的。只不過我和你都等不到它們流行的那一天了。”揚雄死后四十多年,其創(chuàng)作的《法言》果然成了暢銷書,而兩千多年過去了,《太玄》還是沒有幾個人看,估計真的如劉歆所預言——大家都拿去腌酸菜了。
  
  二、《太玄》題解
  前面說過,揚雄寫《太玄》,是為了向《周易》看齊的。不懂《周易》的人,根本就沒有這個自信。相比于西漢時代那些空有祿利的學者來說,揚雄是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真正懂得《周易》的人,所以他就想啦:“《周易》已經這么容易了,這幫小子居然讀不懂,咱們來整個玄乎的,估計他們就能讀懂了?!庇谑撬痪透懔藗€玄之又玄的《太玄》出來,當作《周易》的入門教材——這家伙真是愛添亂。
  “太玄”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太玄”就是水的意思。東漢魏伯陽與揚雄時代相去不遠,他在《周易參同契》中就說“冰雪得溫湯,解釋成太玄”,意思就是說,往冰雪上潑盆熱水,神馬寒冰都會融化成水(太玄)的。
  換句話說,《太玄經》就是《水經》。
  或曰:什么?《太玄》不是模仿《周易》的么?難道《周易》的主題跟水有關?
  要知道揚雄為什么把他的得意之作起名為《太玄》,就要知道“水”在先秦兩漢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薄梢姷兰沂菍⑺c道相提并論的。
  郭店楚墓出土的先秦文獻《太一生水》中,更是明確地提出了“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薄獜倪@里可以看出,水與“太一”相結合,是生成天地的首要條件。
  水與“一”的緣分還不止于此:揚雄自己在《太玄》中就已經將“一”這個數(shù)字與五行之水聯(lián)系了起來。(他在《玄數(shù)》中指出,一二三四五,分別對應水火木金土這五行)。揚雄又在《檄靈賦》中說:“太易之始,太初之先,馮馮沉沉,奮摶無端?!碧准刺唬@個“一”正是古代術士們眼中的道,也是萬物之始和天地之母。《老子》即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綜上所言,“太玄”所強調的水,和《周易》一樣,看中的正是它“生生不息”的寓意。(“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辭》)
  

關注樓主收藏轉發(fā)至天涯微博

1#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5 8:15:00
  三、古來知《太玄》者
  揚雄死前,將《太玄》和《法言》傳給了侯芭。侯芭也算揚雄為數(shù)不多的粉絲之一,為他守了三年的喪??墒撬麤]能將《太玄》發(fā)揚光大,這部書問世不久就被束之高閣了。
  年深月久,蟲咬蟻蛀,慢慢就出現(xiàn)了錯漏脫落——萬幸的是它居然神奇地流傳下來了。
  過了整整一千年,北宋時候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半讀懂了這本書的人。那半個是司馬光,而那一整個就是邵雍。
  為什么說司馬光只能算半個?
  答案有兩方面。其一:司馬光坦承自己讀不懂《周易》,他覺得既然《太玄》是模仿《周易》才寫成的,拿它來當學習《周易》的跳板也不錯??上н@么做相當于拿兒子比老子,只能是“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其二:《周易》和《太玄》皆有濃厚的象數(shù)思想,而司馬光卻對這一套玄乎的東西不感冒,思想上更傾向于義理派,因此在作《太玄集注》的時候也主要是闡發(fā)其中的義理。殊不知,倘若《周易》和《太玄》僅僅是講義理的書,何必搞出一堆卦啊爻啊象啊的,直接寫成《六十四篇大道理》和《八十一章大道理》不就完了嘛!
  若要從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中挑一個真正懂得《太玄》的,那么這個人一定是邵雍。這不僅是因為邵雍修養(yǎng)高,學問好,還因為他有師承真?zhèn)?。易學的傳承歷來重師門,而邵雍正是易學象數(shù)一門中集大成的人物(他與揚雄師出同門的可能性極大)。邵雍的門派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不少牛人,其中就有與宋太祖賭棋華山的睡仙陳摶,但是他唯獨偏愛前輩揚雄的《太玄》,專門畫了《太玄準易圖》,還寫了《正玄》一書。(司馬光對揚雄佩服得要死,估計多半也是受了老友邵雍的影響。)
  
  好之則似之。邵雍的學術與揚雄極其相似,與邵雍并列為北宋五子的二程就說:“堯夫之學大抵似揚雄”,邵雍的粉絲朱熹也說:“康節(jié)之學似揚子云?!薄?,李光地則說“邵易似從《太玄》悟出”,又說“先天生卦造圖法全用《玄》”,指出邵雍的《皇極經世書》和伏羲六十四卦圖均脫胎于《太玄》。
  
  可以說,邵雍是揚雄的真正知音。
  
  《太玄》是擬《周易》而作,因此欲知《周易》,不可不知《太玄》。欲知《太玄》,不可不知邵雍,欲知邵雍,不可不讀《皇極經世書》。
  
  邵雍和《皇極經世書》,是解開《太玄》之謎,進而打開《周易》之門的關鍵。
  
  四、《太玄》與歷法
  在《觀物外篇》中,邵雍說“歷不能無差。今之學歷者,但知歷法,不知歷理。能布算者,落下閎也;能推步者,甘石公也。落下閎但知歷法,揚雄知歷法又知歷理。”
  從這話看來,邵雍對歷法也是頗有一番研究的,否則也不會隨便對幾位前輩評頭品足。
  邵雍在歷法上的造詣有多高?如果說從《皇極經世》那宏大的數(shù)學體系中還看不出來的話,可以看一看他的同門師弟劉羲叟。劉羲叟是李之才晚年收的弟子,《宋史》記載劉羲叟“歷學為宋第一,歐陽修、司馬光輩皆遵用之?!彼谛菤v術數(shù)方面也頗有造詣,跟邵雍一樣有著未卜先知的牛叉本領?!端问贰分杏涊d了他預知自己死期、聽鐘聲預知皇帝將染眩惑之疾等等神異之事。
  從邵雍和劉羲叟兩人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的老師李之才絕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同時也表明,真正的易學大師沒有一個不精通歷法的,揚雄同樣不例外。在邵雍看來,修訂了太初歷的落下閎僅僅是“知歷法”而已,而揚雄才是真正稱得上既知歷法,又知“歷理”的人。
  為什么說揚雄知“歷理”?
  自古歷易同理,揚雄知易理,所以說他知“歷理”。
  欲知《太玄》,先知歷理。
3#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5 22:49:00
  古來作歷者,首重冬至,蓋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而如果把一天看成一年的話,那么夜半子時亦相當于一天中的冬至,故古人往往將冬至與子時相提并論,妙的是,十二辰中的“子”時同樣是屬水的,五行之中,水色為玄,亦與“太玄”之名吻合。邵雍有詩云“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揚雄亦將《太玄》的第一卦與冬至的節(jié)氣相對應,命名為“中”,正是邵雍所謂的“天心無改移”之意,其卦文曰:“陽氣潛萌于黃鐘,信無不在乎中”,意思又相當于《周易參同契》中的“黃鐘建子,兆乃滋彰”。這其中蘊含的歷(易)理是:冬至為一年中的陰極陽生之日。而子時夜半則是一日之中的陰極陽生之時,正是食氣煉丹的好時機,屈原在《遠游》中就說“壹氣孔神兮,于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為之先;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梢哉f,揚雄深知歷理,體現(xiàn)在他不僅僅是從歷法紀時的層面上理解冬至,而是站到了“天人合一”的更高角度上。
  
  
  五、《太玄》與易圖
  常言道,有圖有真象。《太玄》為了讓人明白易象,原本是附有插圖的,書中便有《玄圖》一章,專門講解易圖的,如今圖已佚,僅存文字——這也從側面說明,《太玄》所模仿的《周易》原本也應該是有圖的。(從演變規(guī)律來說,《周易》應該經歷了先有卦圖,再添文字的發(fā)展階段。)許多圖如今雖已失傳,但從宋代大量出現(xiàn)的易圖來看,河圖洛書以及伏羲八卦圖等都應該淵源有自,并非“偽造”一詞能夠輕易抹殺掉的。
4#
回復 
作者:春秋左轉  回復日期:2011-8-5 23:33:00
  頂一下。不錯的文章。樓主越來越精進了?。。。?
5#
回復 
作者:yihuajieyu  回復日期:2011-8-6 9:06:00
  新作呀,頂一下。
6#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6 14:29:00
  4#回復 作者:春秋左轉 回復日期:2011-8-5 23:33:00
    頂一下。不錯的文章。樓主越來越精進了?。。?!
 ?。?br>  不敢當。把一些讀書的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左轉兄好久不見
  
  
  5#回復 作者:yihuajieyu 回復日期:2011-8-6 9:06:00
    新作呀,頂一下。
 ?。?br>  生命不息,挖坑不止。貌似有好幾個大坑都沒有填上,又跑來挖新坑了。呵呵。這個帖子估計也是零零碎碎,想到哪就八到哪里吧。
7#
回復 
作者:炒牛肉蛋包飯  回復日期:2011-8-6 21:28:00
  學習了
8#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7 10:44:00
  這些易圖自西漢至北宋一千年來大多湮沒無聞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傳承的秘密性質決定的。換句話說,是天機不可泄露。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么一段故事:
  有個叫鄭夬的人,寫了一本談易的書。沈括后來跟兵部員外郎秦玠談起這本書,覺得里面盡是些歪門邪道的東西,并列舉了書中諸多在他看來荒唐無比的觀點。沒有想到秦玠聽了卻大驚小怪道:“鄭夬是從哪里學的這種奇術?曾經有個異人也教過我這種歷數(shù),用來推算過去的興衰成敗,神準無比。據(jù)我所知,邵雍也會這種易數(shù)。鄭夬這家伙居然筆之于書,泄露天機,必遭天譴!這些東西都不是普通人能看到的!”沈括聽了嚇了一跳,覺得這哥們說得神秘兮兮,大有神棍之風,且關系到天機什么的,也不好細問。后來秦玠、鄭夬和邵雍都死了,沈括再想問也找不著人。
  邵雍的兒子邵伯溫對沈括的說法有些不一樣,他在《易學辨惑》中發(fā)了一段議論,大意是:“鄭夬這個人哪,當年想跟我爹學易,被拒絕了??蓻]想到他是個小人哪,后來趁著我爹的徒弟王豫病危,買偷了他的仆人,把我爹傳給王豫的鎮(zhèn)派秘籍伏羲先天八卦圖還有一堆心法給偷走了——嘿嘿,說到這里你應該知道,他這本書怎么來的了吧!”
  究竟誰是誰非?邵雍的先天八卦圖借朱熹之手得以流傳至今,鄭夬的書卻已失傳(也可能是秘密保存起來了),留下的唯一痕跡就是《夢溪筆談》中的那段話:“《乾》《坤》,大父母也;《復》《姤》,小父母也?!肚芬蛔兩稄汀?,得一陽;《坤》一變生《姤》,得一陰?!肚吩僮兩杜R》,得二陽;《坤》再變生《遁》,得二陰?!肚啡兩短罚盟年?;《坤》三變生《否》,是四陰?!肚匪淖兩洞髩选?,得八陽;《坤》四變生《觀》,得八陰?!肚肺遄兩秹?,得十六陽;《坤》五變生《剝》,得十六陰。《乾》六變生《歸妹》,本得三十二陽;《坤》六變生《漸》,本得三十二陰?!肚贰独ぁ峰e綜,陰陽各三十二,生六十四卦?!睆倪@段話看,鄭夬的易學確實與邵雍之學有著撇不清的關系。
   邵雍那張被鄭夬“偷走”的伏羲先天八卦圖,當是配著《周易》來看的。他的手上還有《玄易相準圖》,則是配著揚雄的《太玄》看的。這張圖究竟是邵雍的原創(chuàng),還是參考了秘傳的揚雄原圖,已經難以考證,因為這張圖如今也已經失傳,難見原貌。(司馬光是《太玄》的忠實讀者,幾十年里除了編《資治通鑒》外,業(yè)余時間都花在《太玄集注》上面了,他與邵雍交情不錯,倒是很可能從邵雍那里見過此圖并得到一定的啟發(fā)。)
   從《玄圖》中僅存的文字,再,可以嘗試著復原一下《太玄》的玄圖(圖可能非止一幅,試舉一例如下)。
  《玄圖》中有段話是這么說的:“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三八為規(guī),四九為矩,二七為繩,一六為準,”“玄有一規(guī)、一矩、一繩、一準,以縱橫天地之道,馴陰陽之數(shù),擬諸其神明,闡諸其幽昏?!?br>   對河洛之學略有了解的人都能從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幅河圖的樣子了。這段文字明顯就是對河圖的解說。
  
  
  天地縱橫圖
9#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7 16:57:00
  揚雄與河圖
  河圖顯然不是揚雄的原創(chuàng)。他只不過是為數(shù)眾多的經手人而已。
  河圖與洛書,算是我國史上最富傳奇神秘色彩的易圖了,而這兩張圖正好與邵雍的師門的關系密不可分。道上有傳言,正是邵雍的祖師爺陳摶老祖?zhèn)飨铝撕訄D、洛書和先天八卦圖。不過但據(jù)邵伯溫在《易學辨惑》中回憶,邵雍的師門淵源還不止于陳摶(871年—989年),最少可以上溯至王通和關朗。
  先說說王通。王通之名普普通通,但他的謚號“文中子”卻是響當當?shù)摹!度纸洝分芯陀小拔遄诱?,有荀楊,文中子,及老莊”。此人何德何能,居然能夠與大名鼎鼎的老子、莊子、荀子外加一個揚雄,并稱為“五子”呢?更奇怪的是,此人居然在正史無傳,反倒是托他孫子的福被順便提到了幾句。(若問這孫子是誰,初唐四杰之一,《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是也。)他的弟弟王績也是《唐才子傳》中的名人,然而若要論起才氣來,王勃和王績兩人捆起來,估計也頂不上王通的一個零頭的。因為據(jù)傳說,他十五歲就開山收徒弟了,唐初名臣房玄齡和魏征也都是他的弟子。這樣一個牛叉的人物居然沒有在史書中掙到一席之地,唯一的解釋是他犯了跟揚雄一樣的毛?。鹤猿涫ト恕K鷵P雄的想法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孔圣人不是傳了六經么?好么,他照著六經的體例也來了一個《續(xù)六經》,這還不算,他還自稱“王圣人”,手下的徒弟也紛紛自比顏回再世,子路二代。他死后,一堆弟子就把他的語錄編了一本《中說》,不論從體例和語氣都跟《論語》如出一輒,這跟揚雄寫《法言》的用意是一樣的。王通這么狂,確實有這個資本——他擁有河圖和洛書?!吨姓f》記載“內史薛公見子(王通)于長安,退謂子收曰:“《河圖》、《洛書》,盡在是矣。汝往事之,無失也?!毕啾扔谠洷瘒@“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的孔子,王通輕松坐擁河圖和洛書,難怪他敢跟人家叫板。而對于跟自己并列五子的揚雄,王通卻頗有惺惺相惜的意思。他曾經與弟子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或問揚雄、張衡。子曰:‘古之振奇人也,其思苦,其言艱。’曰:‘其道何如?’
  子曰:‘靖矣’”
  對話中提到的張衡,同樣也是一位揚雄的鐵桿粉絲,暫且不表。先說邵伯溫提到的另外一位:關朗。
  關朗,字子明,據(jù)說是關羽后人,乃北魏的易學名家,也是王通祖父王虬的好友。王虬對關朗預測未來的本事佩服得要死,不僅拜他為師學易,臨死前還對兒子說:“關生殆圣矣,其言未來,若合符契?!蓖跏弦幻}的易學正是關朗所傳,所以河圖和洛書這兩張易圖,必然傳自關朗。朱熹在《易學啟蒙》中便說:“關子明云:河圖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洛書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笨勺C邵伯溫所言不虛:邵雍的河圖洛書傳自陳摶,而陳摶之圖來歷必然與關朗有關。
  關朗的河圖和洛書是家傳的?!逗勇寰N》云:“元魏太和時,關朗子明,述其六代祖淵有《洞極真經》。其《序本論》云:河圖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洛書之文,九前一后,三左右七,四前左二……”。由此可知,關朗的祖上曾經傳下一部《洞極真經》,里面就附有河圖洛書。關朗還親自為這部《洞極真經》作序稱:“朗業(yè)儒蓄書,積數(shù)世矣。自六代祖淵,會鼎國之亂,徙家于汾河,所藏之書散逸幾盡,其秘而存者唯《洞極真經》而已。六世祖嘗謂家人曰:‘《洞極真經》,圣人之書也。吾后數(shù)世當有賢者生,如得其用功不下于稷契,倘不時偶其顏淵之流乎,是經之蘊當可明也’。朗幸生其族,得聞遺言于祖父,敢不勉勉以發(fā)揚先祖之意乎?”
  在這段話中,關朗聲稱《洞極真經》乃是一部關家祖?zhèn)鞯氖ト酥畷?,歷經三國鼎立的烽火得以保全,而他的六代祖關淵曾預言,關家的后代中將會出現(xiàn)一位“賢者”,將這部書中所學發(fā)揚光大,即使達不到后稷和商契的水平,當個顏回也是綽綽有余的。總而言之,得此書者為圣人。(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王通也敢自稱圣人了。)
  聯(lián)想到揚雄也自許為圣人,亦深知河圖洛書之妙——他是否也曾經是《洞極真經》的擁有者呢?《太玄》的思想是否也曾受到了它的影響?
10#
回復 
作者:馬系田畢旺  回復日期:2011-8-7 22:13:00
  七、揚雄的師友
  揚雄少時,曾經跟著嚴遵學習。
  嚴遵,字君平,西漢著名隱者,靠在成都街頭給人算命為生,也不多算,賺夠一天的吃食就收攤。他的占卜水平極高,直到唐代,李白還寫詩念叨這位四川老鄉(xiāng):“升沉應已定,何必問君平”。除了給人算命,嚴君平還精通《老子》,著有《老子指歸》一書。這位奇人的《老子》與眾不同,全書不是81章而是72章。為什么只有72章?他解釋說:“陰道八,陽道九,以陰行陽,故七十有二首。以陽行陰,故分為上下。以五行八,故上經四十而更始。以四行八,故下經三十有二而終矣。陽道奇,陰道偶,故上經先而下經后?!边@種把數(shù)字上升到神圣地位的做派,很符合他術士的身份。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揚雄后來喜歡玩玄乎的,正是有其師必有其徒。
  劉歆應該算揚雄的哥們。劉歆(約前50年-后23年)比揚雄小三歲,卻是漢高祖劉邦的四弟楚元王劉交五世孫,正宗的皇親國戚。劉歆自幼穎悟過人,亦是天才一流的人物,年紀輕輕就被漢成帝封了個黃門郎。漢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他受詔與父親劉向領校內秘府所藏的皇家書籍,前后歷時20多年,遍校秘府藏書,整理出的圖書達三萬余卷,可以說,西漢皇室秘藏的天下所有古書,沒有他沒看過的。但是看多了古書有一些不好處,因為劉歆居然在那一大堆發(fā)霉的藏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驚人的東西。原來,秦始皇焚書之后,《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都在被焚之列,以致于后來漢朝時,老劉家的皇帝想發(fā)展教育卻找不到教材,只好找了些讀過點書的人來講課,待遇一律從優(yōu),并送榮譽稱號曰“博士”。精通《詩經》的人可以當詩經博士,精通《春秋》的,就當《春秋》博士,最離譜的是《尚書》,當時全天下只有一個九十幾歲的老頭伏生能口齒不清地零零碎碎背上幾十篇。老頭路也走不動,沒法上課,只好派了晁錯上門,把老頭的口述抄下來當教材——當時的情形就是這么混亂。不過如果每一門課只有一個博士其實也不會出什么大事,可是當時每一門都有N多個博士搶著要上,學生們不知道聽誰的,眾博士就吵得不可開交,都說自己編的教材是最準確的。這個時候劉歆出現(xiàn)了,他手上拿著幾卷發(fā)黃的古書,說“大家別吵了!我找到秦始皇沒有燒掉的經書啦!”眾博士一聽,這不是砸他們飯碗嗎!于是很團結地跳了起來,反而說教材那是劉歆偽造的。
  劉歆那個委曲向誰訴去?當然是揚雄。漢哀帝時(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揚雄著手創(chuàng)作《太玄》,這個時候劉歆正好也要把自己整理出來的古籍編成《七略》,跑過來看了看,對揚雄就說了本貼開頭的那句話:“空自苦!今之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其如《太玄》何!”他倒不是給揚雄潑冷水,只不過發(fā)泄一下對那些博士們的怨氣罷了。劉歆眼力并不差,一看到揚雄畫的《玄圖》,就知道跟河圖洛書有關系。他閱盡天下藏書,自然也知道這兩件東西的來處?!稘h書。五行志》載:“劉歆曰:‘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則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眲㈧У膶W問可以說代表了整個西漢時代的最高水平,忽視他的話顯然并不明智。
  劉歆斷定:《河圖》就是八卦的來源,而《洪范》則從《洛書》中衍生。
  洛書我們是知道的,只需要將河圖的幾組數(shù)字變化下位置就成了;
  
  
  《洪范》也并沒有失傳,“洪范九疇”與洛書正中央的數(shù)字五所對應的那一疇,正是“皇極”。
  
  
  
  

  
27#
回復 
作者:addis110  回復日期:2011-8-24 8:20:00
  有空讀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