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
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后面跑。 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 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
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 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 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 痛快地玩耍來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難題, 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 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 清晨鍛煉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 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后面是動詞的,就用地;后面是名詞,就用的;后面是形容詞,就用得。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詞,如“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如“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shù)是動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詞,表示怎么怎么樣的,如“掃得真干凈,笑得多甜啊......”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不主張講語法知識,那怎么讓學生學會運用“的、得、地”呢?
在這方面許多老師創(chuàng)造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們不講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概念,而是具體地告訴學生,表示動作的詞語,比如“說”“跑”,前面用“地”;表示一件東西或者人的詞語,比如“書包”“小明”,前面用“的”;表示一個動作,一種狀態(tài)進行的程度,比如“高興”,高興成什么樣呢?高興得跳起來;“笑”,笑成什么樣呢?笑得直不起腰來。那么,在這個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的詞語后面就用“得”。這樣,在遇到不知道該用“的、得、地”哪個詞的時候,就想一想,這個字的前后各是什么。還有的老師讓學生記?。海ㄊ裁矗┑模|西),(怎么)地(做什么),(做)得(怎么樣),這樣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