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說,菜場里菜很貴,錢很便宜! <點擊復制本貼地址,推薦給朋友>
我一直不寫物價上漲的文章,怕的就是刮“臺風”。因為由物價上漲報道而刮起的“臺風”,與自然界的刮臺風,天上地下、太過厲害。
自然界的刮臺風,只刮在沿海地區(qū),而且刮上三五天就走。但物價上漲一經(jīng)報道,那“臺風”竟可以刮得讓人毛骨悚然。明明本來是“局部地區(qū)有雷陣雨”,但卻可以在剎那間成了“臺風”,它不但可以在傾刻間刮遍“祖國山河”,而且還“賴”在那里遲遲不肯走,讓老百姓為此而叫苦不迭。曾經(jīng)擾得人心惶惶的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瘋,姜你軍,糖高宗,蘋什么等等,無不如此。 但今天為什么就寫物價了?因為突然看到了我一位學生的QQ個性簽名,而這個QQ個性簽名,與物價有關(guān),而且讓我想到了關(guān)于物價上漲不得不說的話。學生的QQ個性簽名是這樣寫的:媽媽說,菜場里菜很貴,錢很便宜! 這個個性簽名看起來是一句俏皮話,但卻將剌痛了我的神經(jīng)。因為一段時間以來,愛人經(jīng)常為賣菜的事,在那里跟我說菜價上漲的事,所以也略知一二,并有點感受。 我這人吃菜有點難纏,因為她知道我整天的忙,就想讓我吃得好一點,所以總是天天想辦法給我換口味。前天她為我買的,是錢塘江里的那種鱭魚,因為這是我最喜歡吃的魚之一。但當她告訴我鱭魚的魚價時,連我這個花錢的馬大哈都嚇了一大跳:天!60元一斤! 從60元一斤的鱭魚,到“媽媽說,菜場里菜很貴,錢很便宜”,讓我不得不去想一些為什么?而結(jié)論是,不絕于耳的物價上漲,至少存在這么一些問題: 第一、計劃的手很短,市場的手很長。我們國家現(xiàn)在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特征是什么?“第一,在所有制結(jié)構(gòu)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平等競爭,共同發(fā)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第三,在宏觀調(diào)控上,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jié)合起來,更好地發(fā)揮計劃與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但如我們平心靜氣的去想一下,問題就來了。我們的主體行為呢?農(nóng)副產(chǎn)品是影響整個物價的主要因素,那么我們的蔬菜基地去了哪里?我們的城市供給保障去了哪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做了什么?因為計劃的手太短,市場的手就長了,而一旦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價格失控,其它就“水漲船高”。整個物價的上漲,難道農(nóng)副產(chǎn)品在其中起到的,不是這樣的作用? 第二、報喜的手很短,報憂的手很長。除了糖和蘋果,全國有多少地方大量吃蒜?有多少地方大量吃豆?有多少地方大量吃玉米?有多少地方大量吃姜?為什么這些東西,一下子成了全國人民的“必須品”?一下子成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磅炸彈”?而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正如我上面所說,因為“局部地區(qū)的雷陣雨”,竟成了刮遍全國的“臺風”?問題出在哪里?“信號”不對了!且“信號”的功力,遠遠大于了這些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起初效應。不客氣的說,有的媒體因為“追求轟動效應”,成了不良推手,甚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什么?因為在那些出了問題的報道中,我們看不到“正確輿論導向”這六個大字! 第三、調(diào)控的手很短,炒作的手很長。那些不絕于耳的“一公里菜價”是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相關(guān)部門老是放“馬后炮”?為什么政府的應對手段,出手那么遲緩?為什么“囤積居奇”發(fā)“橫財”的事那么多?而這其中,老百姓又有多少錢無可奈何的打了“水漂”?手之長短放在那里,可奈何之? 千萬別將“媽媽說,菜場里菜很貴,錢很便宜”這樣的話,僅當俏皮話聽。因為那是老百姓的心聲,是對我們工作的不滿意!因為極大部分老百姓的手里,錢實在少得可憐! 難道我們還不應該吸取那么多放在我們面前的教訓?難道我們還能無所作為? |
|
|