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方二十
黑豆200克。分作10袋,沸湯中蒸過,更之熨之,三遍可愈。本方出自《普濟方》,適用于氣血不通,水濕停滯引起的睡后目赤眼腫。<明目>
沙苑子白菊花茶
[原料]沙苑子30克,白菊花10克。
[做法]上兩味,同入鍋,加水煎煮成300毫升。
[用法]分6次,當茶飲,溫服。當日服食完。
[功效]平補肝腎,降低血脂,降壓明目。
[主治]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出現(xiàn)頭昏、目眩、腰痛、尿頻等癥,辨證屬于肝腎不足類型者。
[按語]沙苑子又稱潼蒺藜,為豆科植物扁莖黃芪的成熟種子。用沙苑子黃酮給高脂血癥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其有明顯的降膽固醇、甘油三酯和減輕肝臟脂變作用,對高密度膽固醇有升高作用,白菊花為藥食兼用佳品,已證實對降低甘油三酯有良好作用。<明目>
地膚子(焙)巧克,生地黃150克。取汁和作餅,曬干研末,每服9克,空腹用黃酒送服。本方適用于血熱瘀阻的睡起目赤胞腫。<明目>
苦瓜泥可利肝明目
組成]生苦瓜1條,白糖60克。[制法與用法]先將苦瓜洗凈搗爛如泥,加入白糖后拌勻,2小時后將水汁濾出,一次涼飲之。
[功效與應(yīng)用]清熱利溫通竅,滋陰潤燥,利肝明目。適用于因濕熱上擾而引起的耳聾或耳出膿,并伴有頭痛、牙疼、耳鳴、舌紅苔黃等癥。
注:苦瓜苦寒,功專清利濕熱。故對一切溫熱內(nèi)蘊而引起的諸竅閉塞等疾患,皆可食之。<明目>
菊花魚丸火鍋
原料]鮮菊花瓣、鴨腸各50克,凈草魚肉250克,金針菇100克,萵筍尖150克,水發(fā)粉條75克,豆腐200克,生姜20克,蔥15克,精鹽10克,料灑30毫升,胡椒粉3克,味精4克,麻油15克,雞蛋5個,骨頭湯2000毫升。
[制法]
1、金針菇、萵筍尖、粉條洗凈理好,瀝干水;豆腐入開水中汆一下,撈出切塊;鴨腸用醋、鹽揉勻,洗凈瀝水,切段。以上各料放入盤中待用。
2、草魚肉去刺捶茸;菊花瓣洗凈剁成碎末;生姜、蔥各用10克洗凈切末;雞蛋去黃留清;將魚茸、菊花末拌勻成花魷泥。雞蛋清中加入適量清水,再加入味精2克、精鹽5克、料酒20毫升、香油5克以及蔥、姜末,拌勻待用。
3、火鍋置火上,倒入肌頭湯燒開,下入生姜、鹽、料酒、胡椒粉,燒開,撇去浮沫;將菊花魚泥用小勺做成丸子,再放入蛋清裹勻,入火鍋中,下香油,燒開,即可飲湯、燙食其它原料,并吃魚丸。
[用法]以直接食用和飲湯為宜。
[功效]滋陰去火、平肝祛風。
[主治]適用于陰虛火旺、口干舌燥、咽喉紅腫、頭暈頭痛等癥。
[按語]菊花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能。同草魚相配,有滋陰去火、平肝祛風之作用。<明目>
羊肝粥明目小妙方
[組成]羊肝50克切碎,白米50克。
[制法與用法]如常法煮米做粥,臨熟入羊肝,煮熟調(diào)勻。晨起食之。
[功效與應(yīng)用]補肝虛,明目,凡患眼疾者,均可輔食此粥。
注:羊肝性微寒味苦,功專補肝明目。古有羊肝丸專治目疾。適用于視物昏花,肝虛雀目等癥。<明目>
治白內(nèi)障方
配方:活水蛭3-5只,蜂蜜5克
制法:將水蛭浸入蜂蜜6小時后,將蜜水裝入消毒瓶中
用法:一日1次點眼<白內(nèi)障>
杞子燉羊腦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腦1具、蔥、姜、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羊腦洗凈(注意不要碰破)放入器皿內(nèi),加水、鹽、蔥、姜、料酒,隔水燉熟,加入味精調(diào)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2次。
[作用]補肝腎、益腦強身。適用于肝血虛所致的頭痛頭暈、眼澀眼花、癲癇等。
[評注]此菜能補腦補肝,既適于老年人食用,又可作為網(wǎng)友之保健佳品。<明目>
粳米鳳頭粥可明目
[組成]鳳頭實(即芡實米)30_50克,粳米50克。[制法與用法]先煮芡實米至熟,研如泥,再與粳米同煮作粥,亦分兩次食之。加入冰糖少許。
[功效與應(yīng)用]澀精明目。凡因腎氣不固而引起視物模糊的癥狀,即可輔食之。
注:芡實之功用,偏重于明目補腎,除此,還有健脾祛濕的作用,故對女子白帶清稀之癥,亦可輔用。<明目>
明目
綠豆50克,豬肝、陳粳米各100克。將綠豆和陳粳米洗凈同入鍋,加水1000毫升,先旺火后文火煮熬成粥,再放入肝片,肝熟即成。
日服3次。
具有清熱養(yǎng)血、明目褪黃功效。<明目>
燉蚌肉可潤膚、明目
[組成]鮮蚌肉50-100克。
[制法與用法]將蚌肉搗爛,取水燉煮,1日食2-3次,溫吃。
[功效與應(yīng)用]除熱止渴,明目解毒,潤膚嫩膚,滋陰養(yǎng)血。凡因內(nèi)熱灼津而引起的煩渴不止,或火熱上沖,以致目赤腫痛等癥者,皆可輔食。
注:蚌肉咸冷,功專解熱止渴,可以輔治火赤眼癥,此品尚能解酒毒。<潤膚>
常用的明目益瞼方
松脂、附子(去皮、臍、生用)各60克,蔓荊子250克。
上藥為末,以烏雞脂和,盛于瓷器中,密封,于屋北陰干,百日藥成。
細研,以馬髭音和,薄涂于眉發(fā)髭不生處,勿令近面,治眉發(fā)髭不生。<明目
明目方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揀凈)12克,肉蓯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飯前鹽酒送下。本方養(yǎng)血填精,明日益視。<明目>
常用的明目益瞼方
雄黃末30克。將藥用食醋調(diào)成稀糊狀后,均勻地涂于眉骨上,可使眉毛再生而黑亮,每日夜睡時涂,次晨洗去。
本方出自《中醫(yī)美容大法》。<明目>
生姜、半夏適量。用半夏為末,麻油調(diào),先用生姜擦3次,然后用上藥涂之。
本方治眉毛落不生。<明目>
銀杞明目湯
[原料]銀耳20克,枸杞子10克,雞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精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雞肝洗凈切成薄片,放入碗內(nèi),加水豆粉、料酒、姜汁、精鹽拌勻備用;水發(fā)銀耳洗凈切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備用;茉莉花擇去花蒂洗凈,放入盤中備用。將鍋置中火上,放入清湯,加入料酒,姜汁,食鹽和味精,隨即下入銀耳、雞肝、枸杞煮沸,撇去浮沫,待雞肝煮熟,裝入碗內(nèi),將茉莉花撒入碗內(nèi)即可。
[用法]早晚佐餐食用。
[作用]補肝益腎,明目美顏。適用于視物模糊、兩眼昏花、白內(nèi)障、面色憔悴等。
[評注]雞肝能補肝腎,用于肝虛目暗,銀耳能益氣補腦、和血養(yǎng)榮,枸杞子滋陰補肝腎,三味配伍,對肝腎陰虛引起的眼花頭昏、目澀憔悴有良好效果。<明目>
四補膏
原料:何首烏150克,蒼術(shù)150克,枸杞子150克,石斛150克,蜂蜜250確。
制法:
1、將何首烏、蒼術(shù)、枸杞、石斛洗凈,加水4000毫升,浸泡30分鐘。
2、將浸泡后的藥物置火上,大火煮沸,小火煎2小時,過慮取液。
3、藥渣加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改小火再煎1小時,濾出藥液,并反復(fù)進行2次。
4、將3次藥液合并,小火煎熬,濃縮成膏狀,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稹9πВ貉a腎養(yǎng)肝明目。應(yīng)用:肝腎虧虛所致眼目干澀,視物模糊,眩暈腰酸者用之。服法:每次15克,1日2次,溫開水沖服。<明目>
桑葉、甘菊各6克,羚羊角尖(銼細為末)4.5克,生地、女貞子(研)各6克,蜜蒙花4.5克,生牡蠣6克,澤瀉3克,生杭芍、炒枳殼各4.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克,白開水送下。本方為清官御醫(yī)張仲之擬獻慈禧之方,功能平肝明目,可作為眼睛的日常保健方。<明目>
雞肝2具,大米100克,鹽少許。將雞肝切碎,與大米同煮作粥,熟時調(diào)入食鹽,早晚分2次服食。本方可增加視力,尤適用于夜盲癥,跟花之人食之。<明目>
松葉、蓮子草、馬鬢膏(煉成膏者)、韭根各250克,蔓荊子60克,防風(去蘆頭)、白芷各30克,辛夷仁、川升麻、鹽、川芎、獨活、桑寄生、藿香、沉香、零陵香各15克。
藥細切,先以桑根白皮500克,水8升,煮取5升,過濾去滓,盛于瓷器中。每日3-5次,外涂局部。
本方主治血虛風熱所致眉發(fā)須不生。<明目
肉蓯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雜質(zhì)),巴戟天、菊花、枸杞各60克。將4味曬干,共研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克,每日2次,淡鹽開水吞服。本方充精明月,適用于視物昏花。<明目>
螢火蟲21枚,鯉魚膽2枚。將螢火蟲納入鯉魚膽中,陰干百日,搗為末。每以少許點眼,能使目光炯炯,精彩分明。<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