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用我的話來說,是要很長時間的.但我可以看你看看一文.你看后如何感想?
我想你感受很大,只要做好了些,你的愛人也做好了這些,其它的都不是問題.我一朋友空間的文.
一位女孩在異國結婚時,他父親從國內寄來一封信,結婚當日,司儀當眾把全文朗誦出來,據在現場的朋友說,那是他們見過的最安靜的一次婚宴場合,在場的學生無不為他父母的摯愛而感動,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親愛的女兒:
爸媽聽到你要結婚喜訊,真為你高興,遠隔千里,我們不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在婚禮上獻上我們的家長致辭,這是我們內心的一點遺憾。但你是我們的女兒,相信
你能理解爸媽的一份感受。那天放下電話,我和你媽沉默了良久——我們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長大了?后來,你媽對著鏡子淡淡地說:你看,我的白頭發(fā)又多了,女兒也該結婚了。我數著你媽的白發(fā),那些白發(fā)竟像許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頭。你媽提醒我:還是給女兒寫一封信吧!就算是我們送你的一份新婚禮物。 女兒,我們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女兒,我們不奢求太多,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踏上婚姻之路、走向人生之旅后,
能滿懷感恩,一路平安!在這里,給你一個我們的生活體會,先要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是真理,是至
理,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包括我們家)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多少對錯,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一個最后結論。當
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里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后只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面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那么,何為“家”,家是什么地方? 女
兒,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像許多夫妻那樣,為一點小事爭鬧不休。那一年為了你小叔的調動問題,我和你媽大吵了一場,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
步。只是在那個時代我們還缺乏勇氣。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戰(zhàn)友在他孩子的婚禮上說:希望你白頭偕老,相愛永遠時,“愛”這簡短的字,像春雷響在我心里。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愛一時很容易,愛一生一世卻不容易,這里面有許多妙處需要我們去總結和體會。 其次我們要告訴你: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里面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慰,愛情,寧靜,快樂,健康,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盒子。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贊賞,日后,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
空盒子最先該放的應該是“思念”,思念是一種使我們刻骨銘心的東西。它是兩個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然后進而關懷,進而疼愛的一種情緒?!八寄睢笔瞧v時
通向家里的一條小路,是寒冷冬夜里的一股暖意,是匆忙推開家門后撲面而來家飯香....空盒子里還要放進“藝術”,婚姻生活中的藝術。在婚姻生活中,需要講藝術的地方無處不在,生氣有藝術、吵架也有藝術。 有一對夫婦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五個孩子,其中之艱難,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一天,夫妻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吵
起來,越吵越厲害,眼看不可收拾了,妻子突然說:等一下,我要去看看孩子了。這句話,就是吵架的藝術。婚姻的盒子里,除了放“思念”和“藝術”外,還有許
多東西,都可以放進去,這有待于你們自己去填補。寫到這里想到一位作家說過的一句話——你們生養(yǎng)兒女,教育他,你們的責任已盡,而你們給他最好的禮物,是
一對翅膀。 女兒,這封信,就是爸媽送給你的結婚禮物,我們希望你帶著我們的祝福,快樂的飛翔! 愛一個人 … … 要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 要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 ;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 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問,而不是質問; 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不是遺忘; 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為對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 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