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靖侯姬宜臼
(前858年—前841年),姓名姬宜臼,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六任統(tǒng)治者,晉厲侯之子。
晉靖侯十七年(前842年),周厲王殘暴不仁,周人將他趕出鎬京,讓周公和召公共同當(dāng)國,史稱“共和”。晉靖侯于次年去世,子厘侯司徒立。古書《尚友錄》和《元和姓纂》提到,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時代的晉國,晉靖侯的兒子公子伯僑有孫子名突,晉獻(xiàn)候時被封在羊舌邑(今山西省洪洞、沁縣),故以羊舌為姓。
晉厘侯姬司徒
(前841-前823),又稱晉僖侯,姓名姬司徒,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七任國君,晉靖侯之子。
厘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厘侯去世,其子晉獻(xiàn)侯姬籍繼位。
晉獻(xiàn)侯姬籍
(前823-前812年),姓名姬籍,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八任國君,在位11年,于前812年去世。
晉穆侯姬費(fèi)王 (前812-前785在位),姓名姬弗生(或名費(fèi)王),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九任統(tǒng)治者,在位27年,于前785年去世。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為夫人。七年,伐條。生太子姬仇。十年,伐千畝,有功。生少子姬成師。穆侯去世后,其弟殤叔自立,太子姬仇出奔。
晉殤叔姬殤
(前785-前781年):即姬殤,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十任國君,晉穆侯之弟,在位4年。殤叔在穆侯去世后自立,太子姬仇出奔。殤叔三年,周宣王去世。次年姬仇率領(lǐng)其追隨者襲殤叔而立,是為晉文侯。
晉穆侯姬費(fèi)王 (前812-前785在位),姓名姬弗生(或名費(fèi)王),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九任統(tǒng)治者,在位27年,于前785年去世。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為夫人。七年,伐條。生太子姬仇。十年,伐千畝,有功。生少子姬成師。穆侯去世后,其弟殤叔自立,太子姬仇出奔。
晉文侯姬仇
(前805年-前746年),姬姓,名仇。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的晉國君主,第十一任統(tǒng)治者。
生平
姬仇本來是晉穆侯的太子,但其叔殤叔在穆侯死后自立,姬仇被迫出走。四年后姬仇以武力手段推翻殤叔而登位,是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死。平王宜臼和攜王余臣各自稱王,周二王并立。
二十一年,文侯殺周攜王。周室歸一。故《國語·鄭語》有評價為“晉文侯于是乎定天子。”又《春秋左氏傳》隱公六年:“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對晉文侯協(xié)助東遷的功德予以褒揚(yáng)。 對晉文侯如此大功,“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尚書·周書·文侯之命》)《文侯之命》即是周平王褒獎晉文侯時所作。晉文侯在汾水流域擴(kuò)張晉國疆土,并得到周平王的承認(rèn)?!督癖局駮o(jì)年》:“(平王)賜秦、晉以邠、岐之地。”邠地就是晉文侯并吞的。
文侯在位共35年,于前746年去世。
晉文侯的夫人為“晉姜”,晉姜作晉姜鼎或稱韓城鼎,晉姜鼎為宋代《考古圖》所著錄。其銘文敘述了晉姜輔助晉文侯的事跡。
曲沃桓叔姬成師 (前802年─前731年),即姬成師,晉穆侯之子。前745年晉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國山西省曲沃縣)封給其叔姬成師,成師號為桓叔,時年58歲,因「好德」而得民心。前739年晉大臣潘父弒殺了昭侯,迎立曲沃桓叔?;甘逵霑x,晉人發(fā)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晉人共立昭侯子姬平為君,是為孝侯。前731年曲沃桓叔去世。子莊伯立。
曲沃莊伯姬鱔
即姬鱔,春秋時期曲沃的國君,曲沃桓叔之子,孝侯八年(前732),曲沃桓叔去世,姬鱔繼位,是為莊伯。孝侯十五年(前725),曲沃莊伯殺死晉國國君晉孝侯,晉人攻打曲沃莊伯,莊伯回到曲沃,晉人又立孝侯子郄為國君,這就是鄂侯。鄂侯六年去世,曲沃莊伯再次興兵伐晉都,周平王派虢公率領(lǐng)軍隊(duì)討伐曲沃莊伯,莊伯逃到曲沃。晉人立鄂侯子光為君,即哀侯。哀侯六年(前716),曲沃莊伯去世,子稱繼位,即曲沃武公。
晉昭侯姬伯 pDq#8*q+v
(前746年-前739年) \&iil =H8!
即姬伯,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文侯之子,晉國第十二任君主,在位7年,于前739年去世。 Ad;S=h8:
昭侯于元年(前745年)把曲沃一地封給他的叔叔姬成師,即曲沃桓叔,埋下了日后曲沃與翼(晉君都邑)對立的伏線。昭侯七年,晉大臣潘父弒殺了昭侯,迎立曲沃桓叔?;甘逵霑x,晉人發(fā)兵攻桓叔,桓叔敗退,返回曲沃。晉人共立昭侯子姬平為君,是為孝侯,誅殺潘父。

晉孝侯姬平 'y9*uT~
姬平,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昭侯之子,晉國第十三任君主,在位16年,于前724年為曲沃莊伯所殺。昭侯七年,晉大臣潘父弒殺了昭侯,迎立曲沃桓叔?;甘逵霑x,但被晉人發(fā)兵逐回曲沃。晉人共立姬平為君,是為孝侯,誅殺潘父。孝侯十五年,曲沃桓叔之子曲沃莊伯在晉國都城翼弒殺了孝侯,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退回曲沃。晉人立孝侯之子姬郄為君,是為鄂侯。
晉武公姬稱 =m}TU)4.
(前679-前677年),姓名姬稱,曲沃桓叔成師之孫、曲沃莊伯鱔之子。前716年繼父位成為曲沃的國君,在吞并晉國前稱曲沃武公。 *URdd,){i
晉哀侯八年(前710年),曲沃武公與陘廷聯(lián)兵攻晉,同晉國對抗。更在哀侯九年(前709年)春天武公攻伐晉都城翼,久留在陘廷,以韓萬駕戎車、梁弘為車右,追逐哀侯到汾河,大敗晉軍。是夜,俘虜了晉哀侯,后來又指使韓萬殺了哀侯。晉小子四年,曲沃武公誘殺了晉小子侯,由于周桓王使虢仲出兵討伐曲沃。武公回曲沃,周桓王遂立晉哀侯之弟晉侯緡為晉的國君,曲沃未能吞并晉國。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出兵滅晉,曲沃武公把晉的寶器獻(xiàn)給周厘王,厘王封他為晉的國君,并列為諸侯。曲沃武公改稱為晉武公,二年后去世。
晉鄂侯姬卻 t5paY w-b
即姬郄或姬郤,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孝侯之子,晉國第十四任君主,在位6年。 a/~29gW8E\
《史記》稱曲沃莊伯知道鄂侯死訊后,興兵伐晉,周平王派虢公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退回曲沃。晉人共立鄂侯之子姬光,是為哀侯?!蹲髠鳌酚胁煌涊d,稱曲沃莊伯聯(lián)合鄭、邢伐翼(晉國都城),周桓王派兵支援曲沃,鄂侯逃到隨。后來曲沃叛周,周王在秋天命虢公伐曲沃,立哀侯于翼。 Z,WubX<
d$K=c1
iK!dr1:wSw
cZ|lCy^
_gW{gLYyJ
晉哀侯姬光 QH~Jy*\+PX
(前717年—前709年),即姬光,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鄂侯之子,晉國第十五任君主,在位9年。 0z`/Hn
哀侯八年(前710年),晉入侵其都城以南的小邑陘廷,陘廷與曲沃武公在次年聯(lián)兵伐晉,哀侯被俘。晉人立哀侯之子小子為君,是為晉小子侯。小子元年,曲沃武公派自己的叔父姬韓萬殺了晉哀侯。
晉小子侯姬小子 ^e%}[q[>|
(前708年—前705年),即姬小子,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哀侯之子,晉國第十六任君主,前709年登位,在位4年。 -7%X]
當(dāng)時曲沃日益強(qiáng)大,《史記》稱曲沃武公于小子四年(前706年)誘殺了晉小子侯,周桓王派兵伐曲沃武公,武公退回曲沃,周立晉哀侯之弟姬緡為晉侯?!蹲髠鳌贩Q晉小子侯于魯桓公七年(前705年)冬被殺,周于次年冬立姬緡為晉侯。 c@R; /m:R
_D,eyP9P
qu~X. pW
Izo!rC
7I}P*%(f
晉侯緡姬緡 !tNd\ }@
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鄂侯之子、晉哀侯之弟,晉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26年至28年。 >7b)y
源流世系:周武王—唐叔虞—晉燮侯—晉武侯—晉成侯—晉歷侯—晉靖侯—晉厘侯—晉獻(xiàn)侯—穆侯—晉文侯—晉昭侯—晉考侯—晉鄂侯—晉侯緡。 _xrwu;o0}
前706年(據(jù)《左傳》則為前704年),周桓王出兵擊敗曲沃武公,立姬緡為晉侯。前679年,曲沃武公出兵滅晉,并向周厘王獻(xiàn)禮物,厘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曲沃終于吞并了晉。
晉獻(xiàn)公姬詭諸 h#qN+qt}
(?-前651年),姓姬,名詭諸。春秋時代的晉國君主。 H!)=y
曲沃武公之子。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領(lǐng)詭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計,盡滅曲沃桓公、莊伯子孫,鞏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聲望。攻滅驪戎、耿、霍、魏等國,擊敗狄戎,復(fù)采納荀息假道伐虢之計,消滅強(qiáng)敵虞、虢,史稱其「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VGjCEeU
前652年,齊桓公在葵丘主持盛大盟會,晉獻(xiàn)公因?yàn)橹夭±p身,沒有赴會。 }#`:Qb \U
晚年寵愛驪姬,殺其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立驪姬子奚齊為太子,前651年,獻(xiàn)公病危,囑托大夫荀息主政,輔助幼子姬奚齊繼位,獻(xiàn)公死后,諸公子爭位,晉國大亂。姬奚齊被里克所殺。 r"{<%e
晉獻(xiàn)公假道伐虢 #8h ;Bj
公元前655年,晉獻(xiàn)公向虞國請求借路討伐虢國。虞國大夫?qū)m之奇警告虞公說不可以讓晉軍攻打虢國,因?yàn)殡絿怯輫钠琳?,虢國滅亡了的話,虞國一定隨之而亡。虞國不聽勸諫,宮之奇離開了虞國。結(jié)果,晉國滅亡了虞虢兩國,俘虜了虞公和虞國大夫百里奚。晉獻(xiàn)公把女兒許配給秦穆公,把百里奚當(dāng)作陪嫁的仆人送到秦國。這就是著名的“假道伐虢”典故,也成為三十六計之一。
晉君奚齊姬奚齊 9t 3mU:
(前665年一前651年),春秋時晉獻(xiàn)公姬詭諸之子,其母驪姬有寵,獻(xiàn)公廢太子申生.盡逐群公子,欲立他為嗣。獻(xiàn)公病危,囑托大夫茍息主政,輔助他繼位,獻(xiàn)公死后,晉國內(nèi)亂,被里克所殺。
晉惠公姬夷吾 0]x gE
(?-前637年),姓姬名夷吾,春秋時代晉國君主,晉獻(xiàn)公之子,春秋霸主晉文公的弟弟。晉惠公生年不詳,周襄王三年(前650年)即位,卒于周襄王十六年(前637乍)。 B8+J0jdg6%
夷吾之母為小戎子,她與其姊大戎狐姬同嫁晉獻(xiàn)公。大戎狐姬生晉文公重耳,重耳年長于夷吾。太子申生、公子重耳與夷吾皆有賢行,受晉獻(xiàn)公寵愛的驪姬為了給她兒子奚齊爭奪君位,屢次對他們幾個人加以陷害,使他們先被疏遠(yuǎn),后遭迫害。夷吾先被封于屈(屈指二屈,北屈在今山西吉縣東北,南屈在其南),在太子申生受驪姬誣陷自殺后,他從絳都(今山西翼城東南)逃歸屈,整兵自守。其后晉獻(xiàn)公派兵伐屈,夷吾不能堅守,逃亡到梁(今陜西韓城南)。 <kQ 5 sG
晉獻(xiàn)公在位26年去世,遺命驪姬之子奚齊繼位。大夫里克等接連殺死繼位者奚齊、卓子,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國為君,重耳謝絕;又派人迎公子夷吾。夷吾當(dāng)即就要啟程歸國,跟隨他流亡的人覺得此事可疑,因?yàn)閲鴥?nèi)還有獻(xiàn)公的兒子可以立為國君,反而來迎接流亡的公子,說不定其中有什么陰謀。于是派人到秦國,請秦穆公發(fā)兵護(hù)送夷吾回國即位,許在事成之后,把晉國黃河以西之地割讓給秦國。又派人給里克送信許愿,說只要回國做了國君,就把汾陽之邑封給里克。 Y{6v W-z_<
周襄王三年(前651年),秦穆公發(fā)兵送夷吾回國,立為國君,是為晉惠公元年?;莨次灰院?,就背信棄義,首先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背棄割地給秦的許諾,派人到秦國致歉,說:“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婉轉(zhuǎn)地表達(dá)了不能割地給秦的意思。第二件事是除掉里克、丕鄭等原來殺死奚齊另立國君的人。最先對付的是里克,不但不封給他原來許諾的汾陽之邑,而且把他手中的權(quán)也奪了。過后還不放心,恐里克故伎重演,迎立依然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就下令讓里克自殺?;莨珜锟苏f,如果沒有里克,他當(dāng)不了國君;但是,里克殺過奚齊,有這樣的人為臣,國君就沒法當(dāng)。里克絕望地說:“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誅之,其無辭乎?乃言為此!臣聞命矣。”只得伏劍而死。除掉里克以后,還害怕他的同黨興風(fēng)作浪,又尋機(jī)將那些當(dāng)初與里克同謀的人一齊殺死。做完這兩件事,惠公解除了他的內(nèi)憂外患,可是國內(nèi)人心已經(jīng)離散。 q[6tvPfkX
惠公四年(前647年),晉國發(fā)生饑荒,請求秦國賣給一些糧食。秦穆公聽從了百里奚的建設(shè),暫不計較晉惠公悔約的前嫌,派了大量的船只運(yùn)載糧食,由秦都雍 (今陜西鳳翔南)至?xí)x都絳,沿渭河入黃河轉(zhuǎn)汾河再轉(zhuǎn)澮河,運(yùn)糧的船絡(luò)繹不絕,稱之為“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國發(fā)生災(zāi)荒,也請求晉國交給一些糧食。晉惠公與大臣商議此事,韓簡等認(rèn)為應(yīng)該答允,秦國能不念前嫌給晉國運(yùn)糧救災(zāi),晉國理應(yīng)回報。但呂省、虢射認(rèn)為,沒有割地給秦國,兩家已成仇敵,現(xiàn)在給秦國救災(zāi),無疑是給敵人助長力量,這事不能答應(yīng)。惠公采納了后一種意見,沒有給秦國運(yùn)糧。 ` u#'
晉惠公六年(前645年),秦國度過災(zāi)荒,秦穆公率兵大舉伐晉。晉惠公整軍抵御,因他的所做所為不合情理,不得人心,君臣不和,士氣不振。兩軍戰(zhàn)于韓原 (舊說在今陜西韓城西南,清人考證在今山西河津與萬榮之間),晉軍大敗,惠公被俘。秦穆公對晉惠公的怨恨難以平息,預(yù)備把他殺了祭祀上帝。多虧穆公夫人是晉惠公之姊,以自焚要挾穆公,才勸阻了此舉。晉惠公在秦國當(dāng)俘虜期間,秦晉兩國訂立盟約,然后被禮送回晉,繼續(xù)為君,直至逝世。 %9,:
晉惠公在位期間,晉國在大國爭霸中無所作為?;莨恼位顒?,主要是圍繞著國君的寶座,為取得和維護(hù)權(quán)力不顧一切。為了謀求回國即位,他甘愿割讓國土,更不用說封官許愿了。登上寶座之后,就自食其言,一概反悔,遂造成背信棄義的狼藉聲名。而在秦國遭災(zāi)時,又以怨報德,企圖依靠自然災(zāi)害打擊秦國,再一次在道義上失敗。韓原的戰(zhàn)敗被擒,只不過是前兩次失敗的自然延續(xù)而已?;莨箷x國處干“失道寡助”的地位,當(dāng)然不能和其他大國爭衡,較一日之短長了。 QEKRAPw
前666年,晉獻(xiàn)公派夷吾守護(hù)二屈(今山西吉縣)。 AT){OQF8&
前655年,夷吾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逃到梁國避難。梁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夷吾,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為圉,女孩取名為妾。 h28")c.pH=
前651年,晉獻(xiàn)公駕崩,里克殺了驪姬,然后派人往梁國迎接了夷吾。夷吾聽了呂省的勸告,懷疑里克迎接他有陰謀,怕有生命危險,因此賄賂秦國請求幫助,說會把晉國的一塊領(lǐng)土給奉獻(xiàn)秦國。秦軍護(hù)送夷吾回國即位。晉惠公即位后,沒有實(shí)現(xiàn)他的諾言。 t' )47k\
前647年,晉國發(fā)生饑荒,晉惠公向秦穆公請求購買糧食,秦穆公答應(yīng)了。 d~bZOy
前646年,秦國發(fā)生饑荒,晉惠公卻不肯向秦國賣糧食,不聽?wèi)c鄭的勸阻。秦穆公大怒,攻打晉國,在韓交戰(zhàn)。晉惠公不想讓慶鄭駕駛他的戰(zhàn)車。打戰(zhàn)時,惠公的戰(zhàn)車陷在泥土里,跑不動,秦軍逼近,惠公叫慶鄭駕御戰(zhàn)車,而慶鄭置之不理?;莨淖屃河擅荫{車,虢射擔(dān)任護(hù)衛(wèi)迎擊秦穆公。穆公的勇武士兵打敗了晉軍,晉軍敗退,讓秦穆公俘獲了晉惠公帶回秦國。秦國將要?dú)x惠公祭祀上天。晉惠公的姐姐是穆公夫人,她身穿喪服哭泣不止。穆公說:“俘獲了晉侯應(yīng)該慶賀高興啊,現(xiàn)在你竟悲痛起來。況且我聽說箕子看到唐叔剛剛被分封時說過‘他的后代一定繁榮昌盛’,晉怎么能滅亡呢?”于是,秦穆公就和晉侯在王城結(jié)盟,并允許他返回晉國。 l^.d 3b
同年十一月,秦送回晉惠公。晉侯返回晉國后,殺了慶鄭,重新修整政務(wù)。與大臣們商議說:“重耳在外,諸侯大多認(rèn)為他有利而接待他。”晉惠公想派人到狄殺死重耳。重耳聽到風(fēng)聲,跑到齊國去了。 %+\ PN
前643年,晉惠公讓太子圉到秦當(dāng)人質(zhì)。 Lk?%B)z
前641年,秦國滅亡了梁國。梁伯喜好大興土木、修筑城池溝塹,百姓疲憊不堪怨聲載道,多次互相驚嚇道“秦軍來了”,百姓過分恐懼,秦終于滅亡了梁。 |Ai/q6u
前638年,晉惠公生病了,他有幾個兒子。太子圉說:“我母親家在梁國,今天梁被秦國滅亡,我在國外被秦輕視,在國內(nèi)又無援助。我的父親病重臥床不起,我擔(dān)心晉國大夫看不起我,請改立其他公子為太子。”于是太子圉與妻子懷嬴(秦穆公之女)商量一起逃回去。懷嬴說:“您是一國的太子,在此受辱。秦國讓我服侍您,為的是穩(wěn)住您的心。您逃跑吧,我不拖累你,也不敢聲張出去。”太子圉于是跑回晉國。 F32N e6Y6"
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晉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這就是晉懷公。
晉懷公姬圉 xC3h m
(前655年?-前636年),晉國君主,姓姬名圉。他母親是梁國人。 cB$OkaG#
前643年,圉在秦國做人質(zhì),秦穆公把他女兒嬴氏(即懷嬴)嫁給他。 1D *oXE9Ig
前637年,姬圉得知父親晉惠公病重,擔(dān)心會改立其它兄弟為太子,遂逃回晉國。 [/h3HyZ.
同年,父親晉惠公逝世,太子圉登上寶座。他要求跟隨重耳的大夫們回國,規(guī)定了期限,不按期回來的大夫?qū)⑹艿綉土P。狐突 的兩個兒子狐毛和狐偃多年跟隨重耳,在那個時候和他一起住在齊國。晉懷公向狐突要求叫兒子回來,狐突不愿意,所以晉懷公把他給殺了。 se|>P=/
太子圉逃走后,秦國十分生氣,就派軍隊(duì)送他伯父公子重耳回去。懷公的心腹呂省和郤芮臨陣倒戈,重耳成功即位做了晉國國君,這就是晉文公。懷公圉抵抗失敗后被迫逃亡高梁,被重耳派人殺死。
晉文公姬重耳 Yfbo=yk
姓名 姬重耳 CP]nk0
謚號 文公 6TR` O
陵墓 今山西省一帶,待考 }3825
政權(quán) 晉國 YkN0,6
在世 前697年或前671年 - 前628年 VyMFALSe]h
在位 前636年夏歷二月 - 前628年夏歷9月9日(公歷10月27日) }1xD*[W
父 晉獻(xiàn)公 1"\^@qRv#
母 狐氏 x/S:)z%X
晉文公(前671—前628),姓姬名重耳(chóngěr),與周王室同宗,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晉獻(xiàn)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為嗣,曾流亡國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國繼位。 rSgOQ
晉文公生于公元前671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共在位9年。在趙衰、狐偃、狐毛、賈佗、先軫、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佐下,實(shí)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內(nèi)政,發(fā)展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加強(qiáng)軍隊(duì),國力大增,出現(xiàn)“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內(nèi)亂,接襄王復(fù)位,獲“尊王”美名。城濮之戰(zhàn),大敗楚軍。旋于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會集諸侯,邀周天子參加,遂成為霸主。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因病去世,終年44歲。 e,?qwZK:y
除了《左傳》和《史記》等文獻(xiàn)以外,子犯和鐘的銘刻也記載了關(guān)于晉文公的生活的重要信息。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晉文公重耳為躲避朝廷迫害,落難于荒野。逃亡途中,饑餓難忍,乞討于村郊。農(nóng)夫說,我這里沒有糧食,只有這塊土地。農(nóng)夫把腳下的黃土盛了一缽,送給重耳,重耳很氣憤。他的大臣趙衰告訴他:“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意思是說,你有了這塊土地,你就有了社稷,就有了國家,你就有了你的王位和權(quán)力了。重耳聽后跪了下來,把這塊土捧在手里。這就是我們曾經(jīng)的土地倫理,表明了我們對土地的態(tài)度:土地是社會的全部——財富、權(quán)力和社稷。 YigDrW
寒食節(jié)(又稱清明節(jié))的起源與晉文公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重耳逃亡的十九年里,有一次在衛(wèi)國,重耳受到了冷遇,他只好去找野菜充饑,可是野菜實(shí)在是難以下咽。這時重耳的一個下屬叫介子推的,就將他大腿的肉割下來給他煮成肉湯。重耳見了就問他這是什么湯,他說這是麻雀湯。重耳就喝下去了。后來他了解到情況。便對他說:“今后我若當(dāng)上了國君,必定會重重賞賜你。”到后來,重耳當(dāng)上了晉文公,他將他的屬下都賞賜了。唯獨(dú)沒有介子推,但介子推是一位君子,他也就沒有去計較了。事后晉文公想起來了,就像賞賜介子推。但介子推并不想要那些功名利祿,就帶著他的母親躲到綿山去了。后來晉文公跑到綿山去想請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一些嫉妒介子推的人便給晉文公出主意,讓晉文公放火燒山,只從三面燒,留出一面給介子推逃出來。晉文公答應(yīng)了,但那些人卻四面燒,將介子推和他母親活活燒死了。晉文公知道后非常悲痛。就下令全國在這一天不準(zhǔn)開燈、煮飯,只能吃冷的。由此便有了寒食節(jié),后來介子推死的那棵大柳樹(當(dāng)時介子推是抱著那棵柳樹燒死的),卻沒有被燒死,所以晉文公將這棵柳樹叫做清明柳,因此寒食節(jié)又叫做清明節(jié)。 Al MMN"j
在前666年,晉獻(xiàn)公派重耳守護(hù)蒲城。 iW?z2%#
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xiàn)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墻僥幸逃走。重耳的母親是戎族,他決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晉獻(xiàn)公逝世,荀息當(dāng)國相,驪姬立他兒子奚齊為國君,里克殺了驪姬和奚齊,荀息自殺,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辭謝。 r`\6+Ntb.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寶座,自立為晉惠公。 j5: /Gl8
前644年,晉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殺重耳,重耳沒死,決定不能在翟族地區(qū)多留。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給齊桓公效勞,他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hù)。重耳在齊國過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恢復(fù)君位的愿望。齊桓王送了他20輛馬車,并許配了宗族之女齊姜給重耳。 3j6Am{9
前639年,趙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一個女奴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對話,回宮以后偷偷的告訴了重耳的妻子齊姜。齊姜因?yàn)楹ε屡孤睹孛?,不但沒有給她獎賞,而且馬上把她給殺了。齊姜也勸告重耳趕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國都臨淄。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憤怒,拿了槍欲殺舅舅狐偃,幸虧沒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因?yàn)椴芄补珜λ绱藷o理,重耳有怨恨心。 oazY?E]}3
前638年,楚國打敗宋襄公軍隊(duì)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國。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二十輛馬車。后來重耳到了鄭國,鄭文公拒絕接待他。到了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接待他,并問他以后打算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萬一晉國和楚國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我愿意命令軍隊(duì)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國大夫子玉建議楚成王馬上殺死重耳,以免給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最后,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接待他,并把五個女子許配給他,其中有秦穆公的親生女兒懷嬴。 (參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LF/wx>
前636年秦穆公護(hù)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后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晉惠公的舊臣呂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晉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謀殺他。他們計劃放火燒他的宮室。勃鞮聽到了他們的陰謀,想預(yù)告晉文公,但是文公拒絕讓他覲見,因?yàn)樗?jīng)試圖刺殺文公兩次。勃鞮回答他當(dāng)時奉命行事,提醒他“過去齊桓公沒有記恨管仲向他射箭”,晉文公聽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呂省和郄芮的陰謀。呂省和郄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們俘獲殺死了。 K^Ho%_)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發(fā)起動亂,周襄王逃到鄭國并向晉文公緊急請求援助。同時,秦國人正準(zhǔn)備去救周王。晉文公想當(dāng)霸主,他乘這個機(jī)會顯示他的權(quán)利和威力,所以不顧晉國剛剛才安定,決定在秦國人行動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讓秦國人得到功勞。因此,他答應(yīng)了周襄王,打敗了王子帶,并護(hù)送周襄王回京城。為了感謝晉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內(nèi)、陽樊等地區(qū)賞賜給了晉國。 Aa`R40yl
晉文公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為了實(shí)現(xiàn)他稱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與民同苦樂,受到了百姓的擁戴。他減輕關(guān)市的征稅,減輕刑罰,布施貧民,救濟(jì)饑荒,使人民能安居樂業(yè)。他不斷增強(qiáng)晉國的實(shí)力,堅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當(dāng)時,與晉有力量爭霸的是長江流域的楚國。晉文公想成就霸業(yè),必須向南擴(kuò)展疆土,非與楚國交鋒不可。 Pb}Ii q=
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 vn x+1T
公元前632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duì)退避三舍(90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十四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酚?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晉文公在踐土給周襄王修了行宮,還把陳、蔡和楚國的俘虜獻(xiàn)給周天子。晉及齊、魯、宋、衛(wèi)等七國國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訂立盟約,正式稱晉文公為盟主。不久又會諸侯于溫,周襄王也被請赴會,任命晉文公為諸侯之長,命他安撫四方,監(jiān)督和懲治危害周天子的人,從此晉文公成為諸侯霸主。 P_.zp5>
公元前628年冬天,晉文公逝世,他兒子晉襄公即位。 Y`*h#{|
傳說晉文公死后葬于今絳縣與曲沃交界的衛(wèi)莊鎮(zhèn)的下村。晉文公墓,在今絳縣東北8公里下村,墓高40米,圓形,周長200米,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E#~J"9k98
在晉國歷史上,晉文公雖只在位9年,但他的政績最為突出。他的霸業(yè)只是政績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績是通過國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jì)改革,為晉國以后的繁榮富強(qiáng)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chǔ)。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確定了會盟制度,不僅使晉國由甸服偏侯發(fā)展為雄踞中原的超級大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當(dāng)時的局面,把諸侯間的征戰(zhàn)控制在了一個比較小的范圍內(nèi)。 Ou] !@s
荀彧曰:“昔晉文公 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fā)喪,而天下歸心。” 7S{yKS
翟人有獻(xiàn)豐狐、玄豹之皮于晉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嘆曰:“此以皮之美自為罪。” ——翟人進(jìn)獻(xiàn)豐狐皮和玄豹皮,晉文公接受下來,感嘆說:“豐狐和玄豹是因?yàn)槠っ利惒沤o自己造成了災(zāi)害。” $}JWJ\-]
晉文公將與楚人戰(zhàn),召舅犯問之,曰:“吾將與楚人戰(zhàn),彼眾我寡,為之奈何?”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文公辭舅犯,因召雍季而問之,曰:“我將與楚人戰(zhàn),彼眾我寡,為之奈何?”雍季對曰:“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后必?zé)o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zé)o復(fù)。”文公曰:“善。”辭雍季,以舅犯之謀與楚人戰(zhàn)以敗之。歸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謀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時之權(quán)也;雍季言,萬世之利也。”仲尼聞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時之權(quán),又知萬世之利。” HE:]zH
————晉文公準(zhǔn)備和楚軍作戰(zhàn),召來舅犯詢問說:“我準(zhǔn)備和楚軍作戰(zhàn),敵眾我寡,怎么辦?”舅犯說:“我聽說,講究禮儀的君子,不嫌忠信多;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不嫌欺詐多。您還是使用欺詐手段罷了。”文公辭退舅犯,又召來雍季問道:“我準(zhǔn)備和楚軍作戰(zhàn),敵眾我寡,怎么辦?”雍季回答說:“焚燒樹林來打獵,能暫且多獵取些野獸,以后必定再獵不到野獸;用欺詐的手段對待民眾,暫且能得到一時的利益,以后民眾就不會再上當(dāng)了。”文公說:“好。”辭退了雍季。文公用舅犯的謀略和楚軍作戰(zhàn),結(jié)果打敗了敵人。回來后用封爵行賞,先賞雍季而后賞舅犯。群臣說:“城濮的勝仗,靠的是舅犯的計謀。采用了他的計謀,卻把他擺在后面,行嗎?”文公說:“這不是你們能理解的。舅犯的主張是權(quán)宜之計,雍季的主張才是符合長遠(yuǎn)利益的。”孔子聽說了,說:“臨急難而使用詐偽的方法取勝,反而尊崇賢才,文公雖然不能從始至終謹(jǐn)慎的施行王道,但是以他的作為來看,足夠可以稱霸諸侯了。” ,R}9n@JI^Y
晉文公將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之術(shù)。文公用之,果勝。還,將行賞。衰曰:“君將賞其本乎?賞其末乎?賞其末,則騎乘者存;賞其本,則臣聞之郤子虎。”文公召郤子虎曰:“衰言所以勝鄴,鄴既勝,將賞之,曰‘蓋聞之於子虎,請賞子虎。’”子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者也。”公曰:“子無辭。”郤子虎不敢固辭,乃受矣。凡行賞欲其博也,博則多助。今虎非親言者也,而賞猶及之,此疏遠(yuǎn)者之所以盡能竭智者也。晉文公亡久矣,歸而因大亂之馀,猶能以霸,其由此歟。
晉襄公姬歡 {Fvl7Sh
(?—前621年)。姬姓,名歡,晉文公之子,為秦穆公之女文嬴所生,春秋時晉國君主,在位7年(公元前628-前621) L5 wR4Ue)
公元前630年,晉、秦聯(lián)兵圍鄭,鄭遣大夫燭之武說退秦師,晉文公亦返。 0|| 5 r#
前628年,晉文公逝世,晉襄公即位。 @!*I mNMI
前627年,秦趁機(jī),不假道于晉,而遣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shù),欲偷襲鄭國。晉襄公以先軫為帥,墨絰出師。秦軍被鄭商弦高說退,撤回途中被晉大敗秦軍于崤山,秦軍白乙丙、孟明視、西乞術(shù)“三帥”亦被俘。襄公嫡母文嬴請放“三帥”歸秦,襄公從之。先軫因之大怒,“不顧而唾”,襄公以袖掩面稱謝,未治其罪。 riQ0'-p
后狄侵晉,晉先軫敗狄于箕,擒獲白狄子(狄部落首領(lǐng)),因唾君面一事,先軫免胄入狄?guī)?,?zhàn)死。 0py29>"t
公元前626年,秦赦孟明視等三帥,使復(fù)為政。 Q>I7.c-M|
晉因衛(wèi)國不朝霸主,遣先且居伐衛(wèi),拔衛(wèi)地戚。 -Np}<O`./
公元前625年,秦孟明視侵晉,晉先且居大破之于彭衙,晉狼瞫戰(zhàn)死。 k54b@U52 h
為了報復(fù)彭衙之戰(zhàn),晉先且居侵秦,拔汪。 13A~."b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增修國政,復(fù)遣孟明視伐晉,晉軍不出,秦取肴尸而還。 C[CNJ66
秦東進(jìn)受阻,遂西進(jìn),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I:M1 5
公元前623年,晉、衛(wèi)講和。 Oo/@A_JO@
晉襄公親自伐秦,圍刓,取新城,是為了報復(fù)去年秦入侵之仇。 eC@b-q
前622年,晉先且居、趙衰、狐偃、欒枝等人去世。 |=[. _VH1
前621年,晉襄公卒,晉使趙盾為正卿。因?yàn)榱⑺靡皇?,趙盾與狐偃子狐射姑爭執(zhí),趙盾逐狐射姑。
晉靈公姬夷皋 U%)*I~9
晉襄公之子。不行君道,荒淫無道,以重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厚斂以雕墻)。他在高臺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一次因?yàn)樾苷茮]燉爛,就把廚師殺掉,把尸體裝到筐子里讓宮女拿去扔掉。大臣趙盾多次勸諫,晉靈公感到很反感,暗中派刺客鉏麑刺殺趙盾。鉏麑卻感嘆趙盾忠君愛民,自己一頭撞樹而死。晉靈公又設(shè)宴招待趙盾,暗中埋伏士兵,打算趁機(jī)殺死他。趙盾的車右提彌明得知此事,趕忙跑到宮殿,扶著趙盾退下。靈公唆使一條狗來咬趙盾,提彌明把狗殺死,提彌明後來被士兵所殺。前607年趙穿攻靈公於桃園,趙盾派趙穿往周迎公子黑臀,是為晉成公,太史董狐寫道,“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
晉成公姬黑臀 4 ;^
(?-前600年),原名姬黑臀,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的弟弟,晉靈公的叔叔,母親是周王室女子。 o`nJJ:Cxq-
前607年,趙穿殺晉靈公之后,趙盾讓趙穿從周京迎來襄公的弟弟黑臀,讓他即位,這就是成公。壬申日,成公去武宮朝拜祖宗。這時期政治清明,孔子寫:“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 &<# ,J4
成公于元年(前606),賜給趙氏為公族大夫。晉國討伐鄭國,因?yàn)猷崌撑蚜藭x國。三年(前604),鄭伯剛剛即位,鄭國歸附晉國卻背棄了楚國。楚王生氣了,討伐鄭國,晉國前往援救。六年(前601),晉國攻打秦國,俘虜了秦國將軍赤。同年,趙盾去世。七年(前600),晉成公與楚莊王爭壓霸權(quán),在扈邑會見諸侯。陳國畏懼楚國,未去赴會。晉國派中行桓子(即荀林父)討伐陳國,因而救援鄭國,與楚國交戰(zhàn),打敗了楚軍。那一年,成公逝世,兒子景公據(jù)即位。
晉景公姬據(jù) C^!~WFy
是中國春秋時期諸侯之一晉國的一位君主。其父為晉成公,晉成公即位后七年就死了,由其子繼位,是為晉景公。晉景公曾攻敗楚國,使楚莊王、楚共王霸業(yè)結(jié)束,晉景公亦曾攻敗齊國。前582年,晉景公死。 q5. 5%W
晉景公是晉成公的兒子,名叫獳,就是著名的“趙氏孤兒”故事中晉國的君主,他信佞臣,聽讒言,無辜?xì)⒘粟w盾的后代趙朔、趙同、趙括全族?!蹲髠鳌酚涊d是:成公八年,趙莊姬因?yàn)橼w嬰逃亡怨恨趙同、趙括,讒言陷害他們導(dǎo)致兩人被殺。晉景公聽從了韓厥的上書,把趙氏土地賜予在宮廷長大的趙武,與《史記》記載的事情經(jīng)過略有不同。由于這個故事的影響力很大,晉景公在《左傳》中的結(jié)局也不是傳統(tǒng)的善終,所以妨礙了人們正確認(rèn)識這個歷史人物。首先他不是沒有才能的君主,同楚莊王抗衡中,荀林父失敗,他聽從隨會的勸說赦免,派荀林父滅潞國,派隨會滅赤狄。派遣解揚(yáng)使宋疲楚。不同意郤克以私怨伐齊;指揮建立六軍;戰(zhàn)敗齊國恢復(fù)兩國同盟;重用申公巫臣;釋放楚囚鐘儀同楚國議和,這些都表明了他的才能。其次任用好直諫的伯宗,聽從韓厥的意見復(fù)立趙氏,忠于周王室,調(diào)解周室與茅戎的矛盾,拒絕齊頃公尊自己為王的舉動??傮w上晉景公是個知人善任、有作為的君主,但是他設(shè)立六卿制度卻為后來晉國的分裂打下基礎(chǔ)。 B~%SB/eu
傳說晉景公夢見厲鬼,披發(fā)垂地,以手擊胸,暴跳于地,身長高大,形狀非??植?,厲聲罵道:“無道昏君!我子孫何罪?你不仁不義,無辜枉殺,我已訴冤于上帝,請準(zhǔn)來取你的命。”說罷直對景公掐攫過來,景公大懼,往內(nèi)宮奔逃,大鬼毀壞大門和正門而入,景公害怕,躲入室內(nèi),大鬼又破戶追入內(nèi)室,景公恐怖,呼叫醒寤,原來是一場惡夢,從此一病不起。當(dāng)時桑田地方,有一位神巫,能占鬼神事,景公召請巫人入宮,神巫所卜和景公的夢境完全相同,景公驚懼地問道:“這個鬼能不能制服?”巫人說:“這鬼是先世功臣,是有威德的大力鬼,又正值憤怒之時,制服不了。”景公說:“那么寡人的病體吉兇如何呢?”神巫說:“小人冒死直言,主公的病,恐怕不得吃新麥了。”時屠岸賈在旁,厲聲呵叱巫人:“妖言惑亂國君,主公若能吃到新麥,你當(dāng)死罪。”即刻把神巫轟出宮外。 FB O_B
神巫去后,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有一大夫進(jìn)奏說:“秦國有良醫(yī),是神醫(yī)扁鵲的高徒,有起死回生的醫(yī)術(shù),現(xiàn)在是秦國的太醫(yī),若能請來,主公的病,一定有救。”于是就遣人往秦國求醫(yī)。秦桓公派遣良醫(yī)高緩,來晉治病,秦醫(yī)未到,景公的病況已經(jīng)危殆,又夢見疾病化為兩個童子,其中一個童子說:“高緩是良醫(yī),他來治病,對我們很不利,恐怕會傷害到我們,我們躲避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另外一個童子回答說:“我們躲避在肓(膈)之上,膏(心)之下,雖有良醫(yī),能把我們怎樣呢?”兩個童子說完了話,就從景公鼻孔鉆進(jìn)去,景公驚醒,感覺胸膈間疼痛萬分,坐臥不安,高緩來到,給景公診病后說:“這病已經(jīng)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用灸攻,用針也達(dá)不到,藥力又不能到達(dá),不可得治了。”景公嘆道:“唉!太醫(yī)診病和寡人夢境相符,真是名醫(yī)!”。 `)M&^Z=D
到了六月丙午日時,景公忽然想吃新麥,命令甸地方上的人獻(xiàn)上,吩咐膳夫煮好麥粥,忽然想起神巫的話,立刻召神巫入宮,指著麥粥對巫人說:“你說寡人吃不到新麥,你看這不是新麥嗎?”馬上喝令左右推出斬首,巫人死,景公將要取麥粥來吃,頓覺腹部膨脹要大便,急急起身上廁,忽然一陣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廁內(nèi),陷于糞池中而死。 k !!d2y6
《左傳·成公十年》 晉侯夢大厲,被發(fā)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于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xiàn)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fù)公以登天,及日中,負(fù)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晉厲公姬壽曼 ZU5;w
(?~前573),是晉景公之子,姬姓,名壽曼,《左傳》名州蒲,生年不詳。公元前580—573在位。 ?d)FYB
晉厲公即位后秦桓公與之訂盟,但后來秦桓公急欲向東發(fā)展而背約,與狄合力攻晉。公元前578年(桓公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大敗,退至涇。公元前575年,晉國又與楚國爭霸,晉厲公率兵與楚在鄢陵大戰(zhàn)(今河南鄢陵西南)。是役,晉軍善察戰(zhàn)機(jī),巧妙指揮,擊敗同自己爭霸中原的老對手——楚國,進(jìn)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qū)的優(yōu)勢地位。這場戰(zhàn)爭后,晉、楚兩國都逐漸失去以武力爭霸中原的強(qiáng)大勢頭,中原戰(zhàn)場開始沉寂下來。這也是晉楚爭霸的最后一幕。而晉厲公繼位后,還著手解除“侈卿”對公室的威脅,欒書利用厲公消滅了自己的政敵郤氏后。胥童、夷羊五,長魚矯主張一并殺死欒書、中行偃,徹底肅清侈卿勢力。厲公卻說“余不忍益也”,釋放了二人并恢復(fù)了職位。但兩人疑云難消,集仇于厲公,兩族經(jīng)過密謀,趁厲公出游于匠麗氏之際,發(fā)動政變,出兵逮捕厲公并下獄。于公元前573年殺厲公于獄中,以車一乘薄葬于舊都翼的東門之外。死后其侄姬周被擁立為君,是為晉悼公。
晉悼公姬周 $wqi^q*)
(前586年—前558年),在位時重用呂相、士魴、魏頡、趙武等人,懲亂任賢,整頓內(nèi)政.晉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絳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處融洽。聯(lián)宋納吳,九合諸侯,將晉國霸業(yè)推至巔峰。 c B7'>L
元年(前546),夏,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屈建、蔡公孫歸生、衛(wèi)石惡、陳孔奐、鄭良霄、許人、曹人于宋。 }M${ _D
二年(前545),為宋之盟故,悼公及魯襄公、宋平公、陳哀公、鄭簡公如楚。 3NrWt2?
三年(前544),夏,四月(3),葬楚康王,悼公及魯襄公、陳哀公、鄭簡公送葬,至于西門外,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楚郟敖即位,王子圍為令尹。 eX o@3/
四年(前543),鄭良宵出奔許,自許入于鄭,鄭人殺良宵。 Oyy E0
九年,萅,正月(前539年12月),悼公如楚,楚靈王止之;遂止鄭簡公,復(fù)田江南,悼公與焉。夏,悼公、楚靈王、蔡靈侯、陳哀公、鄭簡公、徐公、滕公、頓公、胡公、沈公、邾公、小邾公、宋卋子佐、淮夷會于申。秌,七月,悼公、楚靈王、蔡靈侯、陳哀公、頓公、胡公、沈公、淮夷伐吳,宋太子、鄭簡公先歸,宋華費(fèi)遂、正大夫從不書。使屈申圍朱方。八月甲申(十九)(7/17),克之,執(zhí)齊慶封而盡滅其族。將戮慶封,椒舉曰:“臣聞無暇者可以戮人。慶封惟逆命,是以在此,其肯從于戮乎?播于諸侯,焉用之?”王弗聽,負(fù)之爺鉞,以徇于諸侯,使言曰:“無或如齊慶封弒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慶封曰:“無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圍弒齊君,兄之子廉,而代之,以盟諸侯!”王使速殺之。遂以諸侯滅賴。賴公面縛銜璧,士祖,輿櫬從之,造于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于鄢。楚靈王欲遷許于賴,使斗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遷。 9S{0vc/2@
十年(前537),冬,悼公、楚靈王、蔡靈侯、陳哀公、頓公、沈公、徐人、越人伐吳。 :JzJ(q/
十有四年(前533),萅,二月庚申(廿一)(1/28),楚公子棄疾遷許于夷,實(shí)城父。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伍舉授悼公田。 3@mW/l>X
十有八年(前529),秌,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荊焉。冬,楚遷許于蔡。 f/g-b]0
二十有三年(前524),楚遷許于土析。 LS4E.Xdn
二十有四年(前523),夏,悼公虐。五月戊辰(初四)(4/8),飲太子止之藥卒。太子奔晉。書曰“弒其君”,君子曰:“盡心力以事君,舍藥物可也。”冬,葬悼公。
晉平公姬彪 r<-@.$lf
晉平公,名姬彪,公元前558~532年在位.平公時,令祁黃羊舉賢,祁黃羊先後推薦仇人解狐和兒子祁午,留下“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美譽(yù)。曾在平陰大破齊軍.在弭兵之會中與楚平分霸權(quán).二度有疾,魯昭公元年(前541年),求醫(yī)於秦國。秦景公派遣醫(yī)和往診,醫(yī)和診\病後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 ~9dAoILrl
解釋:晉國的國君平公有一天對一個名叫師曠的著名樂師說:“我已經(jīng)是七十歲的人了,想學(xué)習(xí),恐怕太晚了吧?” 師曠說:“那(君王)為什么不趕快把蠟燭點(diǎn)起來?”晉平公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_eMY ?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9!CsloWhz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LArfX,x3i
〖祁黃羊簡介〗祁黃羊,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夫,后任中軍尉,名奚,字黃羊。 S&;D
認(rèn)為師曠很不禮貌,生氣地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就認(rèn)真地對他說:“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戲弄我的君王??!我聽說:‘少年的時候好學(xué),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xué),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xué),就如同點(diǎn)亮蠟燭的光亮。’點(diǎn)亮了蠟燭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個更好呢?” firiYL"=44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CFiO+p&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lcEin* Oc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Zcxj.F(,
〖祁黃羊簡介〗祁黃羊,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夫,后任中軍尉,名奚,字黃羊。 Fx'E"d
譯文 )>rHM6-W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這個地方缺個長官,誰適合擔(dān)任?”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bǔ)這個缺)。”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贊(任命解狐)好。過了一些時候,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dān)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贊)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稱贊(任命祁午)好??鬃勇牭搅诉@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ㄋ┧]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D``>1IA]
除去,去私,意思是除去私心,樹立公心 {AMoE +U
作者 呂不韋 nwPU{4#l<
出處《呂氏春秋》。 [49Ae2W`
為什么國人稱因?yàn)槠铧S羊推薦的人深得人心所以國人稱善. TGu]6NzyZ
善就是好,人人稱好,所以贊頌祁黃羊的公正無私善。
晉昭公姬申夷 YN 31Lo
晉昭公,原名姬夷,晉平公之子。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在位。 %H'*7u2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昭公為恢復(fù)霸業(yè),與齊國爭奪霸主,召開平丘之會,會見劉子、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等十多國代表。會中齊、晉二國有沖突,齊國宰相晏嬰提出“盟無常主,惟有德者居焉”。晉將羊舌盼說:“德雖不足,而眾可用也。”晉國最後失去了盟主的地位。晉昭公時,趙簡子為大夫,專管國事政務(wù),《史記》記載扁鵲為趙簡子看過病。 g?d*cwtU
據(jù)《史記》,昭公死后,六卿強(qiáng)而公室弱,國家大權(quán)旁落至趙、魏、韓、智、范、中行六家手中。
晉頃公姬棄疾 njN]0l{p
晉頃公,原名姬棄疾,在位時期,六卿逐漸壯大,積極向公室奪權(quán)。頃公十二年,趙簡子聯(lián)合晉國的知氏、韓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消滅了公族祁氏、羊舌氏。十三年(前513年)冬天,收全國生鐵四百八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書”,銘鑄于大鐵鼎上,成為晉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稱“鑄刑鼎”。 JDy;Jb
j}$Up7pW
Om= *b#k
C #A\Rfi
Qo;#}%}^^
晉定公姬午 t@O4 !mFH
原名姬午,剛即位,荀寅便有意趁此時機(jī)消滅趙氏。晉定公十二年,晉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筑晉陽城,是太原第一座古城。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趙簡子升任晉國正卿,趙鞅囚禁同族趙午,隨後殺之。晉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趙鞅率軍迎戰(zhàn)增援范氏、中行氏,誓師“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晉軍大振,取得勝利。晉定公三十年,定公與吳王夫差爭長於黃池,吳王曰:「於周室我為長?!箷x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苟ü撸ㄇ?76年)年卒。
晉出公姬鑿 _,i+gI[
原名姬鑿,晉定公之子。晉出公七年和晉出公十一年(前452年),智伯兩次率師伐鄭。樹立起勇武善戰(zhàn)的形象,并壯大勢力。晉出公十七年(前458年)趙簡子卒,晉出公死後智伯瑤立驕為國君,是為晉哀公,智家大權(quán)在握,勢傾朝野。要求韓、趙、魏三家割地。 yU@~UCmja
<?I s~[2
Kx;DmwX-
6!3Jr
晉哀公姬驕 l?/.uNw
(前?年-前438年),忌之子,前456年,韓,趙,魏,智,趕走晉出公,立晉哀公,后來,韓,趙,魏滅智.韓,趙,魏掌權(quán),前438年,晉哀公死. ~BVK6
父忌 B !(t<W8cu
祖父戴子雍 |;-,(509
曾祖父晉召公
晉幽公姬柳 RT45@
(前?年-前420年),晉哀公之子,前438年,晉哀公死,幽公即位,趙烈侯,韓景侯,魏文侯瓜分晉國的一些領(lǐng)地,但不是諸侯國,晉幽公恐懼三家權(quán)力,反而要見趙,韓,魏之君,前420年,魏文侯殺晉幽公。 bmAgB}Ior
8j,_
G5Ci"0
] %*970
晉烈公姬止 NEO~|B*oDU
(卒于前385年),中國春秋時期之晉國君主。晉幽公之子。 f*~ 4Kv
前419年,晉幽公被殺;烈公即位。烈公十六年(前403年)發(fā)生三家分晉:從此魏國、韓國、趙國成為諸侯國。魏國控制晉國。烈公三十三年(前386年),烈公死
晉孝公姬頎 f]10^y5&
(前?年-前377年)晉烈公之子,烈公三十三年(前396年),烈公死,孝公即位,前377年,孝公死。 +mG"m hF
I.t)sf,
UHV"<9tk
&iD&C>;pf
[2Y@O7;n I
晉靜公姬俱酒 S9*68l
(?─前349年),名俱酒,是中國戰(zhàn)國時代晉國的最后一代君主,晉孝公之子,孝公死,靜公即位,史記記載,靜公元年齊威王初立,前349年趙國奪取晉國的端氏,將晉君遷往韓國的屯留,竹書紀(jì)年言此年韓妃殺君悼公,疑此君主即晉靜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