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由系統(tǒng)——器官——組織——細胞組成
刮痧可以促進微循環(huán),新陳代謝,增加營養(yǎng)吸收率。 一、平衡營養(yǎng) 保健是加法:補(人參,蛋白質,維生素等)。 刮痧是減法:特點是排毒,在補之前先排毒,可提高營養(yǎng)素的三倍功效。 二、什么是痧 * * * * * “了解微循環(huán)” * * * * * “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的原因” * * * 三、(一)“什么是刮痧,結節(jié),痧象,痧色” * * * * * * (二)“如何找結節(jié)” * * * * * * * “痧象、痧的形狀” * * * * “痧色” * (1 (2 (3 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用扣痧法 熱癥:痧是紅色,由輕到重 (1 (2 (3 (4 (三)痧診 痧診 顏色 大小 高度 輕痧 淺紅 散點狀,面積小于1厘米 與皮膚基本持平 中痧 紫紅 斑塊狀,面積大于1厘米 略高于皮膚 重痧 暗青 包塊狀,面積大于1厘米 明顯高于皮膚 (四)出痧少的原因: * * * * (五)如何判斷出痧少的人的健康狀況? 1 2 * * * (六)療效 1 2 不找疑難雜癥的人 找現疼的人群好切入主題 (七)布油 * * (八)刮法 五度一力:速度、角度、力度、寬度、長度、按壓力 1 * * * * 2 3 輕20-30 (1 (2 4 5 (九)姿勢: 1 2 3 (十)刮痧五步 1 2 3 4 5 * * * (十一)什么樣的痧是刮好了呢? * * (十二)刮痧與營養(yǎng)的關系 * (十三)禁刮 1 2 3 4 5 6 7 (十四)注意事項 1 2 3 4 5 6 7 8 四.刮拭手法 (一),通刮法:疏通經絡的一種刮法,是單項疏經走直線(適合經絡線是直的,肉厚部位如:膀胱經) (二),揉刮法:避開骨頭,走曲線,輻度小,適合督脈和任脈,比較瘦的人。 (三),平刮法:力度大,角度?。?5 (四),推刮法:雙向打結節(jié),力量大,速度慢,角度小,前后左右,用力兩手像推刨子一樣打開結節(jié)。 (五),回刮法:也叫疊刮法,重建一下,柔疊兩下。 (六),扣痧法:也叫拍打法 五.刮痧經絡理論基礎 (一)概念: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經脈靠近骨頭 絡脈是在經脈一個點上長向皮膚 經絡交匯處就是穴位 生理功能:通表里,運氣血,傳剌激,調平衡。 十四條經絡的特點:以各個臟器相連的 1 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 2 胃經膽經膀胱經 3 1 (二),人體分陰陽兩大類: 人爬行在地上腳外八字,太陽照到的為陽經,太陽照不到的為陰經 陽經為表:六腑(大腸,小腸,膽,胃,膀胱,三焦) 陰經為里:五臟(肺,心,脾,肝,腎) 三陰交:在內踝骨上3 督脈最重要的是大椎穴,任脈最重要的是檀中穴,肺部最重要的云門,中府 (三),12 (四),12 胸手頭足 前肺經------ 后心經------ 側心包經----- 三圈的終點等于肺經的起點,氣血依次運行 (五),皮經:是12 (六),俞穴:位于背部的膀胱經上,反應對應臟器的病變,如:肺俞,心俞,肝俞,膽俞等。 (七),奇穴:對某些病癥有特殊療效的,如血壓點,降壓溝,夾脊穴等 血壓點:在6 降壓溝:兩耳后有降壓溝,可刮但不要出痧 夾脊穴:第一胸椎下至第五腰椎,胸椎12 (八),阿是穴;是痛點,以痛處為穴 (九),穴位:摸下去是軟的,按下去是坑 (十),膀胱經:督脈旁開2 督脈大穴;人中,百會,風府,大椎,至陽,命門,尾骶。 任脈大穴:承漿,檀中,神闕(肚臍),會陰 八.經脈主要絡屬器官及所主疾病 起于鎖骨外端下緣以下一寸處的中府下行至拇指少商穴,共十一穴 肺經:呼吸系統(tǒng)(鼻竇,咽喉,氣管,支氣管)甲狀腺,皮膚 起于食指撓側爪甲根處的商陽穴上行肩端走頸過頰繞唇于鼻旁迎香,共二十個穴位 大腸經:結腸,直腸,呼吸道,鼻,鼻竇及咽喉為主的皮膚 行于面部承泣穴,胸腹,下肢外側,終于足二趾外側歷兌穴,共四十五個穴位 胃經:胃,乳腺,膝關節(jié) 起于大腳趾未端隱白穴,沿足內側下肢內側上行,過腹到胸共二十一個穴 脾經:與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腫瘤有關 出于腋下極泉穴,沿上肢下行,終于小指內側未端少沖穴,共九個穴 心經:心臟,血管,大腦,神志 起于小指外側的少澤穴,上行過肩越頸上面頰到耳前聽宮穴,共九穴 小腸經:十二指腸,小腸,肩關節(jié)有關 起于大眼角的睛明穴,上行過額至巔頂行項后到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共六十七個穴,是人體最長,穴位最多的一條經脈。 膀胱經:對脊椎系統(tǒng),韌帶,肌肉,泌尿系統(tǒng),子宮,關節(jié)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內側后緣上行,過腹達胸共二十七個穴 腎經:生殖,泌尿,骨骼,腦,耳 由胸側乳頭處一寸的天池穴上行至腋沿上肢內側中線下行,終于中指端中沖穴 心包經:心臟,血管 起于無名指外端關沖穴,循上肢外側中部上行,過肩經頸達耳后,耳前斜行眼外角之下,絲行空穴,共二十三穴 三焦經:淋巴系統(tǒng),炎癥,免疫 起于目外側,經頭側,軀干外側,下肢外側下行,過足背至足四趾外側端竅陰穴,共四十四穴 膽經:膽囊,膽道,神經,微血管 起于足拇趾外側大敦穴,沿拇趾,次趾縫上行,經內踝前小腿內側前緣,沿膝股內側中線上行抵小腹走側腹至肋,共十四個穴 肝經:肝臟,眼睛,生殖器官,神經,肌腱,韌帶,子宮,附件,前列腺 十五六個強壯穴 刮痧被刮暈停刮,再刮強壯穴,2 頭部:百會,人中,(用板三分之一按,松,按) 上肢:內關(心包經,腕橫紋上2 合谷(大腸經至虎口處是止疼的) 下肢:足三里(胃經外側膝眼直下3 涌泉穴(腎經是足心前三分之一處) 三指等同于二寸,四指等同于三寸 走涼氣的穴:肩井,涌泉 十六經絡治病的要點(口決) 面口合谷收:大腸經(虎口處) 腰背委中求:膀胱經(腿窩處) 頭頂尋列缺:肺經(撓骨,腕橫紋處上1.5 肚腹三里留:胃經(膝眼穴直下3 咽嗓少商?。悍谓洠粗竿鈧戎讣咨辖?.5 心胸取內關:心包經(腕橫紋上2 生殖三陰謀:脾,肝,腎交匯處(內踝骨上3 急救刺水溝:督脈(人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