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是怎樣治病的?2006-04-11 21:47:22| 分類: 醫(yī)論醫(yī)話專輯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來源:http://www./dispbbs.asp?boardID=48&ID=819
事實上,實際的治病過程并不像上述描述得那樣清晰而簡單。那么,中醫(yī)到底是怎樣治病的呢?我們給出一個中醫(yī)治病的“現(xiàn)場實錄”。 [時間:2005年8月20日下午 地點:北京某中醫(yī)診所] 一位男性走進診室,大夫示意他坐下就診。 大夫:叫什么? 病人:張** 大夫:多大年齡了? 病人:32 (大夫開始書寫病歷:姓名:張**;性別:男;年齡:32歲) 大夫:覺得哪兒不舒服? 病人:打噴嚏,流鼻涕,頭有點兒暈。 (大夫心想:這有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鼻炎,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繼續(xù)詢問、診斷。) 大夫: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大夫心想:首先對我所想到的典型疾病,也就是感冒和鼻炎進行排查。如果是鼻炎,應該有個較長的過程;如果是感冒,應該是這一兩天的事情。) 病人:昨天晚上開始打噴嚏。 (大夫心想:這就基本排除了鼻炎的可能性。如果是鼻炎,不應該是一兩天才得的。好了,感冒的可能性最大。) 大夫:發(fā)燒嗎?或者感覺頭部或全身發(fā)熱嗎? (大夫心想:大學中醫(yī)教科書上對感冒的描述為:“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征。”實際上,不一定要符合上述定義的所有項目才算是這種疾病。但作為醫(yī)生要注意查問。) 病人:感覺不太明顯。 大夫:怕不怕冷? 病人:好像不太怕吧,我也說不清楚,就是有點不舒服。 (大夫心想:如果病人發(fā)熱、惡寒,那就是典型的重感冒。但病人沒有這些明顯癥狀,那就繼續(xù)排查感冒的其他可能癥狀。) 大夫:鼻子通不通氣? 病人:不通氣。 (大夫心想:這是在判斷病人是否“鼻塞”,但鼻塞是專業(yè)術語,要用普通人能聽懂的語言去問。同樣,上文中的專業(yè)術語“惡寒”,在詢問中變成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怕冷”。) 大夫:咳嗽嗎? 病人:不咳嗽。 大夫:頭痛不痛? 病人:不痛,稍微有點頭暈。 (大夫心想:對于這位病人是否“感冒”的判斷,不需要所有的癥狀都符合教科書的定義,只需要符合一部分癥狀就基本能夠判斷出,該病人身患感冒。) 大夫:還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嗎? 病人:沒有,就這些了。 (大夫心想:現(xiàn)在,基本上能夠判斷出這位病人患了感冒。那么,是哪種類型的感冒呢?大學教科書上把中醫(yī)上常見的感冒類型分為:風寒束表證;風熱犯表證;暑濕傷表證等三大類型,本病是否屬于其中的一種呢?) 大夫:流的鼻涕是什么顏色的? 病人:我還真說不好? (大夫心想:如果是風寒感冒,一般流清;如果是風熱感冒,一般流黃涕;如果是暑濕感冒,一般流濁涕?!绻颊卟簧朴诒磉_,可以讓他進行選擇。) 大夫:流清涕、還是流黃涕、還是流濁涕呢? 病人:流清涕。 (大夫心想:現(xiàn)在基本可以判斷出,病人患有風寒感冒的可能性最大。還要進行進一步的核實,現(xiàn)在僅僅是可能性很大,還有用各種方式進一步尋找有力的證據(jù)。) 大夫:伸一下舌頭。 (病人:伸出舌頭。) (大夫心想:如果舌苔薄白,那么是風寒;如果舌苔薄黃,那么是風熱;如果舌苔荒膩,那么是暑濕?!^察的結果是:舌苔薄白。這樣,再次印證病人患有風寒感冒。) 大夫:來,把一下脈。 (病人:讓大夫號脈) (大夫心想:如果脈浮緊,就是風寒;如果脈浮數(shù),就是風熱;如果脈濡數(shù),就是暑濕。 ——號脈的結果是:脈浮緊,這樣,再次印證病人患有風寒感冒。) (大夫書寫病歷:打噴嚏,流鼻涕,頭暈。舌苔薄白,脈浮緊。感冒,風寒表證。) 病人:大夫,我這是什么病呀? 大夫:沒關系,感冒了。不要緊,吃點藥就好了。 (大夫心想:風寒表證的治療方法是:用辛藥祛風,用溫藥祛寒,治法是“辛溫解表”。大學教科書上注明的這類方劑有:麻黃湯、桂枝湯等。鑒于這是風寒感冒輕證,故采用桂枝湯治療。 大夫:沒關系,感冒了。不要緊,吃點藥就好了。 [大夫繼續(xù)書寫病歷:治以“辛溫解表”,處方桂枝湯: 桂枝9g(克) 芍藥9g 甘草(炙)6g 生姜9g 大棗3枚 3付] 大夫:每付藥煎2次,早晚各服1次。 病人:謝謝您。 大夫:別客氣,再見。 |
|
|
來自: 5508 > 《中醫(yī)是怎樣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